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一”黨的生日即將到來之際,6月30日,“向黨的生日獻禮”--紀錄片《膠東乳娘》觀禮暨學術研討會在濟南舉行。
為弘揚乳娘精神,傳承紅色文化基因,由山東藝術學院、新華社山東分社、中共乳山市委宣傳部聯合攝制的紀錄片《膠東乳娘》已經完成拍攝制作。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山東乳山一帶,一群哺乳期的母親無私哺育保護在戰爭中出生的1223名孩子的感人故事。作品謳歌了千千萬萬個像膠東乳娘一樣的英雄母親,贊頌了中華民族抵御外侵、堅韌不屈的英勇壯舉。不久前,紀錄片《膠東乳娘》榮獲了第一個國際大獎--第53屆休斯頓國際電影節記錄單元雷米獎金獎。
山東是革命老區、紅色熱土,在近現代歷史上涌現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乳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和膠東抗戰的重要根據地,境內擁有膠東公學、膠東特委、膠東兵工廠等百余處紅色印跡,是抗戰時期膠東新設立的14個縣級單位中唯一保留下來的縣級市,是一座革命文化底蘊豐厚的紅色之城,是全國五大抗戰英雄群體馬石山十勇士的戰斗地,是著名紅色作家馮德英的家鄉和《苦菜花》等革命文學作品的故事發生地,先后有4200多名乳山兒女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
秉承著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的理念,乳山著力挖掘紅色資源,對118處紅色印跡進行修繕保護,大力弘揚紅色文化。馬石山烈士陵園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膠東育兒所紀念館及舊址成為威海黨性教育基地的重要一環。
為進一步發揮紅色文化資源和優良革命傳統的優勢,深入實施紅色基因傳承工程,近幾年來,山東省加強挖掘闡發,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對重大影視項目、重要文化活動、重點文藝作品予以支持保障,先后創作推出了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舞劇《乳娘》等一批優秀的紅色文化題材作品,受到群眾廣泛歡迎,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作為山東省扶持的精品項目紀錄片《膠東乳娘》,全面而真實的紀錄了“膠東乳娘”群體,具有較強的史料性、文獻性和藝術性,是山東省宣傳文化工作的又一部精品力作。
本次活動還邀請到學界和業界的知名專家,紀錄片《膠東乳娘》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乳娘精神”學術研討會在觀禮結束后舉行。與會嘉賓對該紀錄片進行肯定,從藝術創作、史料價值等方面進行點評,普遍認同膠東乳娘這一群體以超越傳統的血脈親情,用超越本能的母愛,讓革命的火種生生不息,讓革命的力量不斷壯大,集中展現了忠心向黨、大愛無疆的乳娘精神,生動詮釋著膠東人民舍生忘死跟黨走的堅定信念。
據悉,山東藝術學院、新華社山東分社、中共乳山市委宣傳部還將聯合制作紀錄電影版“膠東乳娘”,片名擬定為《戰爭中的母親--膠東乳娘》。目前該片已經進入后期制作環節。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巨慧 通訊員 王嘉 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