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青島的城市歷史,繞不開中山路,這里曾是與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齊名的商業中心。毗鄰棧橋、青島火車站、小港碼頭,中山路及周邊區域曾車水馬龍,保有近一個世紀的繁華。這里是幾代青島人記憶中的“街里”,“逛街里”更是當時青島人最時尚的休閑方式,進而形成了獨具青島市井特色的里院建筑群。
上世紀九十年代,青島城區邊界東移擴張,從棧橋到“五月的風”——城市地標的變遷背后,這片百年老城區陷入了活力不足的困境:房屋老舊,人口結構老齡化嚴重;市政設施落后,缺乏優質的公共空間;現有商業生態存在單一化、同質化問題……
4月28日,青島市總投資40億元的72個歷史城區保護更新項目集中開工,涉及中山路片區等9個片區,重振老城活力的“決戰”在基礎設施建設、建筑保護修繕、全新業態導入等領域紛紛打響,百年老城揭開了向新時代轉場的序幕。
喚醒老城區,就要讓歷史文化“活”起來?!拔覀兘M織專家智庫查閱檔案資料3000余份,對100多棟重點建筑進行深入挖掘,推進‘一房一檔’‘一路一檔’,將500多項文史挖掘成果充分運用于修繕施工、招商引資和旅游產業發展,實現‘建筑可閱讀、街區可漫步、城市可記憶’?!鼻鄭u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指揮部辦公室文史檔案部部長周兆利介紹。
整個片區將總計開展約171萬平方米建設工程,配套實施55條約25公里道路風貌改造提升;新建12個停車場,建成后可提供2000余個停車位;完成6個街心公園建設,整體打造“老建筑+新消費”“原場景+新體驗”等業態場景,建設集聚青島特色、兼具商貿活力和人居品質的歷史城區。
2022年4月,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實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持續提升宜居宜業宜游水平?!背藲v史城區保護更新外,還有重點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舊城舊村改造建設、市政設施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地鐵建設及地鐵沿線開發建設、停車設施建設、公園城市建設等七個“戰場”,僅列入今年計劃的就有974個項目,總投資1459億元。
近年來,隨著城市邊界的不斷擴張,靠規模擴張拉動增量的城市建設模式走到了瓶頸期,城市更新應運而生,其內涵就是靠盤活存量增強內生動力。三年攻堅之于青島,既是“搞活一座城”的內在要求,也是“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應有之義,更是“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必然選擇。
城市建設中,土地開發逼近“天花板”是各地面臨的痛點,而結構性失衡是重要原因,尤其是低效片區(園區)存在很多“沉睡”的閑置低效用地。今后三年,青島將系統謀劃并先期啟動10個重點低效片區(園區)建設,“向存量要空間、要效益”,讓低效用地“活”起來。
青島西海岸新區王臺老工業區就是10個重點片區之一,這里是全國聞名的紡織機械制造業重鎮,梳棉機產量占全國銷量的75%,噴水織機占全國銷量的90%,是全國最大的無梭織機、噴水織機生產基地,但傳統的小廠房、小作坊林立是該片區繞不過去的一道檻。
去年10月,由京東方投資建設的全球最大顯示模組制造單體工廠在該片區開工,總投資達81.7億元,占地約800畝,提供就業崗位14000個,年產中小尺寸顯示模組約1.5億片,吸引了20余家規模以上配套項目進駐。
為保障京東方項目落地,王臺街道完成近2000畝土地清場,130多萬平方米建筑拆除?!膀v籠換鳥的陣痛不可避免,因為搬遷的企業大都是稅源企業,遷走之后損失的可是真金白銀,但我們要算大賬、算遠賬?!蓖跖_街道黨工委書記朱長江說,“從‘紡織機械名鎮’到‘芯屏產業新城’,對王臺街道來說,是一次產業能級的躍遷;而優質項目的溢出效應,將對整個片區的醫療、教育、交通、環境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p>
類似京東方這樣的大項目,三年時間里,青島10個重點低效片區(園區)計劃建設314個,其中2022年計劃建設項目228個,年度投資額占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年度投資額的近五成。
三年攻堅,既著手解決城市發展的欠賬,也以未來眼光適度提前布局建設。
未來三年,青島市將改造老舊小區1108個、涉及居民30萬戶,改造城中村81個、涉及居民5.5萬戶;聚焦市政道路、供熱、燃氣、環衛、污水等領域補短板、強弱項,加快144個項目建設;推進21個交通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示范城市和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確保3條地鐵線路建成并投入運營,全域推進地鐵沿線21個TOD項目落地,加快建設“軌道上的青島”;建設公共停車設施131個,新增泊位5.8萬個;實施一批城市綠道、山頭公園、林蔭廊道、立體綠化、口袋公園等工程,形成“推窗見綠,出門入園”公園城市網格體系,今年重點推進300個項目建設……
來源:大眾日報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