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是青島開放發展的絕對“主角”,一年以來,青島創投風投中心建設全面起勢,私募基金管理人增速位居全國第一,創投風投生態不斷優化。企業和企業家無疑是最有發言權,在2020全球創投風投網絡大會開幕之際,記者分別對話青島創投風投企業代表,傾聽企業家的聲音,感受一年來青島創投風投生態的變化。
在青島,許多初創企業被“扶上馬再送一程”,都離不開一家創投基金的身影,這就是青島里程碑創投基金。作為關注青島本土、以挖掘并培育青島未來新經濟力量為己任的創投基金,青島里程碑創投基金自成立以來,已在青島投資20多個項目,其中80%為初創期,也因此,該基金創始合伙人蓋洪波被業界稱為“青島早期投資先行者”。
扎根本土 青睞初創企業
蓋洪波是2011年進入創投領域的,經過最初一段時間的試水,他發現青島本土初創企業更需要資本的關注和護航。于是他把基金定位本土化,希望第一時間能幫助早期創業者實現“初心”。
蓋洪波坦言,投資初創企業存在著投資風險大、退出周期長、投后服務工作重等問題,因而很多基金不愿意投早期,感覺“性價比”不高,更有業內人士認為,青島本土就沒有好的早期項目。但是蓋洪波和他的團隊認為,要做就做別人不愿意做的,而且堅信科技改變世界;尤其是作為本土創投企業,在較重的投后服務中,具有貼身服務優勢,因而在本土育種、精心培育,靜待開花結果,收獲是可期的。
事實證明,蓋洪波和他的團隊的眼光是獨到的,里程碑創投基金在青島投資的項目有20多個,大多為第一輪投資人或為領投方,被投企業遍布新材料、信息化、高端制造、醫療等多領域。而目前聚焦早期、深耕當地、積極主動的深度投后管理、“人才+投資”的雙輪驅動模式已經成為里程碑創投基金差異化的創業投資品牌優勢。
辛勤耕耘 收獲水到渠成
蓋洪波告訴記者,目前青島里程碑創投基金管理了3只基金,規模3個億左右。其中里程碑砥礪基金獲得了青島市市級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中心、青島市科技局天使引導基金的共同參股。
作為總部在青島的本土基金,里程碑創投基金對能用財力和智力在企業發展早期發揮本地資源優勢,挖掘并培育青島未來新經濟力量還是很有價值感的,最欣慰的是看到投入的資金迅速轉化為企業發展最緊缺的設備、人才、轉化為產品并獲得其客戶的認可。
這些年,蓋洪波和他的團隊收獲了多個可圈可點的投資項目。
2017年天使投資的青島智興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全科微創手術器械供應商,其中骨科的全套椎間孔鏡和關節鏡器械等已經產業化,打破了德國企業的壟斷,并已進入全球多個國家,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典范,2020年已正式啟動A輪融資。
2018年投資的青島耐德生物公司,其核心技術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基于變性泡介導的鏈交換擴增技術為國際首創,其新一代核酸檢測技術平臺也可快速檢測新冠病毒、在這次新冠疫情中得到很多的社會關注。
2019年投資的青島諾安百特生物技術公司,致力于研發抗生素替代藥物噬菌體產品和藥物,為我國種植、養殖業和人類的健康發展,提供細菌性疾病的解決方案,正在成為全球噬菌體技術產業化的領先企業。
此外,2018年、2019年投資的青島眾瑞智能儀器有限公司投入巨大研發費用用于產品升級,目前在智能在線環保監測領域已成為國內龍頭,并將產品從單一環保領域跨界到了其他高端檢測領域。2019年,眾瑞獲得青島創新企業50強第18位并正式啟動了上市規劃,2020年在抗擊新冠病毒的防疫中,其口罩細菌及病毒過濾效率系列檢測設備市場份額國內第一。
培育市場 需要持續創新
作為較早進入創投領域的蓋洪波,親身見證了這些年青島創投市場的變化,也對青島創投市場的未來發展有著自己的見解。
他說,這些年,青島市政府對引導基金的運作是比較規范和市場化的,發展態勢在國內也是不錯的,要說存在不足的地方,主要還體現在企業方面。一方面是青島本土企業的創新還需加強,只有更多的革命性創新和快速的發展才能吸引一線基金的投資;另外青島本地的大企業,還需要像海爾一樣把外部孵化機制建立起來,這樣才能引領高水平的創新創業和風險投資;同時青島高等教育資源放眼全球相對還是不足、高水平的科技轉化為產業也還需要加強。
當然,作為創投基金,里程碑還是要多挖掘和培育本土科技型企業,投入更多的資金推動企業創新的力量,同時也堅信,作為長期主義的機構投資人,只有更高概率的投出和服務出更優質的創業項目才能立足,即使在當前疫情和全球經濟危機的背景下,作為聚焦本土科技創新的風險投資機構,未來對科技創新的力量還是堅信不疑的,風險投資一定還是科技創新和企業創新發展的主要助推器。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崔崢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