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是全國重要的區域性客運中心、綜合交通樞紐節點城市、路網性鐵路樞紐和公路主樞紐城市
從城市對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需求看,運輸各環節服務銜接能力已經超越基礎設施能力,成為體現交通運輸服務能力與水平的關鍵因素。
近日,濟南通過交通運輸部驗收,正式成為全國首批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作為全國重要的區域性客運中心、綜合交通樞紐節點城市、路網性鐵路樞紐和公路主樞紐城市,濟南圍繞全國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創建,在綜合客運樞紐、城市貨物集疏運中心、運輸服務信息共享、綜合運輸組織模式、綜合運輸服務工作機制、綜合運輸服務標準等方面跑出了“濟南速度”“濟南加速度”。
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的重要價值
所謂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就是著眼綜合運輸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的解決,著力通過優化基礎設施、創新服務方式、共享信息資源、協調工作機制來營造綜合運輸服務效率高、服務優的行業環境,最終實現綜合運輸服務體系的“多元銜接順暢、服務優質高效、支撐有力一體、管理標準規范”,同時更大程度發揮綜合運輸服務對城市競爭力和區域輻射力的有力支撐作用。
從交通運輸部開展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試點創建的初衷可以看出,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的試點有以下三種紅利:一是提高試點示范城市綜合運輸服務能力。城市是公路、鐵路、水路、民航等多種運輸方式的集合體,城市如果實現了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全面貫通、無縫銜接和高效轉換,那么城市的綜合運輸服務規模、服務能級、服務能力將大大提升,企業對交通運輸服務的多元化需求和群眾對交通運輸服務的便捷化愿望也將成為現實。二是提升試點示范城市的綜合運輸效率。從城市對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需求看,運輸各環節服務銜接能力已經超越基礎設施能力,成為體現交通運輸服務能力與水平的關鍵因素,而“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很好地抓住了這一重點,通過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高效便捷的貫通實現運輸網絡資源整體功能的提升,單一運輸方式利用效率的提升和運營效率的提高,讓城市交通運輸體系在綜合化的背景下最大程度降低交通運輸服務需求的獲取成本、最大程度獲取交通運輸服務網絡化的規模經濟效應。
▲近年來,濟南的綜合運輸服務能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三是強化極核功能并提升區域經濟輻射帶動能力。城市綜合運輸服務能力和服務效率的提升將會降低營商成本、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城市的美譽度和競爭力,而隨著城市自身服務能力的提升,交通運輸服務半徑將不斷延展,區域輻射帶動能力也相伴不斷提升,最終有助于城市提升自身能級、拓展區域輻射范圍、帶動更大區域發展。
濟南經驗
從國家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創建的要求和全國首批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的比較看,濟南能夠成功創建國家首批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主要得益于以下三種優勢:一是濟南區位優經濟強,交通運輸需求強烈;二是濟南交通運輸資源豐富,運輸服務方式多元;三是濟南已建綜合運輸樞紐優勢突出、綜合運輸服務能力較強。
通過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的創建,濟南實現了綜合運輸服務工作機制的示范?!按蛟烊珖匾膮^域性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與山東經濟文化強省相適應的現代泉城”是濟南城市發展的戰略定位?!敖ㄔO‘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是濟南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落實山東“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定位的重要抓手。
