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改革迎來“高光時刻”: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
業內預計,隨著下一步方案內容正式發布,今后3年國企改革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等方面的細節將進一步明確,備受關注的國企改革有望迎來新一輪高潮。
此次會議明確,今后3年是國企改革關鍵階段。這一判斷的背后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和現實意義。
近年來,我國國有企業改革一直處于“進行時”狀態,改革頂層設計日趨完善,重大舉措層層落實,鮮活實踐不斷涌現,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了明顯進展,為國有企業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
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國有企業勇挑重擔,在應急保供、醫療支援、復工復產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既以實際行動證明了自身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更彰顯了多年改革的進展與成效。
然而,隨著疫情席卷全球,本就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更添不確定性;國內經濟前景向好,但面臨的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不容忽視,“爬坡過坎”仍需付出艱苦努力。
作為國民經濟“頂梁柱”,國有企業必須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不動搖,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不斷涉深水區、啃硬骨頭,真正走在高質量發展前列,才能為中國經濟平穩運行提供強大支撐。
國企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也是一個不斷向前推進的過程。改革有了明確的“設計圖”“施工圖”,發力才能更精準,牽引作用才能更強。
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此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主要考慮三方面重要問題:
一是要把黨的十九大對國資國企改革的要求進一步具體化;二是把近年來國企改革“1+N”政策體系進一步落實落地;三是把近年來“十項改革試點”“雙百行動”等改革試點示范工程中涌現的基層經驗,推廣到下一步的國企改革過程中。
這意味著此次出臺的方案,并不是改革設計“疊床架屋”、另起爐灶,而是堅持目標引領和問題導向,在新形勢下對國企改革任務、目標與路徑的再校準、再聚焦。
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啟動之年,哪些領域的改革將率先破局?此次會議釋放了一些信號。
例如,會議提出,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
對此,有業內專家分析說,近年來,作為國企改革重要突破口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續發力、進展不斷,下一步如何打造混改政策“升級版”令人期待。此外,方案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等方面,也有望提供更明確的安排和指引。
又例如,會議明確,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近年來,國資布局的調整優化始終是國企改革的“重頭戲”,而國有企業之間的重組整合在改革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即將出臺的方案有望繼續推動國企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引導企業進一步聚焦實體經濟,做強做精主業,發揮國有企業在優化結構、暢通循環、穩定增長方面的引領作用。
新華社記者:王希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