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青島市重點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22-2024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解讀新聞發布會在國際新聞中心舉辦。
會議提出,堅持以中心城區為重點,以重點片區、重點任務為突破,系統謀劃并先期啟動10個重點片區(園區)開發建設,以點帶面帶動全市低效用地再開發,引導城市發展由追求增量擴面向挖潛存量提質轉變。
未來三年,全市10個重點低效片區(園區)計劃建設項目314個(根據年度推進情況動態優化),其中2022年計劃建設項目228個,年度投資額占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年度投資額的近五成。
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承擔了全市重點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旨在探索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新路徑,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為城市注入新動能、導入新產業、煥發新生機。
建立“1+10”指揮督導體系
頂格成立市重點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指揮部。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指揮,市政府分管領導、副秘書長擔任副指揮,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執行副指揮并兼任辦公室主任,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區市政府分管負責同志為成員,合力推進重點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工作。同時,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具體工作由市土地儲備整理中心承擔,下設綜合協調部、規劃土地建設部、政策保障部3個部門,在全系統抽調骨干力量集中辦公,負責開展日常工作。
建立“1+10”指揮督導體系,在指揮部辦公室基礎上,結合片區實施和項目推進情況,設立了李滄區北客站及周邊區域、嶗山區張村河兩岸區域、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及周邊區域開發建設指揮部等10個片區(園區)專項指揮部。
同時,市低效片區建設指揮部科學編制了《青島市重點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22-2024年)》,明確了四項原則,推動實現土地集約利用、產業空間拓展、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環境提升等目標。多措并舉保障低效片區開發建設,如構建規范有效的法規政策體系、健全科學細致的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建立渠道暢通的資金保障體系、形成責任明晰的督導考核機制。建立了涵蓋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全生命周期的法規、政策、標準和操作的“1+N” 政策管理體系。首先出臺了我市第1部針對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工作的綱領性文件《關于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的意見》,在此基礎上,出臺了“N”部配套政策文件,充實完善保障內容,主要包括5個方面,其中包括《關于對土地招拍掛出讓條件“正面清單”“負面清單”進行調整的通知》等。
10個重點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清單
據悉,三年攻堅任務是《行動方案》的核心,詳細劃定了10個重點片區地理區位、產業定位、建設面積等內容,先行啟動低效片區相對集中的市北區老四方工業區等共10個重點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
市北區老四方工業區位于膠州灣以東、重慶路以西、海泊河以北、李村河以南,是青島老工業區轉型發展的重要潛力地區。近期重點啟動大健康產業園、歡樂濱海城、中車四方智匯港、捷能中泰、鄭州路兩側五個片區的開發建設。
大健康產業園,規劃打造健康醫療、研發孵化為核心的產業集聚區。
歡樂濱海城,規劃結合人工智能、跨國公司區域總部集聚區等,建設膠州灣東岸產城融合成熟片區。
中車四方智匯港,規劃在保護利用工業遺產基礎上,發展工業互聯網和科技金融產業,打造第四代產業園區。
捷能中泰片區,規劃建設高品質活力水岸生活區。
鄭州路兩側片區,規劃運用TOD開發模式,建設集科研總部、軍民融合、貿易金融于一體的高端新材料產業集聚區。
李滄區北客站及周邊區域位于李村河以北,鄰近滄口機場。近期先行啟動北客站周邊區域、北客站西片區項目,同時謀劃永平路片區開發建設,完善交通樞紐功能及城區道路體系,建設現代商貿中心,提升區域能級。
北客站周邊區域,近期重點加快東西廣場商業、周邊未貫通道路地塊建設,提高區域環境品質和北站周邊交通運行效率。結合機場搬遷進度,與TOD開發同步推進片區商業居住地塊開發建設。
北客站西片區,近期啟動岸線整治加固和濱海公共空間建設,同步推進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加快推進商業住宅用地出讓。
永平路片區,近期結合機場搬遷事宜推進城市設計和詳細規劃方案編制,先行開展機場周邊村莊、企業土地整理;機場轉場后加快推進土地出讓和開發建設,同步推進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
李滄區世博園及周邊區域位于李滄東部,世園大道以北,占地面積約233公頃(包括青島世博園南北園區及周邊660畝土地)。規劃圍繞世博園復興,堅持嚴格保護、科學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原則,高標準打造以園藝景觀、文化旅游、科普教育為特色的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抓緊確定世園會再利用方案;優化區域功能,加快園區西側土地出讓和開發建設,推進園區功能提升。
樓山區域位于樓山煙墩山以北,白沙河以南,西鄰膠州灣,東至重慶路,其中,南片區位于李滄區范圍內,近期將啟動青鋼片區和堿廠片區的開發建設。
北片位于城陽區范圍內,擬與樓山區域南片統一規劃,系統研究論證區域的功能定位、產業業態,統籌道路路網、市政基礎設施建設。
城陽區白沙河北岸區域位于城陽區青銀高速以西、白沙河以北、墨水河以東,未來擬打造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示范區、膠東經濟圈創新服務高地、青島北部休閑消費中心、青島市綠色宜居城區。加快推進片區內村莊改造工作,加快產業園區落地建設;同步推進濱河綠道和配套設施建設;研究機場航站樓等現狀建筑的后續利用,軍地協同推進機場土地處置工作。
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及周邊區域位于膠州灣北岸,主要包括棘洪灘和上馬街道零散分布的低效工業園區,占地面積約8300公頃。重點發展軌道交通、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打造生態優美的科技創新高地。近期圍繞軌道交通、新材料等產業,加快推進片區內村莊改造,同步完善各項配套設施,推動金嶺工業園、青大工業園、新材料產業園等工業用地更新升級。
西海岸新區王臺老工業區位于西海岸新區北部,主要區域東近環膠州灣高速-錯水河,西至204國道,南近青蘭高速-茂山路,北近錯水河。重點發展工業互聯網,打造先進制造業、服務業融合發展示范區。通過城市更新和低效用地盤活推動產業入園,以龍頭企業為引領,整合零散分布企業,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快產業鏈配套企業落地,盤活閑置用地和低效用地,提高工業用地集約利用水平。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及周邊區域位于西海岸新區前灣保稅港區,占地面積約為1078公頃。規劃聚焦現代海洋、國際貿易、現代金融、先進制造等產業,構建國際化科創研發產業服務系統,打造自貿區青島片區更新先行示范區。近期圍繞建立舊動能退出機制、提升空間品質等工作,加快推動臨港南片區5、6、7、11、12號地塊建設;抓緊啟動國際資源配置中心北區建設。
嶗山區株洲路兩側區域位于嶗山西北部,濱海大道以西,株洲路兩側,占地面積約1034公頃。重點提升高新產業、科技創新、科教智慧、金融服務四大功能,打造輻射東北亞的國際創新走廊、產業升級與城市更新示范區。近期圍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加快推進海爾云谷等項目建設;開展株洲路打通等基礎設施項目;推進人才公寓和配套設施建設;實施220kV高壓線入地,騰挪發展空間。
嶗山區張村河兩岸區域位于嶗山西麓,遼陽東路以北,占地面積約1798公頃。規劃定位為“水脈智城”,重點發展商業商務、文體休閑、居住配套三大功能,打造成為生態環境優美、設施配套完善、宜居宜商宜業的高端綜合型社區。重點開展區域內村莊改造,分步啟動12個村莊改造,同時加快配套設施建設,推動濱河公園及綠道建設。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于爽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