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條件下,穩企業保就業被置于優先位置。作為經濟大省和勞動力大省,我省高度重視穩企業保就業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近期,本報記者赴全省多地,深入各類企業、就業一線,就穩企業保就業進行調研采訪,帶來一組報道。敬請關注。
進入下半年,保就業也隨之進入尤為關鍵和備受考驗的“下半場”。作為就業最大的“容納器”,廣大中小微企業能否渡過難關,是事關就業局勢穩定的重中之重。當前,企業面臨哪些突出困難和挑戰?企業運轉對就業影響幾何?穩企業保就業破局之道在哪?
從“撐住就是勝利”到直面嚴峻挑戰
當前,經濟形勢正逐步恢復、向好,各方面傳來令人欣慰的信息。但必須正視的是,按照經濟運行規律,疫情對就業的影響,在今后一段時間還會逐步顯現,這種影響一般滯后六個月。調研中,很多中小微企業表達了一個觀點:疫情前半段,“撐住就是勝利”。而接下來的三個月乃至半年,才是決定自身能否“活下來”“活得好”的關鍵。
6月16日,在淄博義烏小商品城,從事陶瓷批發生意的商戶尹鐵兵,盤算著怎么把“壓”著的上千個品種的陶瓷產品盡快賣出去?!盎謴蜖I業到現在3個月,客流逐步在恢復,但和去年同期相比,整體銷售額下降了30%?!?/p>
在菏澤,語慧教育培訓學校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曉婷有著同樣的境遇?!巴[”整整五個月,這家少兒口才培訓機構于6月14日正式開課。這一天,張曉婷的心情只能用“激動”形容?!按饲耙恢痹诰€上聯系學生,開課后學生回來了70%,總算看到了希望。”
隨著經濟逐步恢復正常循環,眾多經濟實體也在恢復活力,它們直接帶動了就業“回暖”。“分析1-5月就業形勢,新增就業人數同比下降幅度逐月收窄?!鼻鄭u市人社局就業促進處處長宋平認為,作為吸納就業的“主力軍”,民營經濟的彈性和韌勁,豐富和延展了就業空間。
對于眼前形勢,也要辯證看待科學分析。淄博市商務局外貿科科長張亞男介紹,紡織、服裝、輕工三個行業的企業,占淄博外貿企業40%左右,這些企業多為勞動密集型企業,至今未出現大規模停產停工或者是大量人員失業的情況。一方面,得益于當地外貿企業以生產型居多,相對貿易型企業而言,這類企業在困難時期,依然得維持基本的生產和用工,穩定性好一些,基礎扎根深一些。
但更要看到的另一方面是,目前的正常運轉,主要是依靠原有基礎和訂單在支撐。張亞男坦言,現在最大的困難是,除了防疫物資、醫藥行業等相關企業之外,大部分外貿企業二季度訂單明顯不足。采訪中,也有不少企業直接表示,這段時間即便收不抵支甚至虧損,也還能“吃老本”,下半年才是真正的“生死考驗”,期待“拐點”早日到來。
困境之下,企業只有直面挑戰、危中尋機、轉型發展,才能創造出新就業機會。
山東紫億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銀聯、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移動終端布放業務。公司項目總監劉躍介紹,因疫情影響線下推廣受阻,公司迅速將主要精力放到了線上,5月份以來,交易量和機器布放屬于提升狀態,當前對運營和售后維護人員需求量比較大。青島洪海龍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原來主要產品類型是家具、廚衛、生鮮,如今轉產銷售口罩,每個月銷售額到了1億元,近期新招聘了三四十人。
最關注和最渴盼:資金支持和打開銷路
受國內外疫情影響,當前消費和外貿都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而這兩種類型的企業,正是穩就業“最吃緊”的兩處;這兩類中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戶,又是穩就業“最吃緊中的最吃緊”。他們最關注和最渴盼的,是提供資金支持和解決市場需求問題。
尹鐵兵把對資金的需求,比作是“等米下鍋”:庫存積壓占用了將近200萬元的資金,每個月房租加上手下十來個人的工資大約10萬元……“市場消費需求提振有個過程,誰能夠先‘轉’起來,誰才能贏得生存的主動權。要‘轉’起來,得有資金‘流’起來。”尹鐵兵說。
給經濟實體以資金支持,有兩個途徑:一是做減法,減稅降費;二是做加法,注入信貸。我省“雙管齊下”。對于前者,尹鐵兵真真切切感到了實惠:最大頭是社保費減免,光這一項,一年能省下10多萬元;在政府倡議下,小商品城為其減免了一個月的租金和物業管理費6萬元。
從全省來看,截至4月底,我省落實減免企業社保費198.1億元,向23.34萬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24.24億元。
破解融資難、融資貴,既讓銀行保證風險控制,又降低小微企業貸款的門檻,考驗各方智慧,也是各地著力在做的事情。
貸款抵押和擔保,是企業獲得銀行信任的常規手段。但近年來一些企業的“不良貸款”問題,讓銀行更加小心翼翼。淄博市運用大數據技術創新“信用貸款”方法,破解了這方面的難題。淄博市創業貸款擔保中心主任翟明貴告訴記者,這種貸款的要義是:擔保中心為企業做“信用背書”,從而做實銀行“信用貸款”。而中心的“信用背書”,是基于大數據篩選對比,對借款人進行全面風險評估。得益于此,尹鐵兵“輕松”拿到了15萬元的貸款。截至目前,淄博市已發放線下信用貸款1.24億元,對創業者渡過難關進行了有力的支持。
