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4月末,青島轄區39家境內上市公司均按期披露了2020年一季度報告。一季報數據從側面反映出疫情對我市經濟運行帶來的沖擊和影響。
總體業績承壓明顯
39家公司一季度營收合計864億元,同比下降9.8%,較去年同期下滑22個百分點,降幅與全國相持平。其中,僅9家公司營收增長,占比23%,較去年同期下滑48個百分點。凈利潤合計46.9億元,同比下降26.5%,降幅高于全國1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滑29個百分點。其中,20家公司凈利潤增長,占比51%,較去年同期下滑12個百分點。31家盈利,8家虧損,盈利面79%,較去年同期下滑18個百分點,但仍高于全國10個百分點。
實體企業受沖擊大
相較于總體情況,36家實體企業一季度業績表現更差。營收合計下降12%,降幅與全國持平。凈利潤合計下降36%,降幅低于全國16個百分點。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合計下降達到190%。其中,18家實體企業披露了經營受疫情影響情況,影響領域涵蓋原料供應、物流運輸、生產加工、市場需求等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以及銷售回款、費用支出等資金鏈的相關方面。相比于實體企業,金融企業一季度業績較為平穩,其中兩家上市銀行一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增長。
加速轉型應對挑戰
一季度國內白電&廚衛行業零售額下降44%。面對沖擊,海爾智家堅持物聯網生態品牌戰略,聚焦智慧家庭場景解決方案,加速企業轉型,雖然一季度營收下降11%,凈利潤下降50%,但表現仍優于行業。青島啤酒推進實施“社區營銷推廣和無接觸配送”等營銷舉措,加強線上銷售,完善立體式電商渠道體系。此外,城市傳媒、特銳德、海爾生物等積極通過線上方式,加強與用戶交互,應對不利影響。
支持政策成效明顯
春節后央行等五部門出臺30條金融措施支持疫情防控,我市第一時間在副省級城市中出臺支持企業發展18條、促進企業正常生產21條等一攬子政策,緩解企業經營壓力。一季報顯示,轄區上市公司籌資活動現金流凈額合計同比增長38%,一定程度上對沖經營活動現金流下滑影響。在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政策紅利推動下,今年以來轄區7家公司實施或啟動非公開發行股票或可轉債融資,預計募集資金122億元,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功能日益顯現。
部分企業逆勢增長
轄區部分公司積極化危為機,實現逆勢增長。海爾生物與疫情防控直接相關的生物安全柜、超低溫等產品收入增長較快,帶動公司營收、凈利潤增長33%、141%。海信視像延續2019年年報良好態勢,一季度凈利同比增長92%。青島港上市公司及其合營聯營企業一季度貨物、集裝箱吞吐量逆勢增長,凈利潤增長1.5%,推動山東港口青島港一季度貨物、集裝箱吞吐量全國排名分別升至第三位、第四位。
新收入準則影響初現
根據財政部要求,境內上市公司自2020年1月1日起普遍執行新收入準則。新收入準則要求企業根據轉讓商品前是否擁有控制權,區別適用總額法和凈額法。轄區部分企業一季度數據已反映相關影響。根據利群股份一季報,公司自今年起執行新收入準則,聯營類收入由總額法改為凈額法核算。相較于總額法核算口徑,該核算方法變化導致一季度營收下降約7.6億元,下降比例約24%。
擔當作為支援抗疫
據一季度末的調研統計,轄區公司累計為抗擊疫情捐款捐物9,000多萬元。因疫情相關捐贈支出增加,一季度營業外支出合計數同比增長126%。多家公司改造生產線轉產熔噴料、口罩、消毒產品等防疫物資。此外,利群股份為中小商戶主動減免租金等6,222萬元,青島銀行、青農商行加大對疫情防控金融支持力度,推出“抗疫貸”等專項產品,支持小微企業抗擊疫情、復工復產。
海外疫情沖擊接續
海外疫情擴散時間相對滯后,因此影響并未完全在一季報中體現。海爾智家一季度海外收入雖增長8.5%,但同時也在季報中披露,疫情全球擴散預計對二季度海外市場家電需求產生較大負面影響。據近期調研情況,海外業務占比較高的公司普遍預計二季度將承擔更大經營壓力。此外,疫情蔓延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產生一定沖擊,轄區上市公司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風險挑戰不容忽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