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五大信披媒體要點集萃丨2020年四季度GDP增速有望重回6.0%以上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1月8日,五大信披報刊頭版主要內容集萃:

    經濟參考報

    頭版

    金融監管升級 房地產融資再收緊

    房地產融資愈發收緊。2020年最后一天,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分五檔設定房地產貸款以及個人住房貸款占比上限。而在此之前,重點房地產企業已經試點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也就是業內所稱的“三道紅線”。

    要聞

    貨幣政策不急轉彎 社融增速料穩步回落

    日前召開的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再次定調今年貨幣政策,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廣義貨幣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同時,會議還指出,繼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和信貸政策精準滴灌作用,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

    南向資金凈流入超152億 機構布局港股“新經濟”

    進入2021年,南向資金參與港股交易的熱情持續高漲。截至1月7日收盤時,Choice數據顯示,南向資金當日合計凈流入超152億元,其中滬市港股通凈流入71.96億元,深市港股通凈流入80.59億元,這是2021年以來連續第四個交易日超百億。南向資金最近一個月已經累計凈流入逾661億元。

    中國證券報

    頭版

    凈增持超萬億元 去年境外機構狂買中國債券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陳健恒認為,中國債券市場對境外機構吸引力的提升,主要得益于高利差和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中長期角度來看,美元大概率仍將處在貶值通道,人民幣穩中有升的局面將會延續。

    要聞

    央行持續凈回籠無礙資金面寬松

    1月以來的4個交易日,央行在公開市場累計凈回籠逾5000億元。但資金面仍保持寬松,銀行間拆借和回購利率多數下行,同業存單發行利率也明顯走低。分析人士認為,此前央行凈投放和大額財政支出讓資金面延續寬松局面,但1月流動性仍面臨繳稅、繳準等擾動因素。春節前或許會出現資金面波動,具體還要看央行操作,降準并非必然選項。

    上交所:全力保障公募REITs順利落地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當前上交所層面的公募REITs各項準備工作正有條不紊地持續推進。目前,規則體系、技術系統開發已基本就緒。知情人士透露,按照目前進度,交易所配套規則有望于春節前后發布,公募REITs項目有望于2021年上半年與投資者見面。

    上海證券報

    頭版

    大盤連漲小票連跌 增量資金主導A股分化格局

    7日,市場分化格局愈演愈烈。A股三大指數全線收漲,其中上證指數、創業板指都已實現6連陽;資金面也保持充裕,新年以來4個交易日,滬深兩市日成交額連續超過1萬億元。而就在大盤“量價齊升”的同時,下跌個股數量卻逐日遞增。至昨日,A股漲跌家數比已降至0.24,即1只股票上漲的同時有4只個股下跌。其中,上漲的多是大市值龍頭股,而多數中小市值股票則處于“失血”狀態。

    要聞

    743家公司預披露 A股2020年業績“畫像”漸顯眉目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月7日,滬深兩市共有743家A股公司發布了2020年業績預告。在743家公司中,有346家預喜(包括預增、略增、扭虧及續盈),占比46.57%,其中144家預計凈利潤最大同比增幅不低于100%,占比19.38%;78家在2019年虧損的公司預計扭虧為盈。分行業看,受益于景氣度提升,醫藥、新能源汽車、農林牧漁等板塊2020年業績增勢喜人,是構筑A股公司整體業績增長的主力。

    生豬期貨今日掛牌交易 首批上線合約均為遠月合約

    1月8日,生豬期貨將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這是2021年上市的首個商品期貨新品種,也是我國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首個活體交割期貨品種。業內人士認為,生豬期貨將在穩定價格預期、助力產業規?;l展、助力精準扶貧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證券時報

    頭版

    時隔逾4年 外儲重回3.2萬億美元大關

    2020年我國外匯儲備實現了增長1086億美元的“好成績”。1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165億美元,較11月末上升380億美元,升幅為1.2%。

    要聞

    2021:注冊制改革步伐加快 監管力度不斷升級

    展望2021年,資本市場改革將繼續深化,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引領資本市場穩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多位市場人士表示,注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向高質量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隨著改革持續推進,投融資改革端的同步建設,資本市場將更好地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樞紐。

    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 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先行

    Wind數據顯示,截至近日,累計有93只券商集合產品完成了公募化改造,資產凈值總計約1500億元。華泰資管旗下的華泰紫金天天發貨幣市場基金以超過400億的總規模成為霸主。券商資管公募化轉型之后,券商資管將與100多家公募基金管理人、7000多只公募基金同臺競爭,這對于券商的產品開發能力、投研能力、客戶服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證券日報

    頭版

    2020年四季度GDP增速有望重回6.0%以上

    下周國家統計局將開始陸續公布去年12月份及四季度的相關經濟數據,最引人注意的是GDP的相關情況?!蹲C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已有43家機構對去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長數值進行了預測,最大值為7.0%,最小值為4.5%,預測均值為6.0%。

    要聞

    近2萬只!證券類私募產品 2020年新增數量創歷史紀錄

    記者獲悉,2020年證券類私募基金全年新增產品數量為19998只,創出了歷史新紀錄;通過對比,私募基金除2020年二季度發行節奏有所下降外,其他三個季度同比均大幅提升,尤其是下半年以來,多個月度新增數量均保持在2000只以上。

    傳統私募、互聯網巨頭潛伏布局 新能源汽車去年融資同比增159%

    回顧2020年,新能源汽車無疑是資本市場的一抹亮色。數據顯示,2020年新能源汽車投融資金額首次突破千億元;多家新能源汽車公司股價暴漲、銷量普升。而各路資本也早已提前布局,這其中不僅有私募,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巨頭也參與其中。各路資本似乎已達成普遍共識,新能源汽車賽道是未來確定增長的市場。(整理:李會平)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