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權威發布丨山東就2019年經濟社會運行情況和第四次經濟普查情況回答記者提問

    1月21日下午,省政府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19年經濟社會運行情況和第四次經濟普查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日報

    2019年是山東的工作落實年。請問對2019年經濟發展有何總體評價?有哪些突出特點?

    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府新聞發言人于成河

    2019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踐行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大力實施八大發展戰略,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勢頭良好,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一是需求結構更加合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4%;外貿進出口在外部環境十分嚴峻的情況下實現增長5.8%。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拉動加快向依靠三大需求協調拉動轉變,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動力。

    二是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笆畯姟碑a業培育加快突破,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現代金融5大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4%左右?!八男隆苯洕涌彀l展,“四新”經濟投資占比達到44.8%,新動能成長態勢更加明顯。

    三是重大項目支撐加力。前兩批865個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104個省重大建設項目,分別完成投資2407億元和1172億元以上。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沿海港口、運輸機場資源整合邁出實質步伐,4條高鐵開工建設,魯南高鐵日照至曲阜段建成通車;5條高速公路開工建設,9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海陽核電一期、山東—河北特高壓交流環網等重大能源工程建成投運。

    四是創新創業能力增強。深入實施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布局建設22家“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啟動了51個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加速建設重大創新平臺,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高等技術研究院、能源研究院揭牌成立,中科院海洋大科學中心啟動建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0.1%,比上年提高3.2個百分點。

    五是三大攻堅戰扎實推進。加快黃河灘區遷建,27個外遷社區主體基本封頂,18個新建村臺安置社區開工建設,舊村臺和筑堤保護工程全線開工。深入開展“四減四增”三年行動,全面完成大氣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大力推進“金安工程”,推動擔保圈破圈斷鏈,不良貸款率持續下降。

    六是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和9.1%,各級財政用于民生領域的支出比重達到79%,城鎮新增就業138.3萬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9%。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2%。

    中國新聞社

    如何看待第四次經濟普查GDP數據修訂結果數據修訂是否對2019年經濟增速帶來影響?

    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陸萬明

    好的,謝謝這位記者朋友提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我先回答第一個如何看的問題。

    第四次經濟普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開展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省情省力調查。這次普查是對山東經濟進行的一次高質量體檢,客觀、真實、準確地反映出了我省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

    山東作為東部沿海重要經濟大省、人口大省,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綜合實力先后躍上幾個重要臺階,主要經濟指標長期位居全國前列。普查數據顯示,近年來,山東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發展大勢、謀劃全局、加快轉型,辯證系統地做好“加減乘除”。“加”的是新理念、新動能、新經濟,增強了經濟發展競爭力、吸引力;“減”的是歷史包袱、風險隱患、落后過剩產能,騰出了資源要素等容量空間;“乘”出了產業集群集聚、協同協作、創新發展,促進了產業向中高端攀升;“除”出了全要素生產率、畝均效益、產出效能,提升了經濟發展質量效益。隨著政策、資源、平臺等疊加效應的持續釋放,山東發展承載能力明顯提高,經濟發展韌性明顯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正呈現趨勢性、關鍵性變化。

    一是發展理念在轉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發奮圖強成為全省上下的共識。不再走簡單以GDP增長率論英雄的老路,不再以破壞資源、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所謂高速發展,不再沿用粗放發展的模式。二是發展質量在提升。服務業成為支撐經濟增長、轉型升級的主導力量,2019年,實現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3.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顯著提高,達到78.2%。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四新”經濟加速成長,2018年實現增加值占比達到24.5%,比2016年提高3.8個百分點,2019年有望達到28%。新興產業呈現迅猛增長態勢,電子設備、信息技術等行業稅收保持兩位數增長。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實現產值占比逐年提高,2019年達到40.1%。全力推動傳統動能提質增效,準備整合5000多萬噸的地煉產能 ,啟動了4000萬噸煙臺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努力打造高端化工基地。綠色發展持續加快,萬元GDP能耗持續降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占比超過1/4。三是發展后勁在增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進入“快車道”,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6447公里,實現了“縣縣通”目標;高速鐵路通車里程達1987公里,省內高鐵成環運行,魯南高鐵提前一年建成通車,圓了沂蒙革命老區人民的高鐵夢;機場建設、港口整合等都在加速推進,一個邁向陸??樟Ⅲw化的大交通格局正在加速形成,為支撐山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創新型省份建設展開新布局,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高等技術研究院和能源研究院等一批“四不像”新型研發機構順利組建;布局建設22家省級“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省財政投入100多億元,實施大科學計劃、大科學工程;擁有全國近一半的高層次海洋科研人才,新增住魯院士2018年比2017年增長20%,2019年又新增38.8%,為山東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撐。四是發展活力在釋放。一系列重大政策、工程、項目相繼落地。市場主體連年大幅增加,第四次經濟普查數據顯示,第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達到180.1萬家,比第三次經濟普查增加97.5萬家,增長118.1%。其中,第三產業法人單位136.2萬家,比第三次經濟普查增加75.5萬家,增長124.5%。同時,已有大量的“四新”企業納入統計名錄庫,還儲備了一批“小升規”準入庫企業。初步統計,2019年新納統企業達到1.44萬家。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等“國”字號戰略平臺疊加落地,集聚效應明顯增強。五是發展環境在優化。大力推動制度創新和流程再造,不斷深化“一窗受理·一次辦好”改革,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1個工作日,核準類項目實行100%容缺受理,106項許可證事項由“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證”。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全面落實“四減四增”行動,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等8場標志性戰役,環境質量有了明顯改善,“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已經從“奢侈品”變成“日常品”。

