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經過訴前調解階段,未能達成一致調解意見,已向雙方當事人送達了電子傳票,是否收到?”這是青島市市南區人民法院金門路法庭黃健團隊使用一案E群平臺與當事人進行溝通的記錄。某商貿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某科技有限公司同意許可,擅自將該科技公司的美術作品進行產品設計、銷售,因而該科技公司向市南法院提起訴訟。因被告該商貿公司住所地不在青島,溝通不便,黃健團隊遂使用一案E群平臺,搭建了與案件當事人的溝通橋梁,讓當事人一次都不用到法院,即可參與司法溝通全過程。
近年來,受疫情影響,當事人無法親赴當地法院與法官溝通;案件繁多,法官忙于開庭無法及時接聽辦公來電……多方因素的疊加造成了找法官難的現實困境。傳統微信案件群雖然也能為法官與當事人之間搭建溝通橋梁,但存在電子材料歸檔繁瑣、前后程序流轉困難、數據安全難以保障、公私難分泄露隱私等問題,反而加重了法官與當事人的負擔。為了切實解決這一矛盾,市南法院牢牢把握山東智慧法院4.0系統上線有利契機,研發一案E群平臺,以手機為載體,以微信小程序為底層平臺,建立了一套法官與當事人能夠實時高效溝通的司法移動辦案平臺。
重構“線上平臺”
一鍵建群暢通溝通渠道
一案E群平臺與山東省全流程網上辦案系統數據相銜接,能夠通過案件節點進行建群,并自動抓取案件當事人信息,從而進一步邀請案件相關人員進群。平臺為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調解員、當事人、律師、代理人等多種角色開通了認證渠道,支持包括微信邀請、12368短信邀請、自助申請、掃碼進群等在內的多種進群方式,既保證了司法工作人員身份的真實性,又為案件相關人員提供了實時表達訴求的平臺。同時,為進一步滿足律師的司法需求,平臺開發了律師申請建群功能,經承辦法官或書記員審核后即可建立案件群,若超時未進行審核處理則自動建群,最大程度保障律師的訴訟權利。
著力“上下貫通”
優化銜接提升流轉效率
調解、審判、執行……一個案件往往會經歷多種程序,辦案團隊與人員也會發生變化,如何將案件辦理信息快速、完整地流轉至下一程序,成了檢驗平臺成效的“試金石”。平臺開通了群流轉功能,案件由訴前調解轉正式立案后,建立新群時平臺會自動將調解群內的聊天記錄同步至新群,承辦法官能夠查看訴前調解案件中調解員、書記員和當事人在群內的溝通內容,方便法官提前了解案件癥結,以便開展針對性的審理工作,提升案件審理效率。隨著案件進展不斷深入,執行法官、終本團隊也將依次入群,實現當事人和案件不同環節法官之間的互動,為當事人提供從訴前、訴中到訴后的全流程訴訟服務,減輕當事人多次往返法院的訴累。
聚焦“全程留痕”
固定信息保障數據安全
在傳統微信群中,聊天信息被儲存在了第三方服務器中,具有數據泄露的隱患,且微信群內的電子材料需要導出之后再上傳至電子卷宗平臺,耗時耗力。為解決這些問題,平臺通過加解密、區塊鏈等技術,將聊天記錄進行固化,任何人都不能對發送出去的聊天內容進行刪除和毀壞,數據安全得以保障。同時,平臺打破了內外網壁壘,支持材料一鍵上傳功能,對于群內的聊天文件,法官點擊后即可將其回傳至法院內網。平臺還能輔助法官自動生成各種文書、自動回傳電子送達回執到法院電子卷宗系統,極大節省了法官在程序性事務上耗費的時間,使法官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案件審理工作,有效提高案件審理質量。
下一步,市南法院將堅定貫徹創新驅動發展理念,不斷深化智慧法院建設,全力推動互聯網審判智能化,持續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前沿科技,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更加優質的訴訟服務,讓人民群眾享受到觸手可及的“數字正義”。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 劉瑞東 通訊員 李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