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青島市市北區于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召開歷史城區保護利用和招商工作新聞發布會。據了解,大鮑島片區將打造國內首個沉浸式里院生活體驗區,引領青島嶄新的夜間生活方式。為加快文旅產業主體在大鮑島歷史文化休閑街區集聚,對新入駐商家將給予支持政策,讓大鮑島重現百年青島“華商云集之地”的煙火氣?! ?/p>
市北寫好城市更新“大文章”
2022年是青島實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開局之年。
開新局、起好步,作為攻堅行動的關鍵力量,踏上新征程的市北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在從嚴從緊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開足馬力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搶抓發展新機遇,實現了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十大攻堅行動全面鋪開。
無論是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還是“堅持產業和城市同步推進、共同升級,運用市場化手段,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的思路指導,都為市北區歷史城區保護利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對此,青島市市北區委常委、區政府副區長、黨組副書記張雷介紹了市北區歷史城區保護利用工作推進情況——“一是保護修繕高質高效推進;二是基礎公共配套全面提升;三是產業導入激發街區活力;四是發掘文史傳承文脈;五是街區生機活力持續煥發?!?/p>
據統計,截至一季度末,市北區十項城市更新攻堅戰均取得新進展:郵輪港區10余個重點項目在建,有序推進“三年基本建成啟動區”目標;162項年度攻堅任務開建139個,加快土地整理前期工作,二季度計劃完成358畝土地出讓,為順利推進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步伐打下堅實基礎。
這其中,作為歷史城區保護利用工作的“主戰場”,市北區歷史城區項目工作進展與歷史城區項目9.4萬平米建設等計劃同樣備受關注。
“2019年以廣興里為試點,在全市率先啟動歷史城區保護利用,全面開展四方路、館陶路、上海路-武定路等6個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修繕和更新改造,已累計完成修繕10.2萬平方米”,張雷也談到,“剩余15萬平方米的建筑保護修繕將利用2022年至2024年三年攻堅行動全面完成。這眾多煥然一新、形制各異的特色建筑,為新產業新業態導入和吸引集聚年輕活力群體提供了寶貴載體和空間”。
大鮑島重現百年青島“華商云集之地”
歷史城區復興,關鍵在產業,產業活,則區域活。因此,市北區歷史城區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保護利用工作外,還將產業招商工作列入了重點清單。
據介紹,市北區歷史城區產業導入同樣取得了顯著成效:引進文旅團隊,完成街區業態的功能梳理和策劃定位,落位重點項目30余個,包括公共藝術展研中心、里院展覽館等文化體驗類項目4個,國貨青島、朵拉古著店等創意零售類項目11個,帝力氏產學平臺、荷田水鋪等特色餐飲類項目5個,新金融產業園、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等產業辦公類項目4個,世御酒店等商業配套類項目5個,嵐曦社、洛川家美術館等娛樂休閑類項目2個。同時,積極發揮政府的引導集聚效用,組織郵輪港管理局及市北區9個經濟部門進駐寧波路街區辦公,進一步提振信心、引導預期,整體提升了街區環境品質、服務水平。
深入挖掘,早在“三年攻堅十大行動”規劃中,市北區便提出以保護、保留、利用、提升為主導,持續推進歷史城區保護更新,重塑產業與空間關系,重聚歷史城區人氣。
以典型招商產業發展標桿——市北大鮑島為例,目前,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的招商工作已頗具成效,文創體驗類、創意零售類、特色餐飲類、網紅潮流類近30個招商項目已順利入駐。
換言之,借助招商項目所帶來的蓬勃生命力,大鮑島已然實現了歷史街區空間場景的全然煥新,一個更具時代特色、引領青島文化潮流的大鮑島正在歸來。
大鮑島,只是市北區歷史城區保護利用和招商工作的一個縮影??梢灶A見,未來,市北區將會有更多的歷史城區重新煥發生機,成為城市產業發展的強勁引擎。
與此同時,作為青島最早的商業中心、青島繁榮商貿業“搖籃”的大鮑島再度被寄予厚望——在本次發布會上,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副局長、青島市市北區政府黨組成員、市北區投資促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錫濤發布關于加快大鮑島(四方路)歷史文化休閑街區商貿、文旅產業集聚的支持政策。
其中,為加快文旅產業主體在大鮑島歷史文化休閑街區集聚,迅速集聚街區人氣,對新入駐時尚品牌零售店、餐飲店或區域首店,根據租賃面積給予每平方米300~500元的裝修補助;對新入駐的連鎖品牌經濟型酒店,根據房間數量給予一次性獎勵5~10萬元;對新入駐街區的演出演藝場所,根據租賃面積給予每平方米500元的裝修補助;對新入駐的實體書店,根據租賃面積給予每平方米500元的裝修補助;對新入駐的博物館,根據租賃面積給予每平方米500元的裝修補助;對于新入駐影視文化企業,根據租賃面積給予每平方米200元給予一次性補貼。此外,獲得行業權威評定還可根據等級給予5~30萬元的獎勵。
在發布會答記者問環節,文旅局局長王霞、管委會主任袁濤、市北建投集團副總于蕾蕾等領導分別回答了歷史城區如何加強文旅要素、建設發展以及大鮑島假日游玩的亮點情況。
市北持續提升城區宜居宜業宜游水平
城市更新的核心是人,民生,便是為人民。
因此,市北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完善歷史城區基本公共服務,補齊公共基礎設施短板,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據介紹,市北區還將歷史城區保護利用工作重點聚焦到“高品質提升歷史街區基礎配套”之上。
在今年,市北將“啟動46萬平方改造工作,抓實市政管網、道路改造、文化廣場、青年公寓等配套建設,不斷優化城區環境品質,一體打造年輕人向往集聚的創業工作生活環境,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建設‘城市有溫度、宜居又宜業’的嶄新歷史城區?!?/p>
當前新冠疫情形勢下,部分中小微企業舉步維艱,面臨著生存發展的壓力。張雷表示,市北區歷史城區騰出新的發展空間與載體,可以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發展平臺、匹配資金政策等資源,使具有發展潛力和發展基因的中小企業能夠入駐街區、生存發展,為老城區的經濟繁榮育苗蓄力。
在市北,一種“滿足人民群眾期盼老城功能完善、歷史文化保護和城市記憶留存等現實需求和情感歸屬的城市更新”正逐步得以實現。
展望未來,市北區將繼續把歷史城區保護利用作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一號工程”,以5A級景區標準全面提升歷史城區品質,積極導入新興業態,完善配套基礎設施,打造“建筑可閱讀、街區可漫步、城市可記憶”的全國歷史城區更新典范,重現百年青島“華商云集之地”的煙火氣,持續提升城區宜居宜業宜游水平。
在“高標準推進歷史建筑保護修繕”“高質量導入新興產業業態”以及“高品質提升歷史街區基礎配套”的基礎上,市北將繼續走深走實老城區蝶變復興的發展之路,為全面推動實現更高水平宜居宜業,將青島建設成為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市北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辛小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