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西海岸新區香江路第一小學 505班 楊牧臻 指導教師:薛競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家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沒錯,這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一年的起點和結點——年。
“年”意味著什么?對于小孩子來說,或許是對穿新衣、戴新帽、各種美食大快朵頤的期盼;而對大人來說,過年更多的則是日思夜盼那些離家的人早日歸來,讓親人間喜慶相聚,讓“年”充滿了團圓的味道。
今年,我不僅更加理解了“年味”,還第一次體驗了一把本命年,媽媽早早地給我準備了新衣,從里到外、從上到下全是紅色??粗鄣闹袊t,那是媽媽對我無聲的愛。在她看來,我只要穿上了一身紅就能鎮住邪祟,永保平安。
過年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吃年夜飯,當夜里12點,新年的鐘聲敲響時,大家圍在擺滿香氣撲鼻的美食的飯桌前,舉杯高呼,新年快樂,互相碰杯慶祝,那一刻一切歸零,我們帶著彼此的祝福奔赴新的開始。
最讓我期待的是水餃,媽媽每年都包“百財”水餃。你可別以為這是普通的水餃,不管外表像極了大白菜,里面也是大有乾坤。祝福發財的硬幣,甜甜蜜蜜的棗,有福氣的豆腐,步步高升的年糕,小孩子的興致不在吃餃子上,而在于吃出的“幸?!?。也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的憧憬,一會兒,妹妹眉開眼笑,我吃到甜棗啦!一會兒弟弟大呼小叫道,我吃到錢啦。吃到嗓子眼我們才罷休,都希望新的一年自己福氣多多。
可印象中,我們家的年味大多是在爸爸的缺席中度過的。爸爸是一名海軍軍官,常年駐扎在部隊不能回家,甚至連過年都不例外,因此,過年特有的各種熱鬧中,從來看不到爸爸的身影。
其實,我非常羨慕別的小朋友可以一手拉爸爸,一手拉媽媽去趕青島熱鬧的年集,貼紅彤彤的福字,將大紅燈籠高高掛起。面對缺席的爸爸,我還跟媽媽鬧過脾氣,覺得似乎爸爸沒那么愛我,我也會看到媽媽眼中那份失落,但她很認真告訴我,爸爸非常愛我,愛我們的家,希望跟我們一起過個團圓年。但爸爸是軍人,他更希望祖國有了他們的守護,千家萬戶都可以過上歡樂祥和的團圓年……
隨著成長,我終于明白在爸爸缺席的這份“年味”里,不僅有愛,而且有著一份深藏在心中的家國“大愛”!
我愛青島的年,更愛有了爸爸守護的這份“年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