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將落實租購同權 “十四五”末保障性租賃住房達21萬套

    7月19日,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公布《青島市“十四五”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規劃》公開征求意見,按照總體目標,在規劃期末,青島市保障性租賃住房房源數量達到21萬套(間),占城鎮新增住房供應總量的30%以上,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值得關注的是,意見稿中明確將落實租購同權,租房者可申請享受租房落戶、公積金提取、子女就近入學、就業保障、基本醫療及公共衛生等便民服務。            

    未來超30%新建住房為保障性租賃房            

    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青島市常住人口從944.6萬人增加到1010.57萬人,年均增長13.19萬,城鎮化率達到76.34%。按照山東省相關實施意見,確定濟南、青島等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要以實物保障為主、租賃補貼并重,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努力實現職住平衡。要將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作為“十四五”時期住房建設的重點工作。            

    按照《青島市“十四五”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青島市將在“十四五”期間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21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在新增住房供應中所占比例將≥30%;在租金管控方面,保障性租賃住房租金占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租金的比例≤90%;在社會效益方面,承租人滿意度約束指標≥90%。            

    在年度目標上,2022年,青島市將建立健全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管理機制,完善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分配、運營等配套政策。全市建設和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4.5萬套(間)。            

    2023年,穩步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實現保障性租賃住房統一納入全市住房租賃服務信息監管系統管理。全市建設和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4.5萬套(間)。            

    2024年,實現保障性租賃住房信息平臺備案,推廣保障性租賃住房租賃電子合同網簽和自動備案。全市建設和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4萬套(間)。            

    2025年,形成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有效供應,建立穩定的常態化配租機制,新市民、青年人階段性住房困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全市建設和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4萬套(間)。            

    落實租購同權!租房可落戶 子女就近入學            

    意見稿顯示,租房者面向城鎮戶籍家庭供應的公租房,繼續作為公租房管理;面向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供應的租賃型人才住房、享受政府優惠政策且符合“小戶型、低租金”的市場租賃住房等,歸類為保障性租賃住房;面向有一定經濟能力又買不起商品住房的群體銷售的經濟適用住房、限價商品住房、產權型人才住房和共有產權商品住房,歸類為共有產權住房。            

    在規劃實施保障措施方面,最引人關注的就是落實租購同權。按照意見稿顯示:青島市將積極完善“租售同權”導向下的公共服務政策,依法辦理房屋租賃合同備案的租房者,具備平等享受我市常住戶口家庭基本公共權益的權利。租房者可憑《青島市房屋租賃合同備案證明》等相關證明材料,申請享受租房落戶、公積金提取、子女就近入學、就業保障、基本醫療及公共衛生等便民服務。            

    同時,落實民用水電價格優惠政策,利用非居住存量土地和非居住存量房屋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取得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認定書后,用水、用電、用氣、用暖價格按照居民標準執行。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利用綜合稅費手段,加大對發展保障型租賃住房的支持力度,嚴格落實國家有關租賃住房稅收優惠政策。利用非居住存量土地和非居住存量房屋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取得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認定書后,比照適用住房租賃增值稅、房產稅等稅收優惠政策。對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免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            

    多樣化多渠道房源供應體系            

    意見稿顯示,結合青島市土地供應實際情況,充分挖掘存量用房、存量用地潛力,通過新建、改建、改造、購買等方式,多渠道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房源。著重調動國有平臺公司參與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的積極性,在資金、土地等方面給予扶持。結合住房需求、土地資源等實際情況,差異化供應住宅型、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有效增加房源供應。            

    1.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推動集體土地有效利用,緩解城市居住用地供需矛盾,在尊重農民集體意愿的基礎上,支持利用城區、靠近產業園區或交通便利區域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通過自建或聯營、入股等方式建設運營保障性租賃住房。            

    2.利用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建設。對企事業單位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在符合規劃、權屬不變、滿足安全要求、尊重群眾意愿的前提下,允許用于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并變更土地用途,不補繳土地價款,原劃撥的土地可繼續保留劃撥方式;允許土地使用權人自建或與其他市場主體合作建設運營保障性租賃住房,優先面向本單位符合條件的群體出租。            

    3.利用產業園區配套用地建設。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將產業園區中工業項目配套建設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的用地面積占項目總用地面積的比例上限由7%提高到15%,建筑面積占比上限相應提高,提高部分主要用于建設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嚴禁建設成套商品住宅;鼓勵將產業園區中各工業項目的配套比例對應的用地面積或建筑面積集中起來,統一建設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            

    4.利用新供應國有建設用地建設。以公共交通便利為導向,以國有平臺公司為主,通過劃撥土地、協議出讓土地、招拍掛整體出讓租賃住房用地等國有土地供應渠道,集中建設或配建保障性租賃住房。            

