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五大信披媒體要點集萃丨風格切換信號浮現 公募關注漲價邏輯

    新華社北京2月19日電  2月19日,五大信披報刊頭版主要內容集萃:            

    經濟參考報            

    頭版            

    穩增長積蓄新動能 地方發力高質量發展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十四五”開局之年,構建新發展格局如何邁好第一步,經濟發展藍圖如何落地落實,備受各方關注?!督洕鷧⒖紙蟆酚浾攉@悉,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地方正在展開新一輪競速。圍繞科技創新賦能、加快產業轉型、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等主線,多地加快謀劃施工圖,為開局之年穩增長促發展積蓄更多新動能。

    要聞            

    滬指牛年開門紅 兩市成交破萬億            

    2月18日牛年首個交易日,A股主要指數高開低走,滬指實現開門紅,有色金屬、石油行業大漲。當日,兩市成交額再次突破萬億。截至收盤時,全市場3659只個股上漲,占比超八成。資金面上,北向資金當日凈買入50.73億元。            

    百余家上市公司業績預告“變臉”            

    日前,上市公司2020年年度業績預告基本披露完畢,但部分公司由于低于預期而對業績進行了向下修正。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2月18日,今年以來共有469家上市公司對其此前業績預告進行了修正,其中有18家上市公司進行了兩次及以上的修正,出現業績預告“變臉”的上市公司有201家。            

    新財報透露AI業務崛起 百度市值站上千億美元            

    18日,百度發布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受財報數據影響,百度股票在盤后交易中上漲3.4%至317美元。截至記者發稿,百度總市值突破千億美元。            

    政策紅包密集派發 央地全力推進科技創新            

    從中央到地方全面發力科技創新,明確任務書及路線圖,密集派發“政策紅包”,例如,加快布局建設企業創新平臺,其中包括高速列車、新能源汽車、合成生物等領域的3家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通過基金、財稅等一系列支持讓創新企業得到“真金白銀”的實惠;作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國企更是深化改革,強化創新激勵,紅利有望得到進一步釋放。            

    中國證券報            

    頭版            

    ETF唱主角 牛年新基金發行新意濃            

    牛年首個交易日,公募基金產品發行迎來“開門紅”。2月18日,易方達、景順長城、鵬華等基金公司旗下12只新基金開始認購,又有“爆款”誕生。隨著市場行情演繹,基金公司正在調整產品結構,除主動權益類產品外,指數基金、ETF等成為“上新”的重點。

    要聞            

    風格切換信號浮現 公募關注漲價邏輯            

    牛年首個交易日,有色、化工、煤炭等順周期板塊全線爆發,消費、白酒、生物醫藥等高估值和機構抱團板塊出現調整。有觀點認為,個股普漲股指卻漲跌不一,市場風格切換信號浮現。對此,有公募機構認為,市場是否出現進一步風格切換,關鍵在于觀察行業景氣度。            

    國際油價走高 能化板塊誕生爆款            

    牛年首個交易日,順周期資產大放異彩,大宗商品能源化工板塊大幅上漲。業內人士分析,春節長假期間,國際油價大漲,周期類資產共振上漲;三大商品龍頭走勢出現拐點,接下來大宗商品及股市相關品種預計有較好表現。            

    上海證券報            

    頭版            

    漲停潮涌動 大宗商品“超級周期”或開啟            

    牛年首個交易日,國內商品市場迎來開門紅,能化板塊集體爆發,苯乙烯、短纖和乙二醇期貨收盤紛紛漲停,其他商品也普遍上漲。受訪分析師普遍認為,受經濟復蘇、超寬松貨幣和財政政策等多重因素影響,大宗商品的“超級周期”或已開啟。

    要聞            

    高瓴資本入股比亞迪 新能源車行業吸金“滔滔不絕”            

    2月18日,記者從相關方獲悉,高瓴資本參與了此前比亞迪港股定增的配售。根據比亞迪和配售代理訂立的配售協議,公司擬配售1.33億股H股,每股股價225港元,合計融資約299.25億港元。吸引高瓴資本一再加碼新能源汽車行業投資的,是其對該行業前景的看好。            

    春節旅游市場全面回暖 本地游火熱“出圈”            

    牛年春節,旅游市場攢足了牛勁,搶先火了起來。記者在采訪中獲悉,春節假期,旅游市場全面回暖。在“就地過年”的新趨勢下,本地游火熱“出圈”,受到越來越多游客的青睞。            

    證券時報            

    頭版            

    央行罕見回籠資金并非預示緊貨幣            

    牛年首個交易日,恰逢中期借貸便利(MLF)月度例行操作。央行18日發布公告稱,當天開展2000億元MLF操作,利率維持在2.95%不變;央行還開展了20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持平于2.2%。受此影響,當天隔夜資金利率出現一定程度上行。不過,亦有不少分析人士強調,這并不代表新一輪“緊貨幣”過程再度啟動。

    要聞            

    上市公司理財持續降溫 結構性存款仍受追捧            

    春節剛過,納爾股份、莊園牧場等上市公司就披露使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情況,投資金額均在億元左右。Wind數據顯示,2020年上市公司認購理財產品總規模同比減少8%至1.35萬億元,購買的總產品數量減少了16.7%。            

    證券日報            

    頭版            

    年內北上資金累計凈流入達791億元 專家稱外資趨勢性流入邏輯不變            

    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8日收盤,當日北上資金凈買入額約50.73億元。今年以來僅29個交易日,北上資金資金累計凈流入達791.29億元,約占去年全年2089.32億元的37.87%。東北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鄧利軍表示,從短期維度來看,最主要的因素莫過于受海外市場波動所致,目前A股仍為外資趨勢性配置選擇。

    要聞            

    線上消費火熱快遞量大增 行業變局悄然而至            

    線上消費持續火熱令快遞公司業務量大幅增加。2月18日,國家郵政局快遞大數據平臺監測顯示,春節期間(2月11日至17日),全國郵政快遞業累計攬收和投遞快遞包裹6.6億件,同比增長260%,直接反映了線上消費的蓬勃活力。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