將人力資本作為授信額度擔保的重要依據,我省不少地方正在探索“人才貸”,能有效緩解輕資產的科創型中小企業融資難。山東華云三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時間短,又是創業型小微企業,貸款比較難。因該公司總經理為重點引進人才,符合“人才貸”標準,濟南農商銀行為其發放了400萬元貸款。
資金支持之外,市場需求是企業關注的另一個重點。對于數量眾多、受沖擊嚴重的外貿類企業而言,如何在新形勢下開拓市場無疑是當務之急。
青島市商務局市場配置處處長于浩介紹,青島與拼多多合作,聯合開展“出海優品·e購青島”活動,整個活動從4月份開始持續到6月底。在“穩產能、促訂單”方面,雙方以“青島優品館”為窗口,通過引導進駐、流量傾斜、聯合補貼發放優惠券等方式,幫助青島企業和產品打通線上消費供應鏈、擴大內需市場規模。
在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規劃所所長劉德軍看來,出口轉內銷并不是產品、市場的簡單“搬家”。企業不僅需要根據國內市場的消費需求、消費偏好進行適應和轉變,渠道建設、品牌打造、市場推廣等也都需要經歷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
針對眾多出口型企業產品質高價優,卻缺少國內品牌知名度這一最大“痛點”,淄博市委宣傳部牽頭,聯合多方打造“齊品·淄博”品牌,通過搭建文創產品集中展示、交易一體化平臺,集全市之力幫助企業打開國內市場銷路。首場“部長帶貨”網絡直播帶貨活動,20余家企業參與,40款產品一銷而空,吸引了455.8萬粉絲觀看。
“應該看到,5月份以來,外貿整體形勢在持續向好,企業感受也比較明顯?!庇诤票硎?,隨著需求有所恢復,企業也要判斷好怎么抓取機會。“鼓勵企業使用海外倉,國際市場需求起來后,現在開始裝船出去也要一個月時間,而存在海外倉可以馬上供給。”
既解近憂又謀長遠:拼搶技能人才
最近,威海市和日照市的兩位人社局局長都在為了同一件事情而奔忙——招工。威海是局長帶頭,15路人馬去9個省份的21個城市對接;日照則是局長帶領市內部分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負責人,赴河南新鄉、鄭州和山西太原等地對接。
保企業、穩就業,二者相互促進、融為一體。要推動企業走出當前的“低谷”,并謀求長遠發展,就要有人才支撐;而企業發展了,自然就會推動就業。但在調研中,受訪企業集中反映同一個問題:招工難。這里的“難”,不僅是指招聘大學生等青年人才,更多的是指向年輕的技術工人。疫情,讓招工形勢變得更加嚴峻。
三角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魏楠表示,所謂轉型升級,轉到最后是“人”,再智能化的設備,也需要一線員工去駕馭。以三角輪胎新建的一個智能化工廠為例,這里對一線操作工的數量需求是大幅減少的,對他們勞動技能的要求甚至是降低的;而對負責管理、運維、保養智能裝備、系統的員工,需求增加,傳統意義上的維修工、保全工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技術進步的需要。“這類知識型、技能型員工,在哪都是搶著要。”
充分發揮市場的力量,是企業引進人才、推進就業的有效方式。此次日照市人社局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聯手,正是探索市場化方式精準快速推進人力資源配置。在疫情初期,他們已有成功經驗——為有效緩解日照三奇醫療衛生用品有限公司的用工難題,山東杰出人力資源集團匯集全網招聘資源以及線下人才超市,僅用了4天時間,就收到1500多人的咨詢信息、500多人的求職信息,最終分批次成功輸送300余名員工。
從深層次看,解決企業用工問題,要靠產城融合、校城融合。淄博市與山東理工大學的深度“牽手”就是一個范例。山東理工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宋紅麗告訴記者,淄博市在人才引進、平臺建設等方面對學校給予大力支持,定期組織學生到淄博企業體驗或者實習,無形之間加強了學生的情感認同,而學生畢業后,學校也會重點推薦當地企業崗位。伴隨淄博市“人才金政37條”落地實施,去年以來,畢業生本地就業率不斷提高,有效緩解了企業用工難。
技能人才除了引進,還要自己培養。我省最新出臺以工代訓補貼政策,對企業而言是“正中下懷”。作為“先行者”,威海市參加以工代訓的企業職工已有6062名?!肮膭钇髽I讓職工邊工作邊培訓,而且是自己的工程師培訓自己的職工,既穩定了職工隊伍,又提升了技能水平,企業還能得到補貼,一舉三得!”三角輪胎人力中心培訓發展副經理孫慶同說。
留住青山,贏得未來。截至4月底,全省登記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總量分別發展到323.7萬戶和737.5萬戶。千萬市場主體是全省穩就業的最大根基,與企業共渡難關,期待政策上更為精準,行動上更有力度,服務上更有溫度,切實答好穩企業保就業這一長遠命題。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