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活,城市才能活。
7月8日下午,青島—上?,F代服務業發展交流與合作對接會在上海浦東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會后,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就青島為何要發展現代服務業、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以及優化營商環境等問題,接受了采訪。
復盤此次采訪,透過青島市“一把手”的直接表態,不僅在客觀分析青島發展優缺點的基礎上,向外界闡明青島向上?!叭〗洝爆F代服務業的原因,同時也進一步明確了青島接下來的發展路徑。
以現代化國際化的“時尚魔都”為起點,一場醞釀已久的城市發展蝶變,正在黃海之濱悄然展開……
產業活,城市才能活
7月8日下午,青島—上?,F代服務業發展交流與合作對接會在上海浦東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會后,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接受了主流媒體的集中采訪。透過市委書記的公開表態,不僅明確了青島向上海“取經”的關鍵領域——現代服務業,也進一步描摹出了青島接下來的發展路徑。
“產業活,城市才能活?!边@是王清憲在回應關于為什么要來上海學習現代服務業的回答。產業之于一座城市,早已不僅僅是一張名片,更是在關鍵時期保經濟、穩發展的“壓艙石”。
青島,一座以制造業聞名的城市,“五朵金花”承載了這里過往的榮光。在中國,很少有城市跟青島一樣,在一座城市中聚集多家制造業頭部企業。然而在這幾年的發展過程中,青島卻明顯“失速”了,2019年GDP總量被無錫、寧波超過,身后的鄭州也不斷縮小差距。標兵漸行漸遠,追兵越來越近,青島的產業升級已迫在眉睫。
事實上,此次來到上海所“取經”的現代服務業,便是青島“搞活”產業,推動轉型升級的關鍵一環。
現代服務業的發達程度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城市產業升級、創新發展和功能提升的巨大引擎。
2019年,服務業占青島GDP比重達到60.9%,貢獻了全市55%的國內稅收。另外,現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697.4億元,增長7.1%,占GDP比重31.5%。第三產業逐漸成為青島經濟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
2019年,上海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72%,接近發達國家水平,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80%,形成了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打響了“上海服務”品牌。作為城市發展排頭兵的上海以現代服務業為支點,在帶動自身發展的同時,進一步輻射帶動了長三角和整個長江流域的快速發展。
當“畫圈”成為中國城市發展的主流,不同定位的城市,自然也就擁有了全新的發展機遇。青島,膠東經濟圈的龍頭城市,同時也在向著成為帶動黃河流域乃至整個北方地區對外開放的窗口而努力。
面對國家寄予青島的期盼,青島首先要從提升自身實力開始。由此,作為青島發展關鍵一環的服務業,便成為首要突破點,畢竟服務業的一端連著城市發展,一端連著民生基建。而讓城市間打破地理與心理上的隔閡,實現融合發展,最關鍵的就是要打破民生領域的隔閡,實現民生與基建領域的互通。
“這次受疫情沖擊最大的是服務業,而未來一段時間反彈最劇烈的必然也是服務業,將催生很多新業態、新模式,未來服務業的發展和轉型將呈現更加多元的業態和模式,以及美好的發展前景。青島當前正處于現代服務業加速轉型發展的關鍵節點,這個時候到上海來,正是取得‘真經’的最佳時候?!蓖跚鍛椚缡潜磉_自己對于服務業未來發展以及青島接下來走勢的判斷。
站在未來看現在,服務業有能力為其他產業賦能?,F在機遇與發展經驗都擺在了青島的面前,不論是于自身而言,還是于區域一體化發展而言,青島都該抓住這次難能可貴的機會,“盤活”產業,帶動區域發展。
執著于工業制造的青島如何成為資本青睞之地
王清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道:“青島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百余年來始終對實業傾注熱情、執著于工業制造的城市之一?!鼻鄭u對制造業的堅持,近乎于一種執念。
無工不富,無商不活。老話告訴我們,制造業對于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位于制造業大省的齊魯大地,青島的“發跡”自然離不開制造業的基礎作用。但正如木桶理論,由于青島錯失了互聯網的發展機遇,也對原本頗具優勢的工業制造業的發展造成了限制。
然而隨著上海、杭州以及南京等一、二線城市踏上“回歸”制造業的道路,城市的服務業發展正加速與制造業提升“綁定”。青島又該如何在與這些城市的競爭中突出重圍,獲得更多資本的青睞呢?
