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三大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有了“施工圖”,構建“一群兩心三圈”區域發展總體布局步伐加快。8月26日上午,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召開構建“一群兩心三圈”區域發展總體布局新聞通氣會宣布,近日,經省政府同意,《省會經濟圈“十四五”一體化發展規劃》《膠東經濟圈“十四五”一體化發展規劃》《魯南經濟圈“十四五”一體化發展規劃》印發實施,形成“1個實施方案+3個指導意見+3個規劃”區域協調發展政策體系。
山東省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將區域協調發展作為八大發展戰略之一,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山東半島城市群,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推進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加快構建“一群兩心三圈”的區域發展總體布局。
去年以來,山東省先后出臺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實施方案和省會、膠東、魯南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指導意見,并加快制定一體化發展規劃。
在制定規劃過程中,突出一體化主題。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引導經濟圈各市融合發展、一體發展,聚焦重點領域,全面推進設施共聯、人才共用、產業共興、市場共建、開放共贏、生態共保、社會共治、服務共享。
突出比較優勢。充分體現經濟圈和各市特色,強化分工合作,推動錯位發展。省會經濟圈突出黃河特色,膠東經濟圈突出海洋特色,魯南經濟圈突出農業特色。加強省級統籌,明確經濟圈內各市發展定位。
突出示范引領。選擇跨市域相鄰縣(市、區)探索聯動發展路徑,打造一批區域融合發展戰略支點。謀劃建設省會經濟圈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萊西—萊陽一體化發展先行區、膠州—高密臨空臨港協作區、平度—萊州—昌邑綠色化工聯動區、即墨—龍口產業高質量發展合作區,支持滕州市—鄒城市加快協同發展。
突出載體支撐。堅持系統觀念、重點突破,明確發展目標,提出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生態環保、文化旅游、對外開放等領域重大事項、重大項目、重大平臺,謀新謀細、謀實謀強。
規劃明確了省會、膠東、魯南經濟圈各自的空間布局、功能定位、重點任務和推進機制。
明確空間布局,膠東發力灣區經濟
省會經濟圈包括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7市。以濟南為核心,推進淄博、泰安內核圈層同城化,輻射帶動聊城、德州、濱州、東營聯動圈層協同發展,建設沿黃文化旅游生態帶,打造“泰安—濟南—德州”、“淄博—濟南—聊城”發展樞軸,構建“一心兩圈層、一帶兩樞軸”發展布局。
膠東經濟圈包括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日照5市。以青島為核心,依托高鐵、高速等交通軸和濱海發展帶,培育壯大泛膠州灣區、泛芝罘灣區、泛萊州灣區,構建“中心引領、軸帶展開、灣區帶動、多點支撐”的陸海統籌發展布局。
魯南經濟圈包括臨沂、棗莊、濟寧、菏澤4市。以魯南高鐵(日東高速)為依托,大力發展臨沂新區與菏澤新區,建設沿黃生態經濟帶、南部山區經濟帶、嵐曹(魯南段)高速發展帶,打造濟廣-德上高速發展走廊、濟徐高速(大運河)發展走廊、京滬高鐵(京臺高速)發展走廊、京滬高速發展走廊,構建“一軸帶動、兩區引領、三帶協同、四廊支撐”發展布局。
明確功能定位,“黃河”“海洋”“鄉村振興”錯位發展
省會經濟圈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扎實推進“強省會”戰略,著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全國區域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全國數字經濟高地、世界級產業基地、國際醫養中心、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成中國北方強勁增長極。
膠東經濟圈以海洋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為目標,昂起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著力打造國際海洋創新發展高地、國際海洋航運貿易金融中心、新經濟發展先行區、高水平改革開放引領區、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
魯南經濟圈緊抓鄉村振興、淮河生態經濟帶、新時代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等重大戰略機遇,著力打造鄉村振興先行區、轉型發展新高地、淮河流域經濟隆起帶、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范區。
明確重點任務,把“規劃圖”變為“施工圖”
省會經濟圈聚焦增強協同創新能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強化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共建世界文明交流互鑒高地、增進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推進更高水平協同開放、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創新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推進重點區域同城化、高水平建設省會經濟圈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等11個方面提出36項重點任務。
膠東經濟圈聚焦圍繞共創經略海洋新局面、共建東部沿海協同創新高地、共塑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共繪碧海藍天美麗新畫卷、共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提升開放合作水平、強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高水平建設一體化發展戰略支點、創新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等10個方面提出36項重點任務。
魯南經濟圈聚焦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高質量建設鄉村振興先行區、統籌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協同打造魯南科技大走廊、共筑文旅融合發展高地、強化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全面推進協同開放合作共贏、推動公共服務深度融合、打造淮河流域協同發展新高地等9個方面提出34項重點任務。
明確推進機制,保障一體化發展
決策層,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指導和推進三大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督促落實重大事項。省有關部門加強對三大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在重大政策制定、項目安排、改革創新等方面予以積極支持。
協調層,三大經濟圈分別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設立聯席會議辦公室,省會經濟圈、膠東經濟圈分別由濟南市、青島市牽頭,魯南經濟圈由四市依次輪值,定期召開會議,協商研究一體化重大事項,向省領導小組報告工作。
執行層,經濟圈各市建立相應工作推進機制,壓實工作責任。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產學研聯盟作用,開展跨區域合作。
據介紹,下一步,省發展改革委將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牽頭抓好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工作,會同省有關部門和各市,積極推動省會、膠東、魯南經濟圈“十四五”一體化發展規劃落實落地,加快推進三大經濟圈一體化發展。
來源:觀海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