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一號工程 青島市發布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路線圖”

    5月7日,青島市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解讀歷史城區保護更新三年攻堅行動。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陳衛華,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指揮部辦公室文史檔案部部長周兆利;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指揮部辦公室土地和規劃部部長鐘  勇;市南區歷史城區保護發展局局長張衛平;市北區歷史城區管理委員會主任袁濤出席。             

    一號工程全力推進            

    據悉,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歷史城區保護更新工作作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一號工程”和系統工程去推進。青島將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聚焦民生關切、打造民心工程,持續推進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保護利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歷史街區環境,重聚歷史城區人氣,打造兼具歷史文化風情和活力時尚元素的特色街區和“5A級景區”。            

    陳衛華表示,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市指揮部辦公室)著力強化市區兩級指揮部溝通銜接,已經統籌推進歷史城區和郵輪港區2個重點片區的保護更新。其中,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聚焦中山路及周邊區域2平方公里核心區及4個零星片區,總計開展約171萬平方米建設工程,包含已征收房屋修繕和活化利用、建筑立面修繕和協同區域改造;配套實施55條、約25公里道路風貌改造提升;新建12個停車場,建成后可提供2000余個停車位;完成6個街心公園建設,整體打造“老建筑+新消費”“原場景+新體驗”等業態場景,建設集聚青島特色、兼具商貿活力和人居品質的歷史城區。郵輪港區啟動14個項目建設,2024年實現竣工建筑面積約43萬平方米,在建項目約35萬平方米,集聚郵輪旅游、金融貿易、智慧創新、商務文化四大產業,打造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承載區。            

    依據城市總體規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等上位規劃編制了12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其中,為進一步指導中山路周邊區域的保護更新工作,按照“真實保護、完整保護、永續利用”的原則先后組織編制了《青島中山路及周邊區域保護更新規劃》等多個專項規劃;在此基礎上,采取“分層規劃、精準發力,逐一攻破”的策略,立足大片區范圍編制業態策劃、交通組織、管線綜合等區域專項規劃,依此聚焦攻堅項目,編制具體的建筑修繕、景觀環境、街區道路、環境整治等設計方案,為科學指導歷史城區規劃建設提供有力技術支撐。根據歷史文化資源挖掘、產業業態策劃招商、房屋征收、規劃設計和修繕施工的先后順序,按照打造5A級景區的標準要求和“修舊如舊、恢復原貌、合理利用”的設計思路,統籌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加速推動項目開工建設。            

    市南區:西提東優            

    市南區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了“西提東優”的戰略部署,強調“提升西部城區功能、空間、活力,打造歷史文化保護區”。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和要求要求,市南區重點對中山路區域0.81平方公里歷史城區核心區實施精致化全域管理,按照5A級景區標準打造中山路區域保護更新典范,全面推進10大戰區、6條攻堅戰線路徑措施落地落實。            

    張衛平告訴記者:市南區一是加快推進影響項目施工的房屋征收進程,確保項目建設施工順利推進。二是堅持科學規劃、保護優先,精心謀劃抓重點工程建設,精工細作抓特色街區建設,精致思維抓基礎設施改造,年內完成核心區15萬平方米建筑保護修繕和36萬平方米協同整治,全力推進4個地下停車場建設,全面提升歷史城區環境品質。三是統籌推進項目建設與產業招引,加快業態重塑和迭代升級,打造“老建筑+新消費”“舊里院+新經濟”“原場景+新體驗”的業態場景,全面增強歷史城區的人氣和吸引力。四是推進歷史城區大物業管理運營,加快環境美化綠化亮化和智慧街區建設,精心打造街巷互動的人文品質空間。五是做好歷史資源的活化利用,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推進寧陽路“銀魚巷”、教堂廣場“海誓山盟”、大鮑島“老街里”文化IP建設,講好老城故事,彰顯老城魅力,推動實現“建筑可閱讀、街區可漫步、城市可記憶”。六是靈活運用國開行城市更新貸款、政府專項債以及其他融資渠道,研究解決歷史城區項目建設所需資金,為加快項目落地。            

    市北區:特色導向            

    市北區歷史城區面積共有14平方公里,6個歷史文化街區,565處保護建筑。截至目前,我們共完成6個街區1.1萬戶的棚改征收任務,其中保護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我們總投入棚改征收資金115億元,計劃在三年內全面完成保護建筑的保護利用工作。            

