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個人財產已不再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現金、存款、房產、車輛,手機號碼、網絡賬戶、游戲裝備等虛擬財產也被納入個人財產的范疇。近日,膠州市人民法院通過司法拍賣平臺,對被執行人孫某名下尾號為“6789”的手機號碼進行公開拍賣,最終以103100元的價格成交,超出起拍價66500元,溢價率達181%。
據了解,徐某購買孫某的一處房屋,因該房屋存在抵押,雙方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時約定,徐某先行支付購房款,孫某辦理房屋解押手續。不料,孫某在收到購房款后并未用于房屋解押,而是挪作他用,致徐某錢房兩空。無奈,徐某訴至膠州法院。雙方在法院的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被告孫某承諾返還原告徐某購房款。之后,孫某未在約定的期限內履行義務,徐某就此案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膠州法院執行法官賈立超依照法定程序向被執行人孫某發出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但孫某拒不履行義務,亦未向法院申報財產。經辦案法官協調,孫某最終同意法院拍賣該房屋用于償債。后房屋拍賣所得價款,大部分用于解除房屋抵押權,實際上徐某的債權并未得以全部實現。拍賣結束后,孫某以無財產可供執行為由,拒不履行剩余的還款義務。
經過執行法官線上、線下多輪調查,均未發現被執行人孫某名下有可供執行的財產線索。在與孫某多次溝通無果后,執行法官決定拍賣孫某名下尾號為“6789”的手機號碼。執行法官向某通信公司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依法查封了被執行人孫某名下的手機號碼。隨后,法院依法委托評估公司,對該手機號碼價值進行評估并出具評估報告。近日,膠州法院以36600元為起拍價,通過司法拍賣平臺對該手機號碼進行公開拍賣,本次拍賣吸引3046人次圍觀,經過43次競拍,最終以103100元拍賣成功,超出起拍價66500元,溢價率達181%。
執行法官賈立超表示,手機號碼作為一種虛擬財產,因其稀缺性而具有一定經濟價值。之前膠州法院已有成功拍賣被執行人名下手機號碼的經驗,本次拍賣依托大數據技術服務,又是高溢價拍出,這充分說明執行法官在執行過程中,要有更加開放的執行思維、更加多元化的執行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彰顯法律權威,保障勝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及時兌現。下一步,膠州法院將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通過司法拍賣促進標的物的價值最大化,最大程度實現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劉瑞東 通訊員 郭倩
責任編輯:臧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