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來,漳縣堅持以習主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點工作,搶抓即墨與漳縣結對幫扶的有利契機,通過協作機制、人才交流、技術服務、產銷對接、管理經驗交流等方式,有序推動東西部協作工作穩步向前,助力鄉村振興。在漳縣貴發工藝品有限公司上班的陪讀媽媽張春芳高興的說:想不到在縣城隨娃娃陪讀還有班上,給孩子做飯掙錢兩不誤。
漳縣地處大西北,有“苦脊甲天下”之稱,交通不便,經濟落后,在農村更是經濟基礎決定家庭地位,很多女性因為沒收入,在家庭沒有話語權。隨著城鎮化發展不斷加快,外出打工的農村人越來越多, 老人留守在農村種地,年輕女性則會進城做陪讀媽媽,東西協作產業幫扶和技術支撐正是破解了陪讀媽媽和留守婦女、老人創業難難創業的難題。
漳縣貴發工藝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現有從業人員200余人,漳縣縣城現有140人,新寺分店有40人,其中有4人是殘疾人員,有32人是貧困戶,其余人員多為陪讀媽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為了進一步擴大企業規模和提高勞動者技能素質,今年即發集團正分批次派職業技師到漳縣貴發工藝品有限公司進行業務知識培訓,每月可培訓工人40-300人,如果年內培訓工人達1000人以上,即發集團將在漳縣正式設廠進行假發生產加工。
一個小小的假發讓漳縣這么多人端穩飯碗,這是勞務品牌的磁力效應。勞務品牌帶動就業能力強,是推動產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當前,漳縣勞務品牌建設不斷升級,在政策和市場的合力推動下飛速發展,既是“就業名片”,更是“質量保證”,在促進就業和市場需求之間架起一道道“彩虹橋”。
漳縣姐妹手工活之家啟用一年多,廣大婦女在家門口每月可以賺2000到3000多元,假發鉤織以免費教學,提供原材料,常年有活,學會后可帶回家去做,更是以工錢現結、節假日各種福利待遇提高他們的積極性,他們解決了很多女性的在抓好孩子教育的同時在就業問題,從剛開始的不認同到現在上百名扎根在這里的陪讀媽媽賺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資,讓廣大婦女足不出戶就能有收入,家庭地位也得到顯著提高,這對他們來說意義非凡。
“假發制作有開料、整毛、磅發、排發等20多道工序?!敝谱鬈囬g內,制作工人楊寶華向記者介紹,“我以前每天在家帶孩子,既沒收入又壓抑,沒想到有一天會成為‘假發制作工’,月工資可以達到3000余元?!?/p>
“漳縣姐妹手工活之家”勞務品牌依托“技能興建”“雨露計劃”等重點培訓項目,整合培訓資源,每年預計開展以工代訓培訓1000人次以上,就近轉移就業人員逐年遞增。
“以前我們的農村勞動力處于勞動強度大、技術含量低、安全保障差、收入相對少的‘粗雜工’階段?!笨h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品牌的缺失,成為更高水平上推進勞務輸出的痛點。
漳縣一路探索一路前行,把打造勞務品牌作為提高勞動力轉移就業水平、發展地方經濟的重要手段,用心用情彈奏出新時代技能就業、增收致富的動人樂章。全力打造“青島與漳縣勞務直通車”勞務品牌,通過與青島積極聯動,出臺專門政策,安排專項資金,設立專業機構的方式,通過“培訓機構+政府+企業”模式,不斷夯實勞務品牌培訓工作基礎,引導更多的農村勞動力通過培訓提高技能,逐步向“技能型”“質量品牌型”轉變。建立“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中介服務、企業用工、群眾就業”的新局面。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實習記者 楊惠婷 通訊員 李海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