    市北區把歷史城區保護利用作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一號工程”,以5A級景區標準全面提升歷史城區品質,積極導入新興業態,完善配套基礎設施,打造“建筑可閱讀、街區可漫步、城市可記憶”的全國歷史城區更新典范 ,重現百年青島“華商云集之地”的“煙火氣”,持續提升城區宜居宜業宜游水平。            

    袁濤表示:市北區一是高標準推進歷史建筑保護修繕。歷史建筑是城市的“活化石”,堅持“尊重歷史、修舊如初,合理安排、統籌推進”原則,今年要全面完成中山路周邊四方路、館陶路和上海路-武定路歷史文化街區9.4萬平方米建筑保護修繕,傳承恢復青島老品牌、老字號,打造浸潤濃厚文化元素、經得起歷史和時間檢驗的精品工程和文化名片,讓這些城市記憶的“活化石”煥發新活力。二是高質量導入新興產業業態。堅持產業和城市同步推進,共同升級,運用市場化手段,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通過導入文化體驗、創意零售、餐飲美食、休閑娛樂等新產業、新業態,喚醒老城區、賦能新經濟,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增添新活力。以園區理念整體規劃產業定位,聚焦創投風投、跨境貿易、文旅康養等新興產業,實行“管委會+平臺公司”機制,發揮青島啤酒等企業帶動引領作用,引入國內頭部街區運營商作為合伙人,加快產業、資金、技術、人才集聚,推動歷史城區煥新蝶變發展,使之成為引領老城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三是高品質提升歷史街區基礎配套。城市更新的核心是人,滿足人民群眾期盼老城功能完善、歷史文化保護和城市記憶留存等現實需求和情感歸屬,才是有價值的城市更新。市北區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完善歷史城區基本公共服務,補齊公共基礎設施短板,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在推進歷史城區保護利用過程中,堅持用城市設計引領城市發展,按照城市產業空間拓展、城市功能完善、土地集約利用、市民方便宜居的要求,加快實施“美麗街區”提升工程,全力推進聊城路、上海支路等停車場建設,全面展開周邊協同區域及老舊街區改造工程,今年啟動46萬平方改造工作,抓實市政管網、道路改造、文化廣場、青年公寓等配套建設,不斷優化城區環境品質,一體打造年輕人向往集聚的創業工作生活環境,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建設“城市有溫度、宜居又宜業”的嶄新歷史城區。            

    六大任務 復興老街            

    據了解,市指揮部辦公室按照工程實際,將歷史城區三年攻堅行動細化為6大任務,明確“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各項工作任務高效推進。            

    全面完成已征收房屋保護修繕            

    四方路、中山路等歷史文化街區是里院文化發源地,最能體現青島里院建筑特色。近年來,隨著產業及人口轉移,歷史城區面臨著產業萎縮、建筑破敗的困境。為重聚“老街里”的“煙火氣”,激發“老青島”記憶,重點推進中山路及周邊區域共46萬平方米已征收房屋修繕。其中,今年作為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決戰之年,將完成36萬平方米已征收房屋修繕。通過保護性修繕,引入公寓酒店、餐飲美食、潮牌零售、藝術文創等業態,打造熱門影視取景地和網紅打卡地,吸引年輕群體、重塑街區活力,實現建筑保護利用和街區復興。            

    全面完成中山路兩側立面修繕。            

    中山路是近代青島城市規劃與建設的“起點”,整體空間格局保持完整,是青島城市風貌的集中體現地和承載地。經梳理,中山路兩側共需修繕整治42處、約15萬平方米建筑立面,目前已完成20處、約11萬平方米,年內完成剩余22處、約4萬平方米。此次修繕邀請了國內頂級設計團隊,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恢復中山路兩側建筑歷史風貌,整體提升門頭店招,優化道路鋪裝、護欄等基礎設施,通過系統性亮化等手段,塑造可親近能共享的公共空間,使百年老街呈現新面貌。            

    全面啟動老舊小區改造。            

    老舊小區改造是我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推進歷史城區保護更新工作的重要抓手,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今年,將啟動中山路及周邊區域2平方公里核心區460處、約64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包括拆違拆臨、安防設施、雨污水提升、公共照明完善等改造內容,改善人居環境,提升老城區居民幸福感、獲得感。            