    利用閑置住房和非居住存量房屋建設。閑置和低效利用的商業辦公、旅館、廠房、倉儲、科研教育等非居住存量房屋,在符合規劃原則、權屬不變、滿足安全要求、尊重群眾意愿的前提下,允許改建為保障性租賃住房;用作保障性租賃住房期間,不變更土地使用性質,不補繳土地價款。            

    規劃期內總供地不低于6000畝            

    在落實完善土地支持政策方面,按照職住平衡原則,提高住宅用地中保障性租賃住房用地供應比例,在編制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時,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優先安排、應保盡保,主要安排在產業園區及周邊、軌道交通站點附近和城市建設重點片區等區域,引導產城人融合、人地房聯動。市本級保障性租賃住房用地可采取出讓、租賃或劃撥等方式供應,其中以出讓或租賃方式供應的,可將保障性租賃住房租賃價格及調整方式作為出讓或租賃的前置條件,允許出讓價款分期收取。規劃期內供應租賃住房用地不低于6000畝。            

    在空間布局與分區指引上,城陽區、西海岸新區、即墨區、膠州市是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的“主力軍”,其中,西海岸新區預期供應目標5.2萬套,城陽區預期供應目標3.5萬套,即墨區預期供應目標2.4萬套,膠州市預期供應目標2.4萬套,這四個區市供應目標占到了總體目標的超6成。            

    按照要求,城陽區、西海岸新區、即墨區、膠州市應實施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TOD開發模式,將住房布局和成熟服務配套設施、公共交通站點緊密結合,提高住房供需空間匹配度,推動職住平衡。以集中建設和配建保障性租賃住房為主,加強市區兩級平臺公司合作,并結合舊村改造、產業園區配套建設等方式,多渠道籌集房源。            

    【發展規劃大數據】            

    1.城市發展態勢良好            

    2020年,青島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2370億元,占全省經濟總量的16.9%,位居全省第一,在長江以北區域名列前茅。人均GDP達130535元,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7159元,遠超全省平均水平。2016-2020年,青島市GDP總量和人均GDP增速均逐漸趨于平緩,經濟呈現緩中趨穩發展態勢。            

    2.住房供應水平穩定提高            

    “十三五”期間,青島市常住人口從944.6萬人增加到1010.57萬人,年均增長13.19萬,城鎮化率達到76.34%;全市城鎮人口增加至768.85萬人,年均增長約25.66萬;流動人口286.69萬人。在人口快速增長的同時,全市城鎮住宅總量達到320.75萬套,建筑面積約3.1億平方米,總體達到戶均一套房,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提升至33.4平方米,住房供應水平穩步提高。            

    3.住房保障水平持續提升            

    “十三五”期間,我市不斷優化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建立健全以公共租賃住房為主體,實物保障和租金補貼相結合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逐步解決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十三五”末,我市累計建成保障性住房29.5萬套(公共租賃住房7.2萬套,經濟適用住房和限價商品住房22.3萬套),累計發放租賃補貼4.4萬戶,城鎮戶籍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已應保盡保,新就業無房職工和城鎮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的階段性住房問題逐步緩解,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4.人才住房保障力度不斷加大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人才強市”戰略,將我市打造成更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人才高地,我市通過多主體供應、多渠道籌集,大力推進人才住房建設,采取租購并舉的方式逐步解決引進人才階段性住房困難。至“十三五”末,全市累計開工建設人才住房15.6萬套(間),分配人才住房6.3萬套(間),逐步實現讓各類人才“來了有房住,留下有住房”。            

    5.住房租賃市場不斷發展            

    租賃房源供給穩步增長,租賃房源總量達到39萬套(間)、3535萬平方米,約占青島城鎮住房總量的12.3%,人均租住面積約19平方米。2020年全市住房租金平均價格為30.26元/月/平方米,同比下降5.11%,住房租金長期處于較低水平;全市共有住房租賃企業130余家,規模較大的有41家,運營房源約1.2萬套(間);備案住房租賃經紀機構2000余家,從業人員數量約4000人。            

    6.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            

    “十三五”期間,根據國家政策調整和管理實際需要,不斷完善租賃住房管理服務信息平臺各項功能,大力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借助青島市政務資源共享平臺實現了住房、戶籍、社保、公積金等信息綜合比對,大幅提高了資格審核的準確性和效率;通過設立公共服務門戶網站,實現了房源核驗發布、資格申請審核、配租公告登記、政策解讀、合同網簽備案、項目運營監管等“一站式”業務辦理,為市民提供優質高效的線上信息服務。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于爽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