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1年國家層面明確提出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至今,曾日漸落寞的青島老城迎來了復興際遇。如今,廣興里、上街里·銀魚巷等城市更新項目陸續完工啟用,成為城市中推動產業升級的新載體、旅游發展的新名片,在網絡的推動下,老城區更是一度“躥紅”。
“網紅化”成關鍵詞
在青島的上街里·銀魚巷、廣興里等地,隨處可見穿著時尚的潮流青年、網紅博主,他們在鏡頭前大方地介紹著這條百年老街的新樣貌,“這里是青島老城區,廣興里作為青島最大的傳統里院建筑,承載著青島人的記憶。”帶著天生的“網紅基因”,更新后的歷史城區吸引了大批創業者、年輕人走進它、探尋它;另一邊,在青島市市北區海泊河路43號的洛川家美術館前門庭若市,不斷飄出的咖啡香氣與古色古香的老院落交疊著,催生出格外濃郁的藝術氣息,正是在這里舉辦了一場充滿藝術氣息的攝影展……
近年來,“網紅化”成為城市更新的一個關鍵詞。上海的“上生·新所”、廣東廣州百年老街永慶坊都先后開展了城市更新。2022年初,青島全市全面拉開城市更新三年攻堅行動。隨著歷史城區更新工作日趨完善,四方路、海泊河路、銀魚巷等老城競相成為新晉打卡地。
可以看到,在網絡的驅動下“網紅經濟”帶動了老城區的新業態、新消費。在抖音、小紅書等各媒體平臺,以城市更新為主題的視頻、文案等關注度普遍較高。從咖啡店、酒吧到復古舞會、藝術展覽、古著店、主題市集等各種時尚、潮流的業態聚集于老街區。據統計,約有45個特色餐飲、文創藝術、休閑體驗等型類項目相繼落戶。
街區網紅化,是城市更新的必然趨勢嗎?
隨著產業的導入,業態的發展,許多歷史城區成了咖啡、酒吧、文創店“經典三件套”的集合。有業內人士表示,有的咖啡店僅在視覺上存在著“打卡”潛質,如擺盤是否好看、色調是否適合拍攝等,而至于咖啡師的單品味覺、原創故事、社區情懷……更為重要的“打卡背景”,被拋諸腦后。因此,街區的網紅化為老城帶來活力的同時,也有存在著一些問題。
“網紅化”的背后
目前,城市更新項目的口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網絡傳播形象。因此,如何辯證看待城市更新“網紅化”成為需要思考的問題。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城市更新“網紅化”的背后,體現著當下流量為王、顏值即正義的傳播邏輯,其在內容上熱衷于公共空間美化運動,在形式上大量制造視覺奇觀或采用鮮亮的色彩和材質,并已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大量城市空間正在逐漸淪為拍照基地,“網紅化”也成為不少城市更新項目的一種標配式要求。
當城市更新以網紅化作為目標,我們很容易在各個街區看到手作咖啡,異國美食、精釀酒吧、古著舊物等“經典網紅業態套裝”。誠然,老城區的振興需要年輕人的進入,咖啡、美食等業態本身也是激發社區活力、重建社會關系的重要方式,但從城市生態的角度而言,過量的網紅業態將導致對本地社區型業態的擠壓,長此以往,城市更新便失去了適應社區居民日常生活訴求的能力。
產業升級影響城市內在肌理
受網紅化機制影響,一方面更新后的老城區部分業態的確能夠契合年輕人對生活方式和身份認同的追求,但另一方面,卻因過度蔓延和同質化復制,具有被詬病的風險。
城市更新網紅化,究其本質,是形式上對城市空間優質資源的整合、空間要素的組織,而產業升級作為城市更新的內在肌理,才是城市更新成敗的關鍵。
“城市更新后裝載什么樣的產業,是決定城市更新成敗的關鍵。成功的城市更新通過打造新空間,引入新產業、創造新生態、帶來新消費,取得長久的運營收益和投資回報,產業的迭代升級能夠為更新帶入最具影響力和發展前景的產業以及最具活力的人群。同時,城市更新是在老城區,這就涉及了城市中的居民,因此社區的公眾參與是投資的重要內容。在補短板問題上,老城區的必然存在著各種瑕疵,那么市政及公共服務設施也要提供精細化引導?!敝袊嗣翊髮W發展與戰略研究高級研究員、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分析表示。
秦虹還指出,無論是業態的升級還是產業的升級,都要注重提升。產業的升級是一個比較級,沒有落后的產業,只有落后的產能。因此,產業的選擇需圍繞當地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的需求予以配置,構筑產業生態圈,遵循產業集聚的規律,圍繞核心產業構筑產業生態。同時,創意產業提升城市更新的活力,聚人氣是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關鍵,也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于爽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