首先便是抓住工業互聯網這一契機。青島擁有基礎雄厚、門類齊全、結構完備的工業體系,涵蓋全部41個工業門類中的36個。豐富的應用場景,便是青島具備的最大優勢。
目前,青島的海爾卡奧斯平臺已經成長為比肩美國通用電氣和德國西門子的全球三大工業互聯網平臺之一,聚集了3.4億用戶和390多萬家生態資源,在工信部發布的2019年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中位居第一,具備成為工業互聯網核心平臺的各種要素。
其次是在創投風投領域的全面發力。創投風投為青島帶來的,并不僅僅只是項目簽約落戶所帶來的資本,更重要的是意識、觀念以及氛圍。一方面,通過創投風投引入的各類優質資本,可以推動人才集聚和科技創新,并為“雙招雙引”搭建平臺,實現資本與新動能的全面對接,推動高質量要素的有效流動;另一方面,也將進一步融入資本市場,盤活資本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
第三是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畢竟創投風投只是在前期吸引資本,后續又該如何留下資本,并讓資本在青島真正受到尊重顯然更加關鍵。
對此,王清憲用“營商環境是任何投資者都關切的問題。去年我曾在多個場合提出,青島將致力于創造一種讓企業家和創業者感到舒服的政務環境。舒服,就是自然而然,就是如魚在水,就是如沐陽光,就是既‘親’又‘清’。”來形容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2020年2月19日,上海營商環境改革3.0版方案出臺,從全面打響“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品牌、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營商環境、加強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制度供給三大方面,提出了32項改革任務。
對標世界最高標準,“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正是這兩年多來在營商環境方面的死磕,讓上海在中國城市的激烈競賽中交出了出色的答卷。上??康氖歉偷慕灰壮杀荆叩男?,以及對于企業家精神的更充分認可與發揚。
此次青島向上海取經現代服務業,不僅涵蓋了產業上的交流與招商引資,更包含了選派干部的專業實訓。主要目的便是學習上海開放、創新、包容的城市品格。
相對于“開放”和“創新”而言,青島的“包容”較上海有著比較大的差距,這種差距在營商環境方面表現得尤為明顯。近年來,青島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出臺各項政策、對標先進等方式,積極優化營商環境,但城市對于企業、人才的包容程度依舊應該向上海借鑒。
透過王清憲接受主流媒體采訪時的論述,我們看到的是城市主政者對青島發展現狀的緊迫感,是基于客觀事實,對青島這座城市未來發展的深度思考。敢于直面現狀,不恰恰正是一座城市發生蝶變的開端嗎?
王清憲在上海接受媒體專訪
2020年7月8日,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在青島—上海現代服務業發展交流與合作對接會后,在上海接受了有關媒體集中采訪。
問題一:
我們看到,就在6月底,青島選派了51名干部奔赴上海實訓,王清憲書記在臨行前的動員會上提出要“利用一切機會學習鮮活的上海經驗、上海場景”。今天,又在上海舉行現代服務業交流對接會。這一系列學習上海的舉措和行動,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
答:上海在很多方面,特別是城市發展方面,都是邁出第一步的排頭兵??梢哉f,很多領域,別的地方還沒開始做,上海就率先做了;別的地方才剛剛起步,上海的經驗就已經很成熟了。40多年來,上海創造了太多太多的發展經驗,引領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創新。
從哪里學起呢?就是聚焦現代服務業這一主題?,F代服務業的發達程度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城市產業升級、創新發展和功能提升的巨大引擎。近年來,我國服務業占比快速增長,2013年首度超過工業,去年占GDP比重達到53.9%,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大產業和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基礎。去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賦予青島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國之重任,突顯了青島在中國新一輪擴大高水平開放戰略中的獨特地位??倳泴η鄭u在國家戰略中的定位,是青島無上的榮光,更是青島重大的國家責任,意味著在中國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階段,青島必須成為中國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縱深開放新的重要戰略支點。而青島要肩負起這樣的使命,就必須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因為現代服務業具有更大的產業輻射力、更廣闊的空間覆蓋性和更強大的整合配置資源能力。