    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打贏三大攻堅戰,堅定不移保障改善民生,堅定不移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堅定不移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堅定不移推動科技創新引領,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一定能奮力趟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下面,我再回答大家普遍關心的第二個問題,就是GDP數據修訂對經濟增速是否有影響。根據我國現行GDP核算方法規定,GDP初步核算主要采用相關指標速度推算法核算。也就是說,在初步核算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時,將以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修訂數為基數,利用不同行業相關指標核算增速。因此,盡管2018年山東地區生產總值在總量方面有所變化,但對2019年經濟增速基本不會產生影響。從過去數據修訂情況看,數據修訂對隨后年份的經濟增速都沒有產生明顯影響。

    大眾日報

    今年是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階段,省發改委作為牽頭部門,能否介紹一下主要的做法?能否從三次產業角度,介紹一下山東經濟發展后勁和前景?

    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關兆泉

    加快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是促進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過去的一年,省發改委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培強做優“十強”產業作為主抓手,強力推進綜合試驗區建設。一是完善工程推進機制,加大調度督導力度,調整優化“10+4”協調推進體系,各專班、智庫、聯盟、協會、基金協同發力的格局初步形成;頒布實施《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促進條例》,爭取國家給予42項政策支持,為重大工程推進提供了堅強法治保障和政策保障。二是集中力量抓優選項目和“雙招雙引”重大簽約項目,先后分兩批謀劃和篩選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865個,重點調度省市“雙招雙引”重大簽約項目152個。三是突出抓“三核引領”和園區建設,編制了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總體規劃,支持青島實施經略海洋等15個攻勢,指導煙臺深入開展協同創新提升行動,“三核”帶動作用加快凸顯;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初步形成“多點突破”的良好格局。四是加大產業集群培育力度,出臺實施“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意見。堅持存量優化和增量崛起共進,裕龍島煉化一體化、世界高端鋁業基地、精品鋼基地等重大項目進展順利,產業布局調整步伐加快;重點支持國家云計算裝備產業創新中心、青島5G高清視頻實驗園等新興產業項目建設,“四新”經濟投資占比達到44.8%。五是深入實施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加速建設重大創新平臺,成立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高等技術研究院、能源研究院,新增8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6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創新創業能力持續增強,為建成創新型省份夯實了支撐。

    過去的一年,新舊動能轉換正在由“一年全面起勢”向“三年初見成效”加速邁進??梢钥闯觯趪鴥韧猸h境復雜嚴峻的情況下,雖然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高質量發展的前進態勢沒有變,經濟發展的后勁進一步增強。從農業看,糧食總產連續6年穩定在1000億斤以上,畜牧業、漁業生產保持穩定,為我省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從工業看,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深入推進,新動能千帆競渡,一大批大項目、好項目落地建設,45個“雁陣形”產業集群和60家領軍企業加快發展,7個集群入選全國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98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占全國19.3%,其中示范企業60家、培育企業23家、單項冠軍產品15個,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和培育企業數量連續四年居全國首位,為未來我省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穩固基石。從服務業看,服務業增加值占比超過絕對半數,達到53.0%,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78.2%,成為我省支撐經濟增長、轉型升級的主導力量。今年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實現各項目標任務。

    齊魯晚報

    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營商環境更加優化,引發輿論普遍關注。能否簡要介紹一下相關情況,以及下步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還有哪些具體舉措?

