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文明辦發布消息:在今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明確要求不將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3月中旬,四川成都市城管委出臺《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許一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助力經濟發展措施》,為促進自主就業、促進消費,率先為“地攤經濟”松綁,隨后江蘇南京也出臺相關指導意見指出在具有外擺條件,且有統一運營管理的特色街區、商業體外廣場和開放式公園,可以申請臨時外擺攤點,這讓“地攤經濟”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春節至今,因受疫情沖擊影響,各地都在全力發展恢復經濟,而“地攤經濟”創業門檻低、失業風險低、商品價格低的特點,給予了群眾創業就業更多的機會與機遇。另外,擺出小攤長陣,引來小販大軍,彌漫生活煙火,共同形成了一個城市的市井文化,這是一個城市名片的最真實體現。因此,為“地攤經濟”松綁不僅保障了民生,更撫慰了人們的心靈。
有序開放,為“地攤經濟”發展做好規劃。沒有百姓便利的生活條件,大城市就會萎縮,流通業發展也就失去了根基,所以相關部門必須要提高規劃、管理能力,不能光圖省事,而把小商小販“一禁了之”。作為地方政府而言,一定要因地制宜,結合城市的文化、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做好頂層設計,通過市場手段,為“地攤經濟”重啟創造有利的發展土壤,激發其巨大的潛能。
加強監管,為“地攤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曾幾何時,“地攤經濟”在人們的印象中常常和臟亂差聯系到一起,這嚴重影響了人們對于“地攤經濟”的印象,也嚴重阻礙了“地攤經濟”的發展。但是,“地攤經濟”臟亂差表面問題的背后,是城市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低下。所以,為了能讓“地攤經濟”煥發新的活力,重啟“地攤經濟”不應一哄而上,而要有度有序開放,這也考驗著地方政府管理精細化、人性化的水平能力。既不能“一刀切”盲目管控,也不能“一甩手”放任自流,需要在加強規范行業規則的同時,以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促進其良性發展。
全力服務,為“地攤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蓄能??陀^來看,“地攤經濟”三低的特點確實給保障民生提供了機會,但是也在某些方面存在著劣勢。所以,相關政府部門要全力做好幫扶服務,在商販間開展相關行業規則培訓,幫助其解決創業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可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促進其在正常經營的基礎上做到產業升級,從而提高“地攤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水平。與此同時,作為攤主自身來說,也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理解服從所在城市的整體規劃,合理合法有序健康經營。
重啟“地攤經濟”是一項民生工程,適“六?!钡臅r,順“六穩”的勢,要將有序開放、加強監管、全力幫扶等方面有機結合、完美融合、深度聚合,以此不斷促進其拉動經濟,溫暖人心。(文/張羽)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