我們為什么要選擇到上海對接現代服務業?上海的現代服務業處于全國乃至全球最前沿。2019年,上海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72%,接近發達國家水平,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80%,形成了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打響了“上海服務”品牌。上海提出要加快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五個中心”,這“五個中心”都屬于現代服務業的范疇。我們懇望上海把青島作為發揮現代服務業輻射作用,推動國內大循環的重要“中轉站”,通過支持青島,來更有力地輻射黃河流域、輻射北方地區。上海、青島攜手,必將會為推動國內南北東西大循環,做更多、更大、更富有實際成效的事。
我們為什么現在來上海對接現代服務業?對接上海的現代服務業,是我們去年就提出的重點工作任務,可以說是醞釀已久。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延緩了我們來上海的腳步,但不能改變我們求學的“決心”。我認為,這次受疫情沖擊最大的是服務業,而未來一段時間反彈最劇烈的必然也是服務業,將催生很多新業態、新模式,未來服務業的發展和轉型將呈現更加多元的業態和模式,以及美好的發展前景。青島當前正處于現代服務業加速轉型發展的關鍵節點,這個時候到上海來,正是取得“真經”的最佳時候。
問題二:
眾所周知,青島是一座因制造業而聞名的城市,還誕生了“五朵金花”。而此次到上海學習現代服務業,能否可以看作是青島堅定產業轉型的一個重要新起點?圍繞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路徑和目標,青島又將如何發力?
答:產業活,城市才能活,到上海學習現代服務業,加快青島現代服務業發展步伐,是我們“搞活”產業的關鍵一環。一方面,這是提升我市服務業發展能級的需要。服務業已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當之無愧的“主引擎”,2019年占GDP比重達到60.9%,貢獻了全市55%的國內稅收、79%的投資在建項目,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70.4%。其中現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697.4億元,增長7.1%,占GDP比重31.5%。發展現代服務業,通過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實現服務業的現代化,很大程度上就是推動城市經濟轉型升級。另一方面,這也是推動我市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需要。我們提出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不是減弱制造業的發展力度,恰恰相反,而是要加快推進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實現制造業的蝶變升級。
一是推動服務業融合發展。重點是立足青島優勢,圍繞航運做貿易,圍繞貿易繁榮金融,以貿易推動航運,以金融推動貿易,大力提升青島在航運、貿易、金融領域的全球影響力,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二是推動現代服務業賦能先進制造業發展。重點是打好“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攻勢,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三是優化現代服務業發展生態。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適宜的陽光、土壤、雨露,打造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熱帶雨林。
問題三:
印象中,青島可以說是國內最早提出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城市,那么在這一方面,青島的發展基礎如何?有沒有達成一定的初步成果?未來的主體規劃又是怎樣的?