    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關兆泉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持續壓減政府權力事項,深化“一次辦好”和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進流程再造,著力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和水平。“一窗受理·一次辦好”改革扎實推進,幫辦代辦、吐槽找茬、窗口無權否決服務機制全面推行。全省“一云一網一平臺”體系初步建立,“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總門戶上線運行,省級1209項事項全程網辦,1797項“最多跑一次”。精簡高效的政務服務極大激發市場活力,市場主體快速增長,總量超過1000萬戶,其中新登記企業71.2萬戶、增長30.6%,總量和增幅連創新高。制度創新、流程再造步伐加快,“1+4”生態系統(在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基礎上,精心打造精簡高效的政務生態、富有活力的創新創業生態、彰顯魅力的自然生態、誠信法治的社會生態)整體重構,“換位思考、主動服務、有求必應、無事無需不擾、結果評價”服務理念加快落地,尊商重商親商護商的氛圍愈加濃厚。在全國工商聯開展的萬家民企評價營商環境中,我省進入前6強,各方面都關注山東、看好山東。

    下步將重點做好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扎實推進《條例》梳理出的48條硬性任務貫徹落實。加快對涉及營商環境的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文件進行全面清理。充分發揮省市縣三級營商環境協調聯絡機制作用,確?!稐l例》貫徹落實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二是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優化營商環境。制定出臺我省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明確2020年度重點工作任務,開展營商環境專項優化提升行動。進一步完善法治保障,推動出臺《山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印發實施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規劃(2020-2022)。持續推動簡政放權縱深發展,將市級行政許可事項通過直接下放、服務窗口前移等方式,全部由縣級實施。全面推開全領域無差別“一窗受理”改革,實現企業和群眾辦事“一次登錄、全網通辦”。盡快出臺《山東省社會信用條例》,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監管制度。

    三是組織開展好營商環境評價。今年,國家將在地級以上城市、國家級新區、自貿區等推開營商環境評價,我省有6個市和1-2個國家級開發區參評。我們將積極做好溝通銜接,組織專業機構對評價指標先行摸底、全面梳理、反復排查,對營商環境評價發現的各類問題和短板,督促各市和省有關部門限期整改,以問題整改倒逼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切實達到以評促改、以評促優的目的。

    山東經濟廣播

    2019年山東CPI漲幅較上年擴大,如何評價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走勢?

    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陸萬明

    2019年,山東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2%,漲幅比上年擴大0.7個百分點。主要是食品價格上漲影響。

    全年食品價格上漲10.6%,拉動居民消費價格上升約2.03個百分點,影響程度達63.4%。這與肉類價格高位運行密切相關。受“非洲豬瘟”疫情及生產周期等因素影響,生豬產能持續低位運行,造成市場供應緊張,全年豬肉價格上漲52.9%,拉動居民消費價格上升約1.21個百分點。同時,帶動牛羊禽等肉類價格上調,拉動居民消費價格上升0.24個百分點。此外,受2018年蘋果、梨等主產區因惡劣天氣大幅減產影響,導致2019年上半年市場供應不足,加之種植成本提高等因素推動鮮瓜果價格上行,全年漲幅為12.4%,拉動居民消費價格上升約0.21個百分點。此外,部分工業消費品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上漲,也對價格上漲有一定影響。

    面對豬肉價格上漲,一方面,國務院及各地政府都出臺了一系列舉措來推動擴大生產。比如增加生豬生產,擴大規模化養殖,逐步推動各地取消不合理的禁養限養措施,已經見到一些積極變化。豬肉價格月度環比漲幅自2019年10月份開始逐月收窄,12月份當月豬肉價格環比出現下降,降幅為6.7%。另一方面,相關部門也在積極增加豬肉進口,向市場投放儲備豬肉,對于平抑物價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及時啟動臨時價格補貼,保障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

    居民消費價格尤其是食品價格,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從2020年價格走勢情況看,食品價格穩定還是有很好的條件和基礎。2019年我省糧食生產喜獲豐收,全國糧食總產量再創歷史新高,為穩定食品價格打下良好基礎。目前全省生豬穩產保供各項政策已初見成效。同時,各地政府采取增加家禽、牛羊等肉品綜合供給,增加豬肉進口量,適時向市場投放儲備凍豬肉等多種措施增加市場肉類供給,對抑制豬肉價格上行起到積極作用。由于生豬生產需要一定的恢復周期,短期內豬肉價格仍將保持高位,預計2020年下半年有望回落。此外,全省蔬菜、水果生產形勢良好,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大幅上漲可能性較小。

    另外,當前工業消費品的供給能力是非常強的,服務的供給也是在逐步增加的,價格保持穩定從總體看是值得可期的。

    (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