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國有建設用地拍賣公告,宣告市北區德興路29號地塊即將于4月22日上市拍賣,該地塊用地性質為“MO”,即新型產地用地。地塊規劃建設20屋都市工業樓宇。據了解,新型產業用地的概念最先誕生于深圳,我市去年首次提出“新型產業用地(MO)”的概念。在后疫情時代,“新基建”加速產業升級,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重中之重,而產業落地都需要以土地為載體,在當前“嚴控新增、存量挖潛”的集約用地政策背景下,新型產業用地未來可期。
德興路擬建20屋工業樓宇
日前,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拍賣出讓公告,宣告位于市北區德興路29號的“新型產地用地”即將于4月22日上市拍賣。4月7日,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地塊位于老四方片區,目前為一處二手車交易市場,緊臨蘇尚萬車。根據土地出讓公告,德興路29號地塊占地面積25214.3平方米,規劃建筑面積為75642.9平方米,土地用途為新型產業用地(MO)。容積率≤3.0,建筑密度≤46%,綠地率≥7.5%,出讓年限為50年,地塊拍賣起始價為樓面地價1265元/平方米,競買保證金4784.42萬元。德興路29號已完成規劃方案初步設計,建成后的這座都市工業樓宇總層高為20層,建筑高度在110米至120米之間。一樓將引入物流企業,用于物流倉儲;三座塔樓分別用于企業研發、商務辦公和商業住宿,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并為員工生活住宿提供便利。德興路29號的新嘗試是千畝數字科技大道的亮點之一。千畝數字科技大道位于重慶南路(德豐路至常寧路)兩側,占地面積約1293畝,規劃建筑面積約255萬平方米,商務商業建筑面積約200萬平方米,約占總建筑面積78%。該片區將重點圍繞工業賦能板塊、數字經濟板塊、消費新經濟板塊和青年創新創業板塊,依托德興路29號等都市工業樓宇、科研樓宇和商務辦公樓宇,將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的成功經驗在項目中復制、提升,著力打造集成數字經濟產業園、航空航天產業園、中德數字經濟與智能制造賦能中心等特色園區。待項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預計可實現年營業收入150億元,年稅收15億元,提供就業崗位2萬人。
加快產業轉型促進城市更新
所謂新型產業用地(M0)是指為適應傳統工業向新技術、協同生產空間、組合生產空間及總部經濟、2.5產業等轉型升級需要而提出的城市用地分類。即在工業用地(M類)中增加新型產業用地(M0),是指: 融合研發、創意、設計、中試、無污染生產等新型產業功能以及相關配套服務的用地。2020年5月13日,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關于加強新型產業規劃用地管理的通知(試行)》,這是青島市首次增設“新型產業用地(M0)”類別并作出具體規定,用以支持新型產業項目發展,為創新型企業項目發展和創新人才的空間需求提供用地保障。
據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城市化的推動,對土地資源的占用也非常迅速,青島市在集約用地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舉措。對于工業用地,青島在2019年出臺文件,明確要求工業用地的容積率不低于1.5,鼓勵建設多層廠房。同時主張倡導新型產業用地(MO)這種混合功能的用地,可有效適應新型產業的用地需求,有利于加快我市的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城市有機更新。
我市擴充新型產業用地內涵
據了解,從2014年國土部發布除生活與公共服務設施外,原則上不允許5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新增建設用地,使得長期以新增建設用地為土地財政的各大城市紛紛在尋求城市發展的新機遇,而工業用地以其開發強度低、風貌差、環境惡劣等特點,成為這一時期尋求突破的性價比最高的土地類型。新型產業用地的概念最先誕生于深圳。2013年,深圳市為了緩解土地空間壓力,發布了《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優化空間資源配置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及附屬文件。2014年,在以上文件的基礎上,深圳正式發布實施《深圳市城市規劃與標準與準則》(2013版),首次在傳統土地類別中新增了“新型產業用地(M0)”門類。此后,鄭州、濟南、廣州、東莞等城市也出臺了新型產業用地政策,以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轉眼來到2020年,四川成都于4月份發布的《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新型產業用地(M0)管理的指導意見》,推行新型產業用地。與上述的幾個城市相比,我市的規定雖然來得有些晚,但有其他城市的經驗在先,我市擴充了新型產業用地(M0)的內涵,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產業功能符合青島市產業布局方向和當下政策導向的產業被納入其中。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辛小麗
德興路29號初步規劃方案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