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下午,青版財經小記者來到大洋鉆探巖心庫參觀研學,了解海洋里的寶藏,學習海洋地學知識,傳播海洋文化。
小記者們合影留念
小記者積極舉手采訪研究所周一博老師
大家一起觀看大洋鉆探船模型
據悉,大洋鉆探巖心庫是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一個重要板塊,是科研人員的重要工作場所,儲存了研究所幾十年來來自海洋的表層樣、柱狀樣、鉆孔巖心等樣品近7萬件,可以稱之為海洋“藏寶閣”,科學家依托這些樣品開展了海洋演變、海洋環境、海底資源等各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創新性成果。
老師向小記者們介紹常溫庫
老師向小記者們介紹低溫庫
小記者近距離觀看低溫庫
大洋鉆探巖心庫是一個外觀呈白色的龐大建筑物,總占地面積6800平方米,分常溫庫和低溫庫兩個庫房。墻壁上的“探尋藍色海洋,開發深海寶藏”的藍色標語格外醒目。
小記者參觀巖心庫
巖心庫高16米,有10層貨架,每層貨架內放著 1 米和 1.5 米兩種規格的色巖心盒,每盒可擺放兩根 2~3 米的巖心。一整面橙色貨墻讓小記者們感到非常震撼。
巖心樣品
講解員老師介紹道:大洋鉆探巖心庫在倉儲規模、溫控系統等方面全面對標國際三大巖心庫,能夠支撐未來30年我國獲取的巖心樣品保存需求。同時,低溫庫實行模塊化分區管理,能夠智能精確控溫。該巖心庫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大洋鉆探巖心庫。
無人叉車運行
小記者們觀看抓取巖心的機械手臂
大洋鉆探巖心庫擁有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巖心存儲系統,樣品出入庫、二次取樣觀測均由智能機器人進行搬運,節省人力。雖然巖心庫面積大、儲藏量大,卻只有三名工作人員負責?!罢媸翘冗M了!”聽著介紹,小記者們不由得贊嘆道。
老師介紹巖心樣品制備流程
研究所孫博士介紹研究巖心的各種設備
在青島海洋地址研究所成果展廳,研究所張玉璽老師介紹巖石樣品
在青島海洋地址研究所成果展廳,張玉璽老師介紹原油樣品
為何需要專門建立一座如此龐大的巖心庫呢?講解員老師耐心地告訴小記者們:從深海開采出來的巖心,是開展海洋研究的重要材料,是探究海洋環境演化、解讀地球內部奧秘的“檔案室”。通過研究巖心,科學家可以了解幾千萬年甚至幾億年前諸如海平面變化、氣候溫暖寒冷變化、季風強度變化和降水量的多少,從而可以了解以前地球的環境,并可以為預測未來變化趨勢提供科學的保障。
小記者們采訪研究所周一博老師
最后,小記者們還采訪了講解員老師,每位參加活動的小記者還領到社會實踐證書。
這次活動讓小記者們了解了海洋地質樣品的科學價值,海洋地質工作的重要意義,也在小記者們的心中播下一??茖W的種子,讓他們帶著興趣讓種子生根發芽。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盛軍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