答:去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賦予了青島建設上合示范區和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深度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在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既有利于為山東、黃河流域乃至北方經濟賦能,也有利于加強中國工業互聯網對外的競爭與合作,進一步提高在世界產業鏈、供應鏈中的話語權。目前,青島的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經成長為比肩美國通用電氣和德國西門子的全球三大工業互聯網平臺之一,聚集了3.4億用戶和390多萬家生態資源,在工信部發布的2019年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中位居第一,具備成為工業互聯網核心平臺的各種要素。
一是充分開放應用場景。發展工業互聯網,最需要的是應用場景,最難的是向應用場景滲透的過程。只有不斷將核心技術與場景深度結合,以應用推動研發,才能使技術持續保持領先地位。目前,全市已認定8個互聯網工業平臺、33個智能工廠、81個數字車間和236個自動化生產線。
二是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5G技術是工業互聯網的核心網絡支撐,大數據中心是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重要載體,人工智能是工業互聯網的關鍵技術。青島已建成12個規模以上數據中心,完成布設5G基站超過1萬處,基站開通數量占山東省的50%以上,海洋超算中心、AI智能視覺開放平臺等超算平臺投入運營,家電、機械行業兩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即將建成。
三是打造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工業互聯網產業是一個面向新型工業制造體系和生產服務體系構建的生態,只有建好工業互聯網生態,才能實現互聯網、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技術對產業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鏈條的改造,以及在生產、運營、管理和營銷等諸多環節的應用。青島要打造的工業互聯網之都,就是要形成從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芯片、傳感器、機器人、算力算法、區塊鏈、產業數字金融等產業在內的工業互聯網全產業生態。去年以來,青島加大整合資源要素力度,不斷引進、培育新一代網絡設備、芯片、傳感器等領域企業,已集聚工業互聯網領域信息技術企業1820多家。中國信息產業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等均在青島設立分支機構。在5月份舉辦的2020全球創投風投網絡大會上,發布首批500個“工業賦能”場景清單,鼓勵引導創投風投、社會資本參與全市3000家企業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技術改造項目。
下步,青島將按照《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規劃方案》、《青島市工業互聯網三年攻堅實施方案(2020-2022年)》和中小企業借助工業互聯網加快數字轉型賦能的三年行動計劃,充分發揮卡奧斯平臺的開放性、綜合性等優勢,動員更多中小企業將設備連接、數據管理、大數據分析和智能應用等“上云上平臺”;圍繞服裝、家電、橡膠輪胎、新能源汽車、機械裝備、高端化工等優勢特色產業,重點建設一批特定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面向細分行業和中小企業提供平臺服務;瞄準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產品全生命周期管控、共享制造、柔性制造、供應鏈協同、智能服務等領域,積極引進和培育一批工業互聯網應用服務平臺,為各個行業和各類企業提供全面、高效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到2022年,梯次推進3000家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推動10萬家中小企業上云,打造500個5G全覆蓋全融合的應用園區,選樹1000個具有行業先導性的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基本形成工業互聯網千億級產業新生態。
問題四:
我們注意到,資本之于城市發展的重要性,而對于提出多個重量級目標的青島,更是如此。所以我們也看到去年和今年青島借勢舉辦了全球創投風投大會,能否簡要介紹一下青島在創投風投領域的“成績單”?
答:去年,青島成功舉辦了2019全球(青島)創投風投大會,推出了國內創投風投行業最系統、最有力的“青島創投風投十條”及實施細則,設立了總規模500億元、首期規模120億元的青島科創母基金,并且啟用全球(青島)創投風投中心大廈。在一攬子政策的扶持下,2019年,青島在中基協備案的私募基金553只,同比增長33.6%,高于全國24.1個百分點;基金管理規模821.2億元,同比增長28.3%,高于全國20.8個百分點;特別是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達到271家,同比增長14.8%,大大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增速居全國第一位。
今年5月8日至9日,我們認真貫徹中央、省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響,如期舉辦了“2020青島·全球創投風投網絡大會”。大會運用互聯網視訊+融合通信技術,共吸引2.7萬余家創投風投機構、協會組織和企業、政府部門的近10萬名嘉賓及觀眾參會,直播點擊量達1343.35萬。會上發布了《全球創投風投行業年度白皮書(2020)》,100余位投資人、企業家、學者共同發布《創投風投共同體宣言》,成立創投風投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聯盟。我們利用網絡平臺優勢開展招商推介,精準對接項目689個,其中近300個有進一步洽談意向。在“青島市重點創投風投招商項目簽約活動”中,有30個項目實現“云簽約”,落戶基金意向規模559億元。
兩屆大會的成功舉辦,讓青島打造全球創投風投中心的步伐不斷加快,成為全球投資界普遍關注的新風口。
一是激發了社會創新能力。去年以來,青島通過引入創投風投等各類資本,推動人才集聚和科技創新,點燃創新創業的火花。2019年,全市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21.6%;國家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2400余家,增長38%;科技領域相關投資增長133.5%;引進各類人才25萬,獲評全國“最佳引才城市”。
二是搭建了“雙招雙引”的有效平臺。去年以來,青島通過創投風投機構引進高端新興產業項目100多個,如2019年落戶的十方融創創業投資中心,已幫助青島引進了12家5G、物聯網領域高新技術企業。截至2019年末,全市創投機構累計在青投資項目243個,投資規模212.3億元,其中絕大多數資金流向新產業、新動能。2019年,青島金融領域“雙招雙引”153.4億元,居山東省第一,其中創投風投引進89.7億元,起到了龍頭帶動作用。
三是提升了全社會的資本市場意識。去年以來,青島分階段、分梯隊對全市一萬名企業家進行資本市場知識培訓,推動創投風投與實體企業對接,引導企業運用創投風投實現資本擴張和資產優化配置。2019年,全市新增上市企業9家,創歷年之最,數量位居全國第6;上市公司總市值5164億元,同比增長69.1%,增幅居全國35個大城市第一。目前,全市過會及上市企業53家,居山東省第一,預計近三年內將有21家企業實現上市。
問題五:
在城市競爭激烈化的當下,營商環境已經成為決定城市未來發展潛力的關鍵因素,無論是深耕工業互聯網還是涉獵現代服務業,都需要良好的營商環境來吸引更多資本、企業、人才的匯聚,那么,青島在營商環境方面的優勢是什么?未來還會有哪些具體的完善措施?
