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對企業經濟發展和勞動力就業方面帶來的沖擊,市北區合肥路街道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通過黨建引領精準幫扶、流程再造、科技賦能,走訪轄區46家“四上”企業,逐一開展企業整體情況摸排,通過聽訴求、找癥結、拉清單,實行“一對一”、“點對點”精準幫扶指導,著力打造紅色創新創業新高地。
“企業來了黨員助企工作隊”
“一企一策”助力“精準幫扶”
青島雄風實業公司黨員會議室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合肥路街道黨員助企工作隊帶著政策、帶著熱忱來到企業,現場為企業解答人社“五免三減半”政策。來之前,小分隊做足了功課,提前與合肥路街道人社中心、市北區人社局聯系溝通,詳細咨詢了相關政策如何把握,小分隊工作人員現場為企業算了一筆賬:“失業保險金返還按照繳費基數比例換算,我給您算一下......咱們第一次能返還2.5萬余元。如果咱們企業每招聘一個就業困難人員,人社部門將指導企業進行網上申報,可享受每人每月1000余元的社保補貼返還。既解決了企業用工難問題,又能讓咱們企業得到實實在在的補貼實惠。”
據了解,為實現轄區企業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促進,合肥路街道組成了由主要領導牽頭、職能科室聯動、區級助企小組組成的黨員助企工作隊,走訪轄區46家“四上”企業,逐一開展企業整體情況摸排,通過聽訴求、找癥結、拉清單,實行“一對一”、“點對點”精準幫扶指導。目前已協助轄區“四上”企業協調解決復工復產中面臨的防疫物資短缺、用工困難等問題40余件,提供相關政策咨詢解答等100余次。
“服務群眾不扎堆”
深化“流程再造”實現“一次辦好”
疫情雖給部分行業帶來沖擊,卻也帶火了小區團購、生鮮超市,很多人發現了新商機。根據《電商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也就是說,微信團購群主也需要申領營業執照。2月份至今,工商登記與食藥證件申領率在疫情期間較去年同期提高了近40%。為方便轄區創業者辦理相關業務,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各服務窗口組建了一支由17名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組成的“流程再造、一次辦好”攻堅隊,對工商、食藥、人社等業務進行逐一梳理,通過“線上通告+線下郵寄”相結合的形式,為企業經營者登記注冊、食藥證件申領、創業貸款申請等業務提供便利,設置了6個黨員示范崗、4個志愿者待辦專員為辦事群眾答疑解惑。作為待辦專員中的一員,街道市場監管所服務窗口王雅琳介紹說:老家在杭州的蔣女士,受疫情原因無法回青,想要補辦營業執照。得知該女士情況,為方便創業者辦理業務,街道按照法規“工商示范崗加大簡政放權力度”規定,通過與相關業務部門溝通,從最大程度降低申請人辦理成本的角度出發,在排除了現場辦理和線上申請兩種渠道后,最終確定了通過郵寄加電話溝通的方式進行辦理。材料齊全后,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為蔣女士辦理了補發營業執照,并為其寄送至杭州市,以保證蔣女士的電商店鋪正常運營。通過流程再造,工商證照辦理實現“隔屏辦”,食藥證件“一次辦好”,讓“不用跑”成常態,有力提高了服務企業、服務群眾的辦事效率。
“建在家門口的創業孵化基地”
利用“科技賦能”助力“創新創業”
在這場戰“疫”中,轄區許多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自告奮勇加入到社區志愿者防疫服務一線,彰顯了軍人無懼犧牲、保家衛民的英雄本色。為充分激發廣大退役軍人群體建功立業的創業熱情,合肥路街道精心打造了“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通過提供共享工位、一攬子創業扶持服務、創業貸款融資服務等,為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提供更多便利服務和廣闊平臺,為他們成功就業創業保駕護航。
利用“VR+5G ”技術搭建智慧服務云平臺,內置遠程政府服務一鍵呼叫功能,讓智慧商顯屏幕連接起通往創業成功的坦途。退役軍人黃先生表示:“受疫情影響,原本對業務辦理還有一些顧慮。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跟孵化基地溝通了情況,沒想到不到兩天,所有業務一站式辦齊了。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街道的高效服務也讓我更有信心了。”
據了解,疫情期間,合肥路街道借助“黨群e家”小程序收集創新創業類議題27個,其中網格直接回應13個,轉為項目14個,通過群眾吹哨、街居響應、部門報到打通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最后一米”。針對創業者的共性問題,街道還借助“兩微一端”推送證照辦理、創業政策、復工復產等政策指南,為企業進行微信線上政策答疑,讓線上政策宣講直通車開進了企業、辦事群眾的心坎上。
合肥路街道黨工委書記陶剛表示:抓復工就是穩就業,抓復產就是穩經濟。下一步合肥路街道將積極貫徹落實上級穩就業、穩經濟的相關政策規定,持續深化黨建引領,著力完善流程再造,全力以赴當好轄區企業發展的“店小二”,做好街道黨員群眾創新創業的“幫辦員”,為推動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促進,打造紅色創新創業新高地貢獻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 記者 姜姍 通訊員 夏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