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8日電 2月8日,五大信披報刊頭版主要內容集萃:
經濟參考報
頭版
重點領域明確 2021年促消費系統施工圖浮現
在近期召開的地方兩會上,消費提質擴容成為重要內容。多地設定了2021年社會零售品銷售總額具體增速目標。目標增速在10%以上的有海南、廣西、山西、云南、四川等地;河南、安徽、寧夏、陜西、重慶、甘肅等地將這一目標定在7%以上。在具體的政策安排上,夯實基礎性消費、壯大新興消費、提振農村消費等成為重要領域,免稅店、國際消費中心建設等成為重要發力點。(點擊閱讀全文)
要聞
新深主板將登場 服務實體經濟功能強化
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合并的靴子落地,總市值超過23萬億的新深主板即將登場。據了解,目前深交所正有序推進兩板合并,相關業務規則調整已準備就緒,內部技術改造已基本完成。業內認為,深市主板與中小板合并是構建簡明清晰市場體系的內在要求,未來將發揮板塊協同效應,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多地政策“打補丁” 樓市調控難言寬松
2021年開年以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西安等多地房地產市場持續火熱,“萬人搖”、打新熱、二手房跳價等現象頻出。在此背景下,1月下旬,多地開啟密集調控模式,從限購到限售、從信貸到凍資、從買房到租賃,全面精準打擊。業內人士表示,打新帶來的投資客套利、低利率經營貸流入樓市等是導致此輪樓市火熱的幾大因素,由此也帶來樓市調控的升級。
中國證券報
頭版
反壟斷劍指平臺經濟 聚焦“二選一”“大數據殺熟”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月7日消息,《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印發?!吨改稀丰槍ι鐣鞣椒从齿^多的“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熱點問題做出專門規定,明確了相關行為是否構成壟斷行為的判斷標準。(點擊閱讀全文)
要聞
解碼基民“抱團”:資金“錯配”露苗頭
一天之內,逾219萬戶基民齊聚,買爆了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基金。但面對150億元的“蛋糕”,這批狂熱基民戶均獲配金額不過6873元。2021年以來這樣的場景頻頻上演,動輒以數十萬乃至百萬戶計的散戶群體步調一致,這令基金經理倍感壓力。業內人士指出,散戶注重短線申贖與基金經理秉承“長線是金”相背離,已在事實上造成嚴重的資金“錯配”。一旦資金斷檔,風險的爆發可能比想象得要猛烈。
北京啟動數字人民幣試點
當前數字人民幣試點正“多點開花”,繼深圳、蘇州等地常規性測試后,北京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也已展開,向中簽人員發放5萬份數字人民幣紅包。專家表示,未來可有序擴大數字人民幣試點范圍,更好滿足公眾需求。
上海證券報
頭版
多個“風向標”顯示今年經濟開局復蘇勢頭良好
1月份,鐵路貨運量創歷史新高,八大樞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增速創新高;挖掘機銷量火爆,重卡銷量刷新歷史同期紀錄;工業大省用電負荷明顯增加……多個觀測經濟的“風向標”數據向好,表明今年開局經濟恢復態勢良好。(點擊閱讀全文)
要聞
結構性存款記入“交易性金融資產” 上市公司認購熱情或降溫
2月5日,財政部、國資委、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嚴格執行企業會計準則 切實加強企業2020年年報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企業持有的結構性存款,應記入“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并在資產負債表中“交易性金融資產”項目列示。業內專家表示,這一會計分類的變化,或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認購結構性存款的熱情。
受多因素影響 1月外儲規模環比小幅回落
國家外匯管理局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107億美元,較2020年12月末下降59億美元,降幅為0.2%。
證券時報
頭版
落實IPO企業股東信披指引 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中國證監會日前發布了《監管規則適用指引——關于申請首發上市企業股東信息披露》。昨日,滬深證券交易所有關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從監管目的看,《指引》加強擬上市企業股東信息披露監管,是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工作部署的重要舉措,對防范影子股東違法違規“造富”問題,進一步從源頭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點擊閱讀全文)
要聞
春節臨近豬價全面下行 養殖行業受兩面夾擊
作為傳統旺季,春節前夕生豬養殖企業往往能迎來銷售高峰。2月7日晚間,上市豬企密集披露2021年1月產銷數據,當月售價環比多出現上調,不過隨著節日臨近,近期市場價格已全面下行。
歐菲光“賣子”風波靴子落地 聞泰科技3億定金誠意接盤
在歐菲光(002456)剝離蘋果相關業務單元傳聞發酵兩周之后,接盤方終于浮出水面。2月7日晚間,歐菲光和聞泰科技(600745)雙雙發布公告,宣布雙方已簽署《收購意向協議》,聞泰科技擬以現金方式購買歐菲光擁有的與向境外特定客戶供應攝像頭的相關業務資產。相關人士透露,該特定客戶大概率就是蘋果。
證券日報
頭版
176份年報業績快報亮相 超八成公司凈利同比增長
記者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梳理發現,截至2月7日,滬深兩市共有176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20年年報業績快報。其中,有141家公司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逾八成。(點擊閱讀全文)
要聞
年內3家公募基金公司“掌舵人”有變 22家43名高管“走馬換將”
近日,資管總規模超萬億元的“銀行系”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基金發布了一份高級管理人員變更的公告,公司黨委書記趙桂才擔任新任董事長并代任總經理及法定代表人。今年以來,僅一個多月的時間里,132家基金管理公司中已有22家基金公司涉及43位高管人員變動,涉及職位包括董事長、督察長、總經理、副總經理、首席信息管、合規總監職位的新任、離任、轉任等情況。
險企預計 去年利潤3432億元
2020年,保險行業雖然經過疫情的沖擊,但預計利潤依然實現正增長?!蹲C券日報》記者近期獲得的一份權威數據顯示,2020年,保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3431.9億元,同比增加298.5億元,增長9.52%。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