答:營商環境是任何投資者都關切的問題。去年我曾在多個場合提出,青島將致力于創造一種讓企業家和創業者感到舒服的政務環境。舒服,就是自然而然,就是如魚在水,就是如沐陽光,就是既“親”又“清”。2019年,在全國民間投資處于低位運行的態勢下,青島逆勢上揚,民間投資增長達到20.9%,同比提升13.8個百分點。今年1-5月,全市民間投資在疫情影響下逆勢增長12.8%,稱得上是企業家們用“真金白銀”為青島的營商環境投票。
我們在17個經濟管理部門都設立了市場配置促進處,專門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市場機制、創新資源配置方式、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協調推進市場化改革。凡是市場能干的一律交給市場,如果市場機制不完善的,政府就要去培育市場,而不是替代市場。
明確“新官不理舊賬”是法盲的表現、是違法的行徑,集中開展黨政群機關履約專項清理,對因政府失信導致的糾紛進行排查摸底,依次分類做出處置,共排查問題408個,處置率達97.8%,償還民營中小企業欠款30.36億元,清償率100%。
在全省率先試點通過政府購買法律服務督促惠企政策落實。出臺《關于政府購買法律服務督促惠企政策落實的實施意見》,已選定13家律師事務所,確定140名惠企律師,幫助企業依法依規申請政策兌現,發揮第三方社會監督作用,督促各級各部門自覺兌現惠企政策和承諾。如果不兌現,就提起行政調解、行政訴訟。截至目前,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100多起,比如,為青島比亞迪公司贏得2000萬元產業配套資金。
強調不敢支持企業發展,就是對自己做到“親”“清”政商關系沒有信心,就是對自己的黨性沒有信心。2019年,青島“四大班子”領導為企業家站臺2600多次。這種“既頂格又寬松”的氛圍,對企業來說,就是市場信心,就是項目落地的動力。
探索城市現代治理方式,開展“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建立訴求快速回應辦結機制,讓全體市民和企業家有意見隨時提、有想法盡管講、有不滿大膽說,達到聽民聲、用民意、解民憂、紓民怨、聚民智、暖民心的效果。
去年,我們發起了高效青島建設攻勢,努力推動行政審批效率再提升。目前,我市企業開辦實現1個工作日辦結,最快3小時可辦完,環節由4個壓縮至2個,成為全國開辦企業環節最少的城市之一;在全國率先建立涉稅服務機構辦稅平臺,新辦企業初次申領發票2小時內可以完成。攻勢開展以來,全市新批準施工許可項目數量同比增長53.4%,合同金額增長83.6%;新登記市場主體31.8萬戶,位列山東省第一。
今年,我們會繼續深化市場化、法治化改革,再造惠企政策落實流程,誰制定誰兌現,不兌現就追責,倒逼政策落地落實。我們將更加注重發揮商協會在經濟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商協會的獨特優勢,加快整合人才、資本、技術、市場等資源,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
來源:鳳凰青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