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創投風投“年報”|華耀資本創始人劉理勇: 創投風投激活創新青島

    企業家是青島開放發展的絕對“主角”,一年以來,青島創投風投中心建設全面起勢,私募基金管理人增速位居全國第一,創投風投生態不斷優化。企業和企業家無疑是最有發言權,在2020全球創投風投網絡大會開幕之際,記者分別對話青島創投風投企業代表,傾聽企業家的聲音,感受一年來青島創投風投生態的變化。 青島市股權與創業投資行業協會會長、華耀資本創始人劉理勇日前接收記者專訪。

     青島市股權與創業投資行業協會會長、華耀資本創始人劉理勇

    創投環境巨變

    記者:在去年的創投風投大會上,青島市針對青島創投行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舉措,請您從協會以及企業自身角度談談這一年當中發生了哪些變化?

    劉理勇:過去這一年,青島整體創投環境發生了很大改善,創投風投的活力在這座創新之島不斷綻放。在2019全球(青島)創投風投大會上,青島市出臺了“青島創投風投十條”,扶持政策體系之全、力度之大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這一年來,協會接待了一些來青學習取經的外地創投機構、創投行業協會,他們都想學點干貨。

    第二個變化,就是國內主流投資機構愿意落地青島。2010年,青島設立市級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被國家新興產業創投計劃列為示范典型,被譽為“青島模式”。去年,青島市政府再放大招,放寬了返投要求、加大了讓利制度,使引導基金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大,吸引了北京等地的一些國內大機構包括央企積極聯系來青落地。

    第三個變化是青島本土優質項目獲得國內資金關注度越來越高。隨著創投風投大會召開,涌進來的基金和資金多了,加上本地項目融資意識也增強了,許多細分行業龍頭受到資本的關注,更多本地項目被挖掘。

    第四個變化是更多的外地優質項目通過基金引入到青島。根據政府引導基金對參股基金投資項目的地域要求,參股基金遇到一些好的外地項目,通過資本的撬動將項目引入青島,起到招商引資作用。

    第五個變化是青島投資氛圍更加活躍。來青島舉辦行業重要會議和路演活動的越來越多,使青島的投資創業環境更加活躍。

    記者:作為進入青島較早的創投人,您能談一下近幾年青島創投市場的變化嗎?您認為青島創投行業的發展目前還有哪些不足?

    劉理勇:前面提到了,2010年青島就設立了市級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為基金創造了良好的氛圍。但青島的上市公司、基金的數量和規模,與全國先進城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我認為這和青島的文化、產業基礎有較大關系。從企業端來說,青島人是比較務實的,產業結構主要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產業為主。從資金端來說,創投公司和基金數量少,投資氛圍不活躍。

    經過這兩年的奮起直追,青島基金數量和規模均出現了大幅提高。中基協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青島創投風投備案基金404只、管理規模903億元,分別比2018年增加136只、185億元,特別是去年青島基金管理公司數量增長率全國第一。目前,青島成為國內創投行業發展速度最快的區域之一,行業的規模和地位也進入全國前列。

    青島出臺的創投風投扶持政策堪稱全國力度最大,這些政策的落地實施需要財政、發改、科技、稅收等多個部門分工協作,希望能將落實青島創投政策的分工更加細化,銜接更加順暢,服務更加高效,讓政策都能不折不扣的兌現;同時,青島提出了建立容錯機制,如果把這個事情落實執行好,對促進引導基金更好發展和吸引國內外創投機構來青島落地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雖然目前基金發展的大環境出現了一些不確定性,但青島創投政策的出臺給了這個行業信心和希望,相信青島創投的明天會更好。

    持續聚焦青島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華耀資本從進入青島到現在的發展情況?在青島華耀資本聚焦哪些領域、投資了哪些項目以及項目的運營情況?

