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五大信披媒體要點集萃丨央行重啟14天期逆回購維護流動性合理適度

    新華社北京2月5日電 2月5日,五大信披報刊主要內容集萃:

    經濟參考報

    頭版

    春節前多地試點再“開花” 數字人民幣推進提速

    數字人民幣正有序開展可控試點,今年開年以來呈現加速推進的態勢。深圳“龍華數字人民幣春節留深紅包”活動日前啟動,這是繼去年10月和今年年初兩次紅包活動之后,深圳開展的第三次大規模數字人民幣紅包測試活動。此外,脫離手機的可視卡式數字人民幣“硬錢包”日前也在上海首次亮相。

    要聞

    明確時間表細化任務書 多地開列詳版民生清單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9個省份召開省級地方兩會。《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在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普遍釋放“十四五”開局之年惠民生補短板還將持續加碼的信號。不少地方開列了詳版的民生任務清單,要求實行清單式管理、項目化推進。

    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IPO嚴把入口關

    作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基礎,把好市場入口關成為2021年伊始監管部門的重要工作。針對把好上市企業入口質量關,最近一周,證監會、上交所連續出臺三個文件,進一步壓嚴壓實發行人信息披露主體責任和中介機構核查把關責任。業內人士表示,此舉使IPO審核把關日趨規范和細化完善,也表明了當下監管層對于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的意圖。隨著全面注冊制的推行,將會有更多符合要求的公司實現上市融資,同時在審核企業質量方面,將更加注重企業的信息披露,上市公司的質量也會不斷提高。

    大額減持頻現 今年來423家公司重要股東減持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主要股東減持事件頻發,引起市場關注。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2月4日,今年以來共有423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進行了減持,減持股份數合計達到26.90億股,減倉參考市值546.86億元。與去年同期發生的653家上市公司發生的29.23億股減持相比,發生減持的上市公司數量以及減持股份數均有所減少。

    多家化工龍頭業績超預期 行業集中度逐漸提升

    今年以來,化工板塊的活躍度顯著提升,各細分領域龍頭受到市場關注,多股股價屢創新高。截至2月4日,Choice數據顯示,化工板塊今年以來漲幅超10%。其中,萬華化學持續走強,股價當日盤中再創歷史新高,報收于130元,漲幅5.53%,總市值4082億元。

    中國證券報

    頭版

    1月凈買入近3000億元 外資加倉中國債券勢猛

    2021年1月,境外機構投資者大力加倉中國債券,達成現券交易逾萬億元,單月凈買入近3000億元。分析人士表示,外資正加快進入中國債券市場,這是外資看好中國經濟和人民幣資產投資價值的表現。盡管境外機構投資者持有的中國債券規模近3.5萬億元,但在中國金融市場持續擴大開放的背景下,外資凈流入勢頭仍有望延續。

    要聞

    重大項目密集開工多地穩投資路徑明晰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提出,強化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專家認為,在經濟復蘇階段,新舊基建節奏切換,傳統基建投資放緩,新基建投資將有所發力,預計今年基建投資保持適度增長,助力“十四五”經濟開好局。

    春季行情根基未變“持股過節”有底氣

    關于春季行情,市場有種說法:“一月前奏、二月最肥?!钡?,1月底以來市場的回調,讓不少投資者開始產生擔憂。對此,機構人士表示,1月市場漲幅過大,獲利籌碼在短期多種因素擾動下,部分投資者選擇階段性兌現。A股春季行情根基仍在,市場交投熱情有望在節后恢復,節前震蕩是投資者布局良機。

    上海證券報

    頭版

    1月信貸投放力度不減 市場呈供需兩旺格局

    央行公布的銀行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自去年二季度開始,貸款總體需求指數持續居于高位,一季度至四季度分別為66%、75.8%、73.5%、71.6%。記者近日從多位銀行人士處了解到,為完成年初的“開門紅”任務,各家銀行1月貸款投放節奏較快,且新增貸款力度不減。

    要聞

    評估試點優化制度 穩步推進注冊制改革

    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是“十四五”時期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牛鼻子”工程。證監會系統年度工作會議在部署今年工作重點時提出,要做好注冊制試點總結評估和改進優化,加快推進配套制度規則完善、強化中介機構責任等工作,為穩步推進全市場注冊制改革積極創造條件。

    A股連續兩日超3000只個股下跌

    3231只個股下跌,2月4日A股市場的“下跌面”進一步擴大,且已連續兩個交易日有超過3000只個股下跌,這還是今年頭一回。同時,一些“抱團”的核心品種卻異常堅挺,部分龍頭股甚至在個股普跌時又創出新高。

    證券時報

    頭版

    央行重啟14天期逆回購維護流動性合理適度

    隨著春節假期臨近,央行終于重啟14天期逆回購。2月4日,央行發布公告稱,為維護春節前流動性平穩,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35%。當天恰好有1000億元逆回購到期,因此并未有流動性凈投放。

    要聞

    多地爭相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市內免稅受追捧

    省級兩會接近尾聲。記者梳理發現,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在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被頻頻點題。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20個城市提出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候選者主要來自省會、計劃單列市,但也有洛陽這樣的歷史名城。

    近一周436股獲機構買入型評級 超五成股價上漲

    數據統計顯示,近一周(1月29日至2月4日)券商分析師共對436只股票(除科創板之外)給予買入型評級,包括買入、強烈推薦、推薦、增持等。

    證券日報

    頭版

    QFII和RQFII投資新三板進入實操階段 專家預計首單將于2月下旬明朗

    記者2月4日獲悉,為確保QFII、RQFII交易業務順利實施,全國股轉公司日前聯合多方共同搭建通關測試環境,供市場參與者進行通關測試,目前,本次通關測試已順利結束。這也意味著QFII、RQFII投資新三板掛牌股票進入實操階段。

    要聞

    4天新成立34只基金首募近770億元 17只提前“收官”

    開年以來,公募基金發行市場火爆,2月份新發市場爆款持續不斷。據記者觀察,2月份第一周內已誕生34只新基金,新成立基金首募規模已達到767.21億元。

    四天三城出臺住房租賃新規 京滬深齊發力嚴控“租金貸”

    2月4日,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等十部門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整頓規范本市住房租賃市場秩序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至此,四天時間內,北京、上海、深圳已相繼發文整頓住房租賃市場秩序。(整理:魏薇)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