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市堅持“四個到位” 全面打贏小麥條銹病防控攻堅戰

    小麥條銹病是典型的高空氣流傳播的大區流行性病害,是今年農業農村部重點部署防控的農作物重大病害,發生嚴重時會造成小麥嚴重減產和品質下降。今年,我省小麥條銹病發生早、擴散快,見病時間較常年早了近40天,在我市發生及擴散流行的風險加大,防控任務加重。面對全省和我市嚴峻的防控形勢,青島市將小麥條銹病防控工作作為確保我市糧食安全的關鍵戰役,牢固樹立防災奪豐收思想,堅持“早謀劃、早準備、早監測、早防治”,做到“四個到位”,突出重點區域、關鍵環節,狠抓監測預警和應急防控,穩步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牢牢將病害控制在點片發生階段,取得了小麥條銹病防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

    防控認識提升到位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分管副市長先后主持召開全市春季農業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春耕備耕暨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應急防控視頻會議、全市農作物重大病蟲防控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農機安全生產工作視頻會議,對農作物病蟲害防控工作進行了專題部署;4月13日,青島市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應急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印發了《關于加強對農作物重大病蟲發生防控情況調度工作的通知》,堅持每日調度,每日通報病情發生及防控情況,節假日期間安排專人值班,確保了防治反應迅速及時、行動務實高效;5月7日,市農業農村局在平度市蓼蘭鎮組織召開了全市小麥條銹病防控現場會,再次對防控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和現場督導,要求加強監測,做好技術培訓指導,科學防控,嚴防條銹病的發生蔓延。

    防控責任夯實到位

    建立完善“政府主導、屬地責任、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層層壓實防控責任。市農業農村局成立了由局領導帶隊的3個工作指導組,分區包片指導小麥條銹病防控,督促落實關鍵措施,協助解決技術難題,確保防控工作科學高效,不留空白、不留死角;成立了由青島農業大學、市農科院等專家組成的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專家小組,指導督促全市開展科學監測與防控,各區市也分別成立了監測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和技術小組,制定了應急防控預案;充分發揮市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應急防控指揮部作用,完善工作規則、成員單位職責分工,強化應急防控工作的協調、指導,保障各項措施落實到位,保障了應急防控行動順暢有序;落實區市和鎮兩級的屬地防控責任,組織各區市做好防控所需人財物保障,協調農機、供銷等部門做好農藥、機具、燃油等物資供應服務,多方籌措物資,嚴格落實物資、措施、人員“三到位”,確保防治工作順利開展、各項防治措施落地見效,把病害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

    防控保障強化到位

    堅持預案制管理,及早完善應急防控預案,做好技術、物資儲備和應急演練,協同聯動,強化資金物資、技術、人員、裝備等四個方面保障。

    強化資金物資保障。統籌2020年小麥“一噴三防”項目預算資金1527萬元,專項用于小麥條銹病、赤霉病防控,防控物資全部于4月底采購到位;統籌全市重點農藥生產企業做好農藥儲備,為應對病害暴發做好充分準備。

    強化技術保障。制定印發了重大有害生物防控預案、小麥條銹病防控工作要點,及時發布小麥條銹病發生流行警報,構筑起病害防控的技術“防火墻”。

    強化人員保障。充分調動市、區市、鎮街三級農技推廣機構積極性,發揮30余名在崗植保專業技術人員和35家規?;脖I合作組織的作用,做好病情監測和防控工作。

    強化裝備保障。統籌全市409架植保無人機、2.1萬臺套其他植保藥械,大力推廣應用大型植保機械和無人機防治技術,全市日作業能力25萬畝,為統防統治、提高防控效率提供了裝備保障。

    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上下聯動,強化監測。充分調動全市400余名基層農業技術人員,落實好屬地責任,包區包片、定崗定責,劃定防控“責任田”。4月30日至5月29日,市農機(技)中心派出6個指導組會同區市技術人員對全市麥田進行拉網式普查,出動人員9504人次,調查麥田11808片,調查面積203.672萬畝。同時,充分調動鎮村兩級力量,組織植保專業技術人員、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和農民群眾,按照統一標準和方法,加大調查頻次和調查密度,聯合開展小麥病蟲害拉網式普查,做到“縣不漏鎮,鎮不漏村,村不漏田”,切實做好監測防控工作。

    線上線下,大力宣傳。與各級農業部門和廣電、氣象等部門緊密合作,利用廣播、電視、專欄、手機短信、網絡等媒介,大力宣傳小麥條銹病防控的重要性、動態信息、病害識別和防治方法;利用專題培訓、明白紙、現場會等形式,指導合理用藥、科學防治,普及科學防控知識,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和輿論導向,廣泛調動了全社會參與小麥條銹病防控的積極性,為更加高效地開展統防統治和群防群治打好了鋪墊。

    預防為主,科學防控。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統防統治、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相結合,大力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實行“統一組織、統一購藥、統一防治”,確保防治效果,實現應防盡防,有效控制小麥條銹病的發生蔓延。今年的小麥條銹病防治以“一噴三防”項目為基本保障,防治關口前移,5月19日全市共完成319.81萬畝次的防治,其中財政補貼面積291萬畝,對小麥條銹病的發生起到了重要的預防作用,穩產、保產效果明顯。同時,堅持落實“帶藥偵查、打點保面”防控策略,做到“發現一點,防治一片”,對小麥條銹病發病中心進行重點防治,在發病初期實施統防統治,示范帶動周邊農民開展群防群治。4月29日上午,發現小麥條銹病發病中心后,市農業農村局第一時間將病情發生情況上報省農業農村廳、市政府,局分管負責人當天下午趕到現場指揮調度,與洋河鎮黨委主要負責人現場確定了監測防控方案及措施,組織各區市農業農村局連夜召開各鎮街負責人會議,全面開展普查防控。

    截至目前,全市小麥條銹病累計發生3個區市3個鎮,面積435畝,均已進行1-4次防治,對重點區域進行多次防治,鎖住了發病中心,防止了病情擴散成災,有效遏制了小麥條銹病的發生蔓延,未形成面上危害,為保證全市夏糧生產安全提供了堅實而有力的保障。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