青島有序推進歷史城區保護利用,全市目前已完成約10萬平方米歷史城區保護更新,這其中,市北區作為青島近代產業的搖籃,百年港口和海關的發祥地,正在用新產業、新業態賦能歷史城區迭代升級, 用新思維、新模式鋪就下一個百年的光輝道路。
漫步在上海路、武定路、寧波路、上海支路合圍的區域,你會發現有19棟百年老別墅分布在此,它們都是上世紀初青島本地富商劉子山所建造的,是青島市除八大關之外 唯一一處成片區的別墅群。在歷經近5個月的修舊如舊之后,這些老建筑破繭重生, 擔負起新的使命,將作為全市高水平開放的承載之地,變身成RCEP國際商務商事中心。
“木窗、木結構樓梯恢復到原先老圖紙的樣式,目 前已完成7棟別墅的修繕,目前新開的6棟別墅計劃12月底修繕完成。”市北建投集團土木工程師徐洪軍介紹說。建筑是凝固的歷史,不僅見證著歲月變遷的時光,更加印證著時代發展的腳步。市北區現存各類保護建筑565處,多數分布在海泊路、館陶路、上海路、長山路等區域,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保護開發利用價值。
廣興里作為青島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試點項目,已經成立了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使得這一片區備受海內外關注。澳大利亞敏循景觀設計咨詢有限公司亞洲區設計總監評價說,我認為這是一個富含靈感、創造性,向每個人開放的地方,用最大限度的服務和多樣性,向世界開放, 你知道人們會來這里,創造未來。 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執行長封昌紅說:“因為工業互聯的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研發設計,是創造價值的,我們想追求的就是通過老里院,讓設計跟市民連接起來,讓老城復興,設計賦能?!?/p>
前端為臨街商鋪,后端為設計、制作、培訓等全鏈條的產業平臺,以廣興里為代表的這種“前商后產”新模式,正在廣泛嵌入老里院、老建筑和老街區,讓歷史城區的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市北建投集團招商主管石筠介紹道,我們現在已經建立了品牌資源庫200多家,預計在年底前洽談主力品牌不少于20家,結合產業招商和規劃設計,早日實現市北區的“騰籠換鳥”。
先期改造的館陶路金融主題風情街區,已吸引到春光里、青島新金融產業園等一批優質項目入駐;四方路歷史文化街區如今也形成了集文化、歷史、建筑、藝術于一體的城市會客廳,這里既有國際范兒,又有煙火氣兒, 跨境電商、工業設計、青年文創、國潮時尚……在不久的將來,城市更新的發展成果都可在此盡享。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辛小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