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 11月13日,五大信披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粹:
經濟參考報
頭條
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隆重舉行 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上海11月12日電 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12日上午在上海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排頭兵、彰顯“四個自信”的實踐范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國理念、中國精神、中國道路。
要聞
10月多個先行指標火熱升溫 經濟加速復蘇
貨運指數再創年內新高,挖掘機銷量連續七個月增速超50%……10月多個先行指標持續火熱升溫,顯示中國經濟復蘇勢頭強勁。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12日數據顯示,2020年10月,中國運輸生產指數(CTSI)為171.7點,同比下降2.8%,降幅較9月收窄1.4個百分點。
路線圖公布 上市公司紛紛布局 智能網聯汽車成市場熱點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再迎政策利好,隨著新一階段技術路線圖的公布,汽車行業和相關概念板塊相應上漲。11月12日截至收盤,同花順行業汽車整車上漲0.13%,當日資金凈流入6.86億元,成交額175.04億元。成分股當中13只個股上漲。其中,華菱星馬領漲,漲幅4.92%,收報8.10元/股。另外,長城汽車、比亞迪等漲超3%。
清倉式減持屢現 創投資本兌現意愿強烈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1月12日記者發稿,今年以來兩市共有1720家上市公司進行了約1.78萬次減持,合計減持市值超過3000億元,其中不乏清倉式減持案例。就金額而言,共有597家上市公司進行了累計市值超過1億元以上的減持,58家累計減持市值超過10億元,而藥明康德、寧德時代、寧波銀行3家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超過100億元。最近發布的減持公告顯示,創投資本的身影頻頻現身減持股東之中。
中國證券報
頭條
全球資金尋“避風港” 中國持續“吸金”
知名資金流向監測和研究機構EPFR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近期投資資金正加速撤離歐洲市場,歐洲多國股票型基金在最近多周出現資金凈流出情況。中國等亞洲市場成為資金“避風港”,上周該機構監測的大中華區股票型基金在過去10周內9次吸引資金凈流入。
要聞
打造數字經濟亮點 培育合作新增長點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出席第23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李克強表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各國發展和交往帶來嚴重影響。無論是抗擊疫情,還是恢復經濟,都要走開放合作之路。習近平主席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指出,中國愿同各國一道,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
財政部:中央財政直達資金下達進度為99.7%
11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和減稅降費工作進展及成效。會上,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表示,截至10月底,實行直達管理的1.7萬億元資金當中,中央財政下達了1.695萬億元,進度99.7%,具備條件的資金已全部下達。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表示,稅收發票大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企業銷售收入增速總體呈現逐季回升向好態勢。
高管頻頻出手增持 銀行股能否滿血歸來
雖然上市銀行三季報業績較上半年有所改善,但部分銀行的股價仍然“跌跌不休”,乃至觸發穩定股價條件。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已有近10家銀行加入到穩定股價的隊伍中。其中上海銀行、蘇農銀行、浙商銀行、鄭州銀行、成都銀行、郵儲銀行已完成股價穩定措施。
上海證券報
頭條
上交所:建設世界領先交易所 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11月12日,上交所黨委召開專題會,學習傳達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并就深入貫徹落實講話精神作出安排。上交所黨委班子一致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全面總結、高度肯定了浦東開發開放30年來取得的開創性成就和寶貴實踐經驗,為浦東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指明了方向,也為上交所改革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要聞
永煤債意外“爆雷” 債市集體“躺槍”
高評級信用債違約事件接連發生,投資者信心再度受到沖擊。市場人士判斷,2021年信用債性價比下降,建議投資者“避風入港”,將低等級信用債逐漸切換至中高等級信用債及利率債。11月10日,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債券“20永煤SCP003”毫無征兆地宣告違約。中誠信國際隨即“斷崖式”下調了永煤集團與其控股股東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的主體信用等級,相關債券評級也一并下調。
行業景氣疊加政策利好 今年以來軍工企業再融資案創新高
在軍工行業景氣和再融資政策的雙重利好下,軍工企業定增持續火熱。據上證報記者統計,在中信分類75家軍工企業中,今年以來計劃定增再融資的已有12家,創出歷史新高。其中,11家公布了定增預案,另有中航重機正在籌劃定增。而去年全年僅有4家。
新股頻破發 “生物醫藥”不香了嗎
盡管受到明星基石投資者的加持,但先聲藥業與藥明巨諾依然在上市首日破發。在藥明巨諾之前,今年已有諾誠健華、康方生物、歐康維視生物、沛嘉醫療、開拓藥業、永泰生物、再鼎醫藥、嘉和生物與云頂新耀共9家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其中,嘉和生物上市后股價一路下跌;開拓藥業股價跌幅超過50%;藥明巨諾頂著“藥明”系光環,但依然遭遇了一度破發的命運;云頂新耀股價也一度經歷跌跌不休……
證券時報
頭條
上市公司質量提升祭出政策“組合拳”
在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之后的一個月,證監會動員部署,明確了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六大任務。其中,全面啟動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行動,暢通“出口關”,抓好退市制度改革落地實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要聞
高交會疊加“雙十一” 激發更多消費新動能
11月11日,正是主打消費的“雙十一”購物節,很多人都忙著“買買買”。也是在這一天,第22屆高交會拉開大幕。當高交會遇到“雙十一”,兩者有著這么一個共同點:人氣高。11月12日,高交會進入第二天,展會現場依舊人頭攢動,不少展位前還排起了長隊,疫情同樣沒有減損其影響力和熱度,國內國外展團也對高交會熱情不減。
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進口原輔料實施“零關稅”
11月12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海南自由貿易港原輔料“零關稅”政策的通知》?!锻ㄖ访鞔_,在全島封關運作前,對在海南自由貿易港注冊登記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進口用于生產自用、以“兩頭在外”模式進行生產加工活動或以“兩頭在外”模式進行服務貿易過程中所消耗的原輔料,免征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
“喝酒吃藥”行情分化 白紅黃啤接力漲停
12日A股四大股指漲跌互現,兩市板塊整體走勢分化。釀酒指數漲幅不大,但卻出現漲停潮,收盤有9只個股漲停,還有10多只個股漲超5%。漲停板上出現了白酒股、紅酒股、黃酒股,啤酒股也逼近漲停。喝酒吃藥行情出現分化,一批醫藥白馬股大幅回調。
證券日報
頭條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足 已成全球經濟增長“引擎”
“2019年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的比重達到16.3%,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將突破100萬億元?!薄?1月11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唐登杰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0年會上透露了一個重要數據。他表示,在世界經濟增速大幅下滑、主要經濟體普遍低迷的情況下,中國經濟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
要聞
八大券商2021年A股策略出爐:科技、消費、順周期等三主線成布局重點
截至目前,浙商證券、華西證券、興業證券、中金公司、華安證券、西南證券、川財證券、方正證券等八大券商披露了2021年A股投資策略。機構普遍認為,2021年A股市場仍將延續結構性牛市行情,盈利將是支撐2021年A股行情的重要核心之一,科技、消費、順周期等板塊有望成為中長期主線。
國際金價失守1900美元關口 分析稱短期仍有走軟可能
進入11月份以來,國際金價在上沖至1966美元/盎司關口后,便迅速回落,目前更是失守1900美元/盎司關口。多位分析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由于基本面突發因素所致,市場風險偏好急劇下降,國際金價應聲回落。從盤面來看,國際金價短期反彈受承壓,缺乏較強支撐因素,但中長期來看,上漲動力或依然存在。(整理:李會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