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時節,風中透著絲絲寒意,位于青島市即墨區王家屋子村的青島桃源河谷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二十幾名果農卻在葡萄大棚里干得熱火朝天。趁著好天氣,他們搶占農時,戴著口罩進行滴水雨棚的搭建及滴灌鋪設、噴灑石硫合劑,描繪出一幅美好的春耕畫卷。
“從這里看過去,這一片都是我們種植的葡萄,剪枝已經基本完成了,現在主要就是給樹搭建防雨棚,因為這種葡萄在結果的時候最怕雨水。”該合作社負責人王本奇說。
據了解,該合作社設施栽培了150畝的晴王葡萄,是即墨區目前規模最大的晴王葡萄種植基地。盡管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但對合作社影響不大,所有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在前期2個暖棚試產成功的基礎上,又投資30萬元新建3個暖棚進行種植。目前暖棚內成片的葡萄已經進入花期,再有3個月大棚里的頭茬葡萄就能成熟上市。
“每年3月底是我們最忙的時候,因為在葡萄栽培過程中,無論如何施肥打藥,果樹能吸收、合成的養分都是有限的,如果掛果過量,會導致部分果粒過小等問題,所以要對葡萄進行疏花疏果?!蓖醣酒娼o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正常情況下葡萄畝產4000斤左右不成問題,現在嚴格控制在2000斤以內,雖然產量下降,但能保證葡萄粒大、糖度提高、成熟期提前,種植效益不降反增。
“我們今年將以勞動力入股、會員制等形式,適時推進村莊桃源河兩側土地進行流轉,帶動村民陸續加入到種植晴王葡萄的行業中,不僅解決村莊年齡偏大的閑散勞動力就業問題,更能帶動村民發展高效農業,使土地最大限度發揮增收價值。”藍村鎮稻香社區黨委副書記趙麗介紹。
近年來,藍村鎮堅持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按照“西沿河,東環湖”的發展思路,沿桃源河,環挪城水庫,三城路以北,青威路以西,打造總耕地面積約2萬余畝的現代都市農業產業園,將引進水蜜桃、桑葚、草莓、葡萄、無花果、大棗等果木,促進農文農旅農商相結合,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文化傳承于一體,讓市民樂在其中、讓村民富在其中。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門國鋒 通訊員 劉耀澤 徐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