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好壞與否,直接影響經濟發展。當前,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已經成為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升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關鍵保障和重要抓手,連續八年被列入國務院常務會議“新年首會”的議題,更凸顯了營商環境在新發展格局中的重要性。
隨著各項政策落地,青島的活力與潛力不斷釋放,以沖刺地速度推進營商環境優化。而作為青島主城核心區的市北區,占據得天獨厚地優勢,乘著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建設的東風順勢而起,不斷加速躍升,推陳出新,多方聚力扎實推進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實踐。
創新助力企業提高商務誠信度
近幾年,市北區全面起勢,讓百年歷史城區煥發新活力,拓展城區發展新空間,打造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核心區。城強需要經濟的支撐,商業興旺則經濟發達,而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商業興旺的基本保障。
對于市北區而言,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根本和前提,因此,市北區不遺余力地優化營商環境。歷史城區的業態豐富,營商環境復雜,過程中對于商家的監管也要到位。商務誠信度事關企業的發展潛力與社會消費信心,也是營造轄區一流營商環境的發力點和著力點。
作為整個青島市的頂層戰略,營商環境的優化之路不能出現任何短板,尤其臺東商圈附近的商業形態復雜多樣,且以中小業態居多,商務誠信度對于整個臺東商圈而言非要重要。市北區市場監管局以臺東三路、登州路、營口路為重點,創新推出“統一海鮮加工價”三項制度,從根源上破解監管難題,以點帶面,輻射全區,助力轄區企業提高商務誠信度,提振社會消費信心。
截至目前,全區共創建放心示范街22條,登州路啤酒街消費糾紛同比下降70%,現已實現“零投訴”。
服務發展與監管執法統籌兼顧
餐飲業作為涉及人群廣泛的行業,一直是市北區的重點行業,今年以來,市北區積極創新工作思路,自5月份起率先在全市試點建設了網絡訂餐明廚亮灶工程,探索建立智慧監管長效機制,努力破解餐飲行業城市管理領域難題,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圍繞歷史城區高質量發展,市北區堅持以“質量強區、品牌興區”為著力點,全面開展品牌培育創建工作,以“工匠精神”優化服務輸出,取得明顯成效。近三年共獲得國家、省、市各類質量獎項86個,2021年在全國90家“第四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名單中獨占2席,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青島超銀中學成功入選。在第四屆中國質量獎評選中,青島超銀中學作為教育機構的杰出代表“異軍突起”,首次突破了以往青島只有制造業“大塊頭”企業獲獎的傳統局面,也成為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初中學校。
知識產權是近幾年經常被提起的新興話題,隨著人們的認知和了解,知識產權也逐漸地重要起來,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市北區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堅持服務發展與監管執法統籌兼顧,全力推進知識產權發展工作,為企業做大做強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市北區商標申請件數9224件,注冊件數7422件,有效注冊量44475件,申請件數、注冊件數、有效注冊量均為全市第三位;擁有馳名商標17件,馬德里國際商標289件。
人才賦能和稅收助力推進營商環境
人才作為區域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是優化營商環境中重要的一環。市北區緊緊圍繞RCEP創新試驗基地規劃打造高層次、綜合性、開放式的一站式人才服務平臺——RCEP國際人才服務中心。RCEP國際人才服務中心于今年6月29日正式“開門納客”,通過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從公共人才服務、國際化人才招引服務、人力資源產業平臺市場化服務三個緯度打造集政策推介、招才引智、創新創業、市場化運營、生活服務五大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國際人才服務賦能平臺。
隨著RCEP協定的實施,對貨物貿易關稅減免、吸引外資、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帶來新機遇,為外貿企業加速搶占發展先機提供了有利條件。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市北區稅務局順應大勢,主動作為,助力外貿企業轉型升級,持續為優化營商環境增添活力。市北區稅務局針對青島市外貿行業稅務需求,組成RCEP協定研討小組,通過優質服務和深入調研,形成RCEP戰略下青島市外貿行業專項分析報告,為地方政府部門決策提供參考,助力青島外貿企業最大程度享受RCEP戰略帶來的政策紅利。
部門街道齊上陣營商環境再提升
營商環境的提升關系到地方經濟的發展,面對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大背景,除了市北區各部門的努力之外,各街道緊抓全年發展規劃,轉變思路謀發展,進一步激發社會創造力和轄區發展活力,為全區營商環境的優化提升奠定基礎。
大港街道緊緊圍繞市北區“打造中國北方最優營商環境城區”目標定位,樹牢“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是青島形象”理念,引進大連海事大學校友會、青島船舶供應與航修行業協會、青島遠洋船員學院校友基金會共同成立新航運船舶管理產業服務平臺,積極盤活轄區多處低效利用資源,帶動產業業態轉型升級,推進港產城一體化發展,營造服務群企新生態。
洛陽路街道依托“互聯網+”,不斷提高惠企政策知曉率。讓更多的企業、企業家認識市北、了解市北、投資市北,今年以來,共推送相關信息300余條次,接聽企業各類咨詢電話100余個。依托培訓座談,洛陽路街道進一步打通政策服務最后一公里,面對面為企業解疑釋惑。通過定期走訪、電話聯系,摸清轄區內“四上”企業、四園區一樓宇入駐企業、納稅前200名企業的訴求,同時對接業務主管部門幫助解決,免去企業后顧之憂,讓企業留得住、發展好。
寧夏路街道堅持黨建引領,邀請區稅務局、區工信局、區發改局和區產業專班等部門,與轄區企業代表圍繞減稅降費、“專精特新”、青島政策通和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建設等內容開展政企會商、政策解讀會等10余場。先后舉辦了政企會商會、黨建產品推介、主題沙龍和座談會等活動30余場,并與38家合伙人單位簽訂聯建共建協議,形成8個聯建共建品牌。街道積極走訪企業、宣講政策,細化“人才吹哨、街居響應、部門報到”服務流程,組織舉辦線下和線上招聘會,提供有效崗位1000余個,不斷優化人才服務模式、做優人才鏈。
隨著市北區錨定打造中國北方最優營商環境城區的目標定位,市北區上下共同聚力,以國家營商環境評價為契機,持續提高惠企為民服務水平,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持續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城區,RCEP創新試驗基地建設全面起勢!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辛小麗 通訊員 杜杲燃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