可以看出,無論是“四個中心”建設、還是“大強美富通”現代化省會建設,綜合運輸在濟南城市發展中都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和支撐作用。濟南將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創建作為“區域性物流中心”打造和實現“通”的核心載體、關鍵抓手和重要機遇,通過一體復合、智能低碳的綜合運輸體系建設,有助于濟南優化拓展城市空間、引領拉動城市產業、跨越提升城市功能、美化綠化宜居環境,提升濟南作為帶動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增強與京津冀、長三角、膠東半島和中原經濟區的有效聯動和高效聯通,最終為濟南切實昂起全省龍頭、建設“四個中心”、打造“大強美富通”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形成強大助力。
以樞紐提級和網絡提速,濟南推進了城市綜合運輸服務能力提升,實現了綜合客運樞紐和城市貨物集疏運中心的示范。濟南國際機場二期擴建獲得國家民航局批復,將建成4條跑道、8000萬旅客吞吐量的國內一流4F級國際航空綜合交通樞紐。濟南已經實現與24個直轄市、省會城市聯通,直達城市超過200個,數量位居全國第二,鐵路里程較示范城市建設初期增長31.22%。未來,全國首條市內高鐵——濟萊高鐵將通過京滬二通道和魯南高鐵來融入國家干線鐵路網,鄭濟高鐵將打通中西部核心走廊并大大縮短濟南至中原、西北地區的時間,黃臺聯絡線將實現濟南西站、濟南站、濟南東站、大明湖站真正意義上的互聯互通,全力推進的濟濱高鐵和已納入規劃的濟南至濟寧城際鐵路、濟南-泰安-曲阜高鐵旅游專線等將使濟南的“高鐵朋友圈”伴隨“米”字型樞紐實現距離更遠、城市更多的內外通達。
▲濟萊高鐵將通過京滬二通道和魯南高鐵來融入國家干線鐵路網
海河聯運的小清河復航工程獲交通運輸部37.47億元建設資金支持,將按照三級航道、總通過能力2000噸的標準打造山東省第一條通江達海的“黃金水道”。公路建設圍繞打造“三環十二射”高快一體路網,道路里程已較示范城市建設初期增長8.18%。
未來,濟南將通過“8條在建”“8條籌劃”和通車總里程翻番形成與城市版圖不斷拓展相適應的”三環“路網新格局,而12條射線高速公路北通京津冀經濟圈,南連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東西貫通山東半島和中原經濟區,進一步抬升濟南在全國的綜合性交通樞紐地位。建邦黃河大橋、濟南黃河大橋、濟陽黃河大橋已經實現濟南牌照七座及以下小型客車免費,未來將加快北跨黃河的“三橋一隧”建設,助力濟南從大明湖時代邁入黃河時代。以綠色、智慧推進綜合交通運輸服務能力提級,實現了運輸服務綠色品質和信息共享的示范。面向綠色交通,濟南構筑了大運量軌道交通網絡、中運量公交網絡、常規公交網絡“三網合一、快速通勤”的泉城特色公交都市,濟南成為全國首個快速公交成網的城市,全國雙向免費換乘站臺數量最多的城市,被美國休利特基金會、派克德基金會與美國能源基金會三個國際基金會聯合授予首個“中國BRT推廣項目示范合作城市”,綠色出行分擔率高達78.81%。綠色現代無軌電車公交示范項目獲得亞洲開發銀行貸款支持,將依托“三橫五縱”無軌電車走廊逐步打造運營端“零排放”的中運量城市快速公交系統和全國交通運輸領域首個“低碳排放區”。面向智慧交通,濟南相繼整合民航、鐵路、公路、城市道路、城市公共交通等多種運輸方式的視頻監控信息、運營信息,并將交通行業的上述信息資源與城市大數據平臺進行交換共享,最終建成了涵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管理、綜合運輸服務管理、城市客運管理、應急調度指揮等功能的智慧交通運行監測與指揮平臺,形成了科技創新引領、服務優質高效、管理一體現代的濟南特色智慧交通體系。
通過城市綜合運輸服務協調支持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和聯合辦公及各種運輸方式之間協調聯動,山東高速標準箱物流被確定為第四批部級甩掛運輸試點項目,物流園區與航空、水路運輸聯合建成了濟南國際多式聯運物流中心,濟南智慧化跨境全域通關系統在全國全國各口岸率先實現郵件、商業快件、跨境電商物品實現同平臺、全流程信息申報及監管,濟南共同配送公共服務平臺是省內第一個在物流及配送的“最后一百米”相關領域投入市場運營的電子商務服務平臺。
以標準化、惠民化推進綜合交通運輸服務水平提質,實現了綜合運輸服務標準和組織模式的示范。濟南結合實踐探索,先后研制了《綜合客運樞紐標志設置規范》《城際城市配送集裝箱通用技術條件》《“空巴通”運營服務規范》《公交專用車道設置規范》四項省級地方標準,填補了相關領域空白并以高分通過國家級標準化試點終期驗收,在全國綜合運輸服務的標準化探索上形成了“濟南標準”“濟南經驗”。通過公交“369”APP實現了來車預報、換乘查詢、公交卡充值、定制公交、車輛租賃、通勤班車、旅游專線、站點全景地圖、AR步行導航等功能的一站式復合,服務用戶數已接近300萬。2019年滿意度調查顯示,交通運輸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10.31%,旅客出行服務滿意度高達88.54%,公交乘客滿意度85.58%,較創建初期增加10個百分點。探索構建“零時公交”“守時公交”“社區公交”“定制公交”及“高峰通勤公交”等服務網絡,使得市民多元化的出行需求得到有效滿足。此外,濟南市積極推進多種交通運輸方式的接駁聯動,在機場通過機場大巴專用通道、自助值機柜臺實現空鐵聯動換乘,在濟南西客站綜合客運樞紐和濟南火車站綜合客運樞紐著力實現鐵路、長途客車、公交、出租、軌道交通的零換乘,構建濟南綜合運輸服務云,通過鐵路、航空、公路、城市公交、出租汽車、高速及城市路況等交通信息的全面整合,實現公交、城際快客與航班班次、鐵路班次的協調聯動、航空異地候機樓的客運聯程等。
( 特邀撰稿 李光全 作者現任職于青島市委黨校,系中國第三產業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專委會秘書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