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開年兩周 哪些ETF被逆勢抄底

    新年開局兩周了,A股發揮“穩定”:有些失望,沒有驚喜。

    但其實,聰明錢正在逆市抄底。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1月1日-1月15日,凈申購500萬份以上的ETF有85只,其中17只為商品基金和QDII,其余全部為股票型ETF。凈申購1000萬份以上的ETF有56只,46只為股票型ETF。凈申購5000萬份以上的ETF有12只,其中有9只為股票型ETF。整體看,ETF凈申購還是集中在A股市場。

    1月1日-1月15日ETF凈申購前十名

    “聰明錢”進場體現了哪些特點?

    1

    大買50系列指標股,博指數反彈

    從凈申購前十名來看,抄底資金明顯偏好指標股,50系列ETF得到集中買入。

    其中,易方達深證50ETF排名第4,凈申購10100萬份。

    深證50指數具有明顯的新興產業特色,權重股主要包含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醫療企業龍頭邁瑞醫療、工控設備龍頭匯川技術、人工智能龍頭科大訊飛等。

    華夏上證50ETF排名第7,凈申購7650萬份。

    上證50指數是典型的大市值藍籌股指數,前五大權重股分別是貴州茅臺、中國平安、招商銀行、興業銀行、長江電力,主要集中在消費、金融兩大行業。

    華安創業板50ETF排名第8,凈申購6700萬份。

    創業板50指數集中了創業板新興行業的大市值個股,也就是俗稱的各種“茅”,前五大權重股分別是“鋰電茅”寧德時代、“醫療茅”邁瑞醫療、“券商茅”東方財富、“工控茅”匯川技術、“光伏茅”陽光電源。

    上述3只50ETF是各自市場板塊中權重最大50只個股的集合,也可以說是與市場板塊指數關聯度最高的ETF。如果市場見底反彈,指數必然上漲,指數上漲必然由權重股上漲帶動,聰明錢逢低吸納50系列ETF意在博反彈,邏輯就是這樣清晰簡單。

    2

    滬深300非銀ETF最吸金

    易方達滬深300非銀ETF吸金最明顯,凈申購27500萬份。

    滬深300非銀指數就是滬深300指數成分股中,除了銀行股以外的金融股組成的指數,也可以大體理解為保險和券商股組成的指數,前5大權重股分別為中國平安、中信證券、東方財富、中國太保、海通證券。

    滬深300非銀指數相對包含銀行股的金融行業指數,最大優勢在于彈性更大。通常來說,指數啟動強反彈時,證券股常常扮演急先鋒的角色。保險股與股市緊密相連,保險公司配置的權益類資產表現,直接影響保險產品回報率,進而影響產品吸引力和保費收入,所以保險股通常跟隨券商股上漲。相比之下,銀行股與經濟周期的關聯更大,與股指走勢關聯性較小。

    截至1月12日,券商板塊PB(市凈率)為1.11倍,位于2018年以來的0.8%分位數;保險板塊,國壽、平安、太保、新華的PEV(當前市值/內含價值)估值分別為0.49倍、0.46倍、0.39倍、0.33倍,分別處于自2012年來的0%、0.4%、2.87%、1.5%分位數。

    非銀金融確確實實趴在地板上了,抄底資金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便宜貨。

    3

    中證低波動指數“穩”“賺”

    華泰柏瑞中證低波動ETF排名第2,凈申購11500萬份。此外,景順長城中證紅利低波動100ETF排名第10,凈申購6000萬份。

    紅利策略在震蕩行情中具有攻守兼備的特點,防御性來自選擇股息回報能力強的個股,這類股票一向是配置型中長線資金的最愛,進攻性來自分紅豐厚的個股往往是大型藍籌股,本身具有帶動指數上漲的功能。

    紅利低波動策略就是在紅利策略基礎上增加低波動因子,篩選出那些分紅能力強且股價波動小的個股,這樣組成的指數能體現出更強的穩健性。中證紅利低波動指數前5大權重股分別是中國石化、中國神華、中國石油、長江傳媒、交通銀行。

    年初是各路機構謀篇布局的時間窗口期,雖然對于全年行情仍然缺乏一致預期,但對于配置型資金如社保、養老金、保險等來說,紅利低波動指數是一個確定性更高的選擇。

    開年前兩周凈申購前10名的ETF中,還出現了三只跟蹤港股高科技風格指數的ETF,在《起猛了!看見港股咸魚翻身的機會》中,狼叔已經對投資邏輯和相關標的做了分析,這次就不再啰嗦了。

    梳理完近兩周的ETF凈申購數據,狼叔只有一個感覺:做多力量正在不斷積累,量變終將引發質變。沉住氣,有好戲。

    (提示:投資有風險,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決策依據。)

    來源: 老狼財經

    責任編輯:李頡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