    劉理勇:2012年底,華耀資本成立后,第一只基金就設立在青島。首只基金的規模有3億元,主要投向信息產業。

    2018年,伴隨著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在山東的啟動,作為青島市新舊動能轉換引導基金的首批參股基金,我們和青島西海岸融合控股集團聯合成立了山東省科創新動能創業投資母基金,并成功獲得山東省新舊動能引導基金參股,基金規模達7.5億元,這只基金重點投向醫療健康領域,會有很大比例投資青島的項目。另外,2019年我們和青島西海岸融合控股集團還聯合成立了規模為5億元的供應鏈產業基金。

    從成立以來,華耀資本一直將青島作為整個基金業務的重點投資區域,先后投資了明月海藻、光電醫療、偉華新能源等項目,在青島已經投放資金達8個多億,近期有一批項目通過了投委會表決,到今年4月底,華耀資本在青島的投資規模將超過10億元,這些項目主要聚焦醫療健康、信息產業等行業。

    隨著國人健康意識的增強和老齡化進程加速,人們希望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這將在醫療產業整合、服務模式創新以及醫療科技等方向派生出很多機會,醫療健康市場會越來越大,所以我們一直把醫療健康產業作為聚焦的投資賽道。我們投資的青島明月海藻項目,就屬于生物健康領域,其主導產品巖藻多糖是唯一一家通過國家審批的高科技產品,該產品對抑制胃部的幽門螺旋桿菌有特別效果,企業從技術研發到市場推廣再到管理能力都很令我們滿意;投資的青島光電醫療是醫療心電傳感領域的細分龍頭,今年第一季度業績同比翻番;這兩家企業都在此次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體現了企業責任和社會擔當。

    記者:從全國范圍看,您目前投了多少項目以及這些項目的運作情況如何?您如何定位和評價華耀資本的投資風格?

    劉理勇:目前,華耀資本在全國的存量投資規模近20億元,投資項目超過100家。

    我們投資項目主要聚焦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和AI、醫療健康等高科技行業,從中選擇具有核心競爭力和高成長性的投資標的。例如,我們投資的項目包括暢聊天下(派派)、易微行(微租車)、金現代、互頻科技、洛可英、機械公民、四維創智、春雨國際、杰西卡的秘密、氣味王國等多家在國內有較高影響力的企業,其中十余個項目已成功IPO、在新三板掛牌或提交了上市申請。

    我們投資的頭部項目,絕大部分屬于投資后跑出來的,比如全國最大的半熟人移動娛樂社交應用平臺“派派”、汽車分時租賃行業最大的產品技術服務商“易微行”、最大出國購物比價和優惠平臺“杰西卡的秘密”、互頻技術和全球首款高原智能壺的發明者“互頻科技”、全國最大的海歸招聘平臺“洛克英”、全國知名的機器人教育品牌“機械公民”、全球領先國內首家從事數字氣味技術研發的“氣味王國”、國際領先的用血小板進行癌癥早篩的企業生命互聯等等,我們都是在Pre-A或A輪進入的。

    選出這些好項目并走向成功,需要真功夫,除了要有極強的行業分析及項目分析能力,還要有對創業團隊的正確判斷及投后賦能能力,這主要得益于華耀資本一直遵循的價值投資理念、投資管理經驗和資源積累。我們不太喜歡跟風操作,而是扎實研究行業基本面和項目競爭優勢,特別是分析判斷團隊,投資后就全力以赴幫助企業發展。

    疫情下的危與機

    記者:近兩年,從全國來看創投行業發展速度在放緩,您認為創投行業在發展中遇到了哪些問題?請您談談疫情會對創投行業帶來哪些影響,以及行業未來的發展格局。

    劉理勇:近兩年,創投行業確實遇到了發展瓶頸,如募資端變得極其困難。資產新規把銀行的通道堵上了,社會資本受近兩年經濟下行和資本市場波動的影響,特別是目前疫情對經濟造成了嚴重沖擊,投資者出資意愿下降。在投資端,經濟下行使企業風險暴露得更加充分。受疫情沖擊,有些比較不錯的企業也可能生存不下去了,這使得創投行業存量項目的管理壓力劇增。沒錢投,無法變現,將成為創投行業的一個新常態,行業的慘烈洗牌正在加速到來。

    當然危機面前也有投資機會,比如低價收購兼并的機會,優質項目價格趨向合理的機會、注冊制帶來的機會等。經過大浪淘沙,那些實力不強、風控不好的管理公司將退出市場,而那些口碑好、風控好、管理能力強的管理公司,將分享科技進步帶來的發展紅利,資源也將向優質投資機構傾斜。

    吹盡黃沙始見金。相信洗牌后,行業內優秀的創投公司通過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壁壘,競爭優勢更加明顯,中國創投行業會更加持續健康發展,在全球創投行業中的地位和影響也會不斷提高。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