    全面完成協同區域整治            

    中山路及周邊區域目前實施的多數是已征收房屋的保護修繕,但其余建筑及其周邊環境未進行統一規劃和整治,街區景觀環境參差不齊。為保證街區整體風貌和諧統一,我們協調相關單位,對毗鄰區域內的一般建筑、高層商務樓宇及環境進行協同整治提升,包括建筑立面修繕、門頭店招整治等內容,總面積約46萬平方米。通過協同區域整治,實現街區整體風貌和諧統一。            

    全面完成停車場建設和道路整治提升            

    中山路及周邊區域建成年代較早,停車資源緊張,交通承載力不足。為進一步挖掘歷史城區停車資源,提高老城區交通承載力,我們充分依托城市邊角地,重點利用既有人防工程,建設12個停車場,提供2000個停車位,建成后將極大緩解老城區停車難問題;結合管線下地、配套升級等工作,實施55條、約25公里風貌道路整治提升,提高老城區基礎設施水平。            

    加速推進郵輪港區啟動區更新改造            

    大港老港區是青島城市發展的源點,隨著經濟社會快速蝶變,其貨運港口功能已不能滿足城市發展需要,亟需轉型升級,賦能城市發展。市指揮部辦公室按照“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基本建成”的目標要求,會同市北區政府、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等單位,對標上海濱江、深圳前海等一流港區改造項目,高標準實施郵輪港區更新改造。今年,郵輪港區啟動區10個項目全面開工,建筑面積約65萬平方米,涵蓋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基礎設施提升、商務樓宇開發、文旅地標打造等方面。通過重點項目開發建設,以及面向全球的精準招商,推動大港老港區轉型升級,打造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核心增長極。            

    文化破題 凝聚人氣            

    科學使用專家智庫            

    組織專業力量深度發掘和解讀,先后查閱檔案資料3000余份,對100多棟重點建筑進行深入挖掘,推進“一房一檔”、“一路一檔”,將500多項文史挖掘成果充分運用于修繕施工、招商引資和旅游產業發展,實現“建筑可閱讀、街區可漫步、城市可記憶”。            

    2.推動項目簽約落戶            

    實現四方路等片區開街運營,中山路沿街商鋪、劈柴院片區等業態迭代升級,已落地重點項目50余個,儲備網紅項目100余個,在談項目80余個;結合重點項目建成等關鍵節點,舉行夏日市集、展銷會活動,營造周周有活動、月月有節慶的商業氛圍,凝聚街區人氣。            

    3.利用新媒體平臺全方位宣傳造勢            

    開展“丈量青島”等宣傳活動;發行歷史城區相關文化作品1000余項,多措并舉宣傳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成果。            

    突破瓶頸 全力推進            

    1.縮短方案審查周期            

    牽頭建立歷史城區建設項目審批事項聯合審查機制,邀請主管部門對建筑保護修繕等方案進行聯合審查,將項目審查流程“三環節合一”,極大提高了項目審查效率。            

    2.突破消防驗收瓶頸            

    聯合相關部門發布了歷史城區保護更新項目消防管理的工作方案,突破了歷史風貌建筑辦理消防驗收瓶頸。            

    3.規范建設手續辦理路徑            

    打通了利用既有人防設施建設停車場和房屋修繕項目的手續辦理路徑,在缺少成熟先例的情況下,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手續辦理流程。            

    4.強化建筑價值要素保護            

    在加強前期方案審查的基礎上,組織專業力量逐一核對、詳細甄別具有保留價值的建筑要素,引導參建單位編制價值要素保護手冊,按冊施工、專門監督,妥善保留價值要素。            

    5.編制標準化施工圖冊            

    結合工程實際,牽頭編制了歷史城區保護利用項目施工現場標準化圖冊,填補了行業空白,為我市歷史城區保護利用項目施工現場的標準化管理提供了依據。            

    地鐵建設實現里院“重生”            

    對接地鐵集團,明確地鐵沿線歷史風貌恢復路徑;對地鐵沿線建筑進行保護利用,地鐵設施與歷史街區巧妙結合,助力歷史街區蝶變升級。            

    據市指揮部辦公室介紹,接下來指揮部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強化規劃引領,堅持問題導向,加強跟蹤督導,深挖歷史資源、豐富旅游內涵,統籌兼顧、一體推進,努力建設活力、時尚、方便、溫馨的高品質歷史街區。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 趙彭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