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混改新“版本” 對海信旗下最大公司公開掛牌增資擴股

    5月28日晚,海信視像(600060.SH)發布公告稱,海信集團公司旗下海信電子控股公司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獲批。

    公告顯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海信電子控股公司在青島市政府、青島國資委的積極推動下,將通過公開掛牌方式,增發4150萬股(約占17.20%股權比例),引入戰略投資者。混改完成后,國有股比例將下降約5個百分點,海信電子控股公司也將由此成為非國有控股企業。而海信集團公司仍是100%國有獨資企業。

    記者注意到,山東國企混改破局之初,就把浪潮、山東黃金、海信作為先行試點的三大“典型”。而2019年8月22日,青島市國資委發布的《青島市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招商項目書》中明確將海信、青啤、雙星列入招商名單。今年4月,雙星混改已正式掛牌,青島市政府籍此成為國企混改的積極“行動派”。

    據查,本次混改的主體——海信電子控股公司源于2001年,并通過這個公司對海信骨干員工實施了股權激勵。值得注意的是,股改之初周厚健等高管便一致放棄了“股份終身持有”的政府初衷,用心良苦地設計了“人在股在、股隨崗變、離崗退股、循環激勵”的股權激勵原則,有效避免了激勵性股份終身制和私有化。時至今日,海信電子控股公司的股東已覆蓋海信大部分基層及以上管理者。

    根據青島市國資委的意見,本次混改須在對海信電子控股公司進行審計、評估后通過青島市產權交易所公開征集戰略投資者后確定。戰略投資者須與海信電子控股公司具有產業協同效應,沒有任何直接或間接競爭關系,積極助力海信國際化發展。

    本次混改以增資擴股的方式進行,此舉避免了存量國有股轉讓行為,且骨干員工均不參與增資。混改完成后,崗位激勵性股權占比將同比例被稀釋,但公司也由此進賬巨額現金,助力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

    海信旗下的主要產品為消費電子與家電產業,處于完全市場競爭、且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行業。行業內美的、海爾、TCL、創維等均為非國有控股企業,而格力也于今年2月份完成混改成為非國有控股企業。此次混改將有利于海信電子控股公司進一步優化治理結構,形成更有競爭力的留住與引進人才的機制,從而激發企業活力、提升效率,助力海信國際化進程,也有利于青島進一步壯大智能家電制造產業集群。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門國鋒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