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年人均純收入4.5萬元、村集體收入200多萬元 從村民會議記錄中探尋濰坊松興屯的鄉村振興之路

    眼下,中荷松興屯蘋果園的600畝維納斯黃金蘋果長勢喜人,這個項目是松興屯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與荷蘭布魯恩公司合作的。

    松興屯黨支部書記徐林收說:“你看,我拿的這個蘋果就是這個品種,往年就是十塊錢一個?!?/p>

    在松興屯,像發展蘋果這樣事關村民利益的大事小情都要在會上集中討論,并且把大伙的意見記錄下來。到目前為止,村里已經有厚厚的10本會議記錄。

    松興屯黨支部書記徐林收說:“干什么事得記上,誰表決的,我怎么講的,記到現在成了我們村的歷史了?!?/p>

    會議內容:我村一成不變的玉米小麥種植,經濟發展緩慢,要想經濟突飛發展,搞設施農業、土地流轉,成立合作社。

    八年前,松興屯還是遠近聞名的落后村,村民守著幾畝薄田看天吃飯。村黨支部書記徐林收上任后,在全體黨員和村民代表大會上,第一次提出要把土地流轉種葡萄,每畝地一年流轉費1200元。然而,很多村民卻并不買賬。

    松興屯村村民代表孫樹英說:“如果是自己種了糧食賣了,錢在自己手里,(如果讓)人家給錢,人家還不知道給不給,錢在人家手里,就是這種感覺?!?/p>

    面對村民的顧慮,松興屯提出土地流轉堅持“進退自由”,村民可以流轉,也可以繼續種莊稼。

    孫樹英說:“(會上說)你們愿意種的,可以給你們留下。俺以前10畝地不是在一塊地里,(書記說)你如果同意的話,給你擱到一塊地里去?!?/p>

    一方面把好地留給愿意繼續種的村民,另一方面徐林收多方籌資100多萬元,誰先流轉土地,就把上一年的流轉費預支給他。就這樣,先后召開了20多次全體黨員、村民代表會議,最終形成了流轉兩步走,保底加分紅的流轉方案。

    松興屯村委會副主任徐鳳杰:“保本就是1000斤小麥,你流轉了土地,又在葡萄棚里打工,一天90至100塊錢,一年下來三萬來塊錢?!?/p>

    村民思想打開了,900畝鮮食葡萄大棚陸續建成,麗珠源葡萄專業合作社成立,松興屯第一次有了屬于自己的主導產業。

    會議內容:關于把葡萄大棚分配入戶,想承包種植的戶可自愿承包,目的是為了大家受益。

    正是在這次村民代表會上,原本在外打工的徐鳳洲決定回村發展?,F在他是村里有名的葡萄大王,承包了200畝葡萄棚。不過當初剛承包時,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

    松興屯村民徐鳳洲說:“(會上說)掙了呢就是我們的,賠了呢就是他的,一切的成本都是合作社統一管理統一銷售,錢先給墊上?!?/p>

    為了盡量避免承包大棚給鄉親們帶來的風險,松興屯提出,承包大棚的農戶可以零投入進行管理種植,當年賣完葡萄收入的20%用于支付前期的大棚基礎設施建設,再把利潤按照二八比例與合作社進行分紅。

    產業有了起色,村民住的卻還是低矮破舊的房子。2015年,松興屯借助政策扶持,籌資1.2億元,建設了248棟二層樓房、6棟多層樓房,圓了農民的“樓房夢”。

    會議內容:愿意搬遷的歡迎,不愿搬的不強求。讓大家住上樓房,還要帶領大家致富。

    松興屯黨支部書記徐林收說:“老百姓想什么咱就干什么。我們房子建起來,開會就很密集了,搬遷過程中,連續10來次會,一定讓他們搞明白?!?/p>

    舊村評估、戶型設計、配套設施、材料選用……每一步都讓大伙滿意。考慮到有的家庭經濟困難,老房折算后,村民可以用土地流轉費來抵房款,也可以由村里出面幫忙貸款。全村271戶陸續從老村搬進小洋樓,徐鳳洲夫婦也喜遷新居。

    記者問:“是不是感覺現在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

    徐鳳洲說:“是啊,過去一年吃苦受累的,才掙幾萬塊錢,現在一年掙幾十萬,就是想也不敢想,來我們村旅游的人越來越多,都到我那葡萄園里采摘,腰包越來越鼓了?!?/p>

    村民搬遷以后,松興屯又建了128個冬暖式蔬菜大棚和中荷果園基地,通過發展特色農業,去年松興屯人均純收入達到4.5萬元、村集體收入達到200多萬元,分別是2011年的9倍和100倍。

    閃電時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首先要按規律辦事”。松興屯的好圖景正是因為順應了鄉村振興的發展規律,真心真意為村民著想。

    實踐證明,凡是搞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效果比較好的地方,都是因為農業生產大多已經工程化、機械化,土地流轉和托管經營達到一定程度,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進入新的階段,各方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必須更加注重順應發展規律,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精準把握不同鄉村所處的發展階段,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穩妥推進。

    只要我們積極把握和順應發展規律,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路子就會越走越寬。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