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市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向縱深推進

    青島市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是經國務院同意設立的金融改革開放重要試驗平臺。試驗區獲批六年來,在國家相關部委的大力指導支持下,青島市按照中央關于金融發展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把握國家加快金融業改革開放的宏觀形勢,圍繞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要求,立足區域特點和優勢,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財富管理機構培育、財富管理產品創新、財富管理市場開放、財富管理人才匯聚等相關方面取得積極進展。2019年以來,財富管理改革創新紅利和先行先試示范效應更加凸顯,光大銀行理財子公司等具有帶動作用的專業資管機構落戶,全球(青島)創投風投大會成功舉辦,青島·中國財富論壇影響力日益擴大,青島作為面向國際的財富管理中心地位更加鞏固。

    一、追趕跨越,在積極培育多元化財富管理機構方面實現新作為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金融開放的決策部署,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完善多元化財富管理機構體系,創造多個全國“第一”。光大理財公司成功落地,是全國首家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已成為青島主動承接國家資管行業改革先行先試、落實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要求、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重要戰略平臺。2020年2月,青銀理財公司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獲批籌建,對于青島進一步完善財富管理機構體系具有重要意義。由意大利圣保羅銀行獨資設立的青島意才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獲批基金銷售業務牌照,成為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宣布擴大開放舉措以來首家獲批的外資商業銀行全資設立的基金銷售機構,體現了國家對外開放繼續往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走的堅定信心。試驗區2019年新引進金融機構14家,總數達到273家,比獲批前增加80家,法人金融機構從試驗區獲批前的15家增至30家,外資金融機構由26家增至34家,對多元化財富管理機構體系建設進行了積極探索。

    二、攻堅破難,在大力發展多功能財富管理市場方面勾勒新路徑

    堅持改革試點與本地特色相結合,在發展多功能財富管理市場發展上積極探索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方面,啟動青島萬名企業家資本市場培訓專項行動,為企業家搭建學習交流、投資鏈接、政商對話的平臺,新增上市及過會企業9家,居全國第6位;上市公司市值同比增長69.1%,居全國第一位;全市上市公司總數達到51家,比試驗區獲批前增加27家。新增新三板掛牌公司3家,總數從2013年末的5家增至92家;青島藍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從2014年的131家增至1535家,其中青島地區企業1250家,逐步發展成為中小微企業綜合政策運用服務平臺。特色要素市場方面,青島財富產品交易中心于2018年底設立,在穩健合規基礎上,探索開展以供應鏈金融為特色的財富產品交易,業務規模近10億元。青島國富金融資產交易中心、青島海洋產權交易中心、青島場外市場清算中心等特色要素市場運行穩定。全國新設的10家具有保稅交割資質的20號膠交割庫,青島獨占6家,各類期貨交割庫達到26家,近三年內實現翻番。

    三、穩中求進,在推動財富管理業務相關金融改革創新方面跑出新速度

    立足區域優勢,發揮與上合示范區、自貿區青島片區政策疊加優勢,加大政策創新力度,試驗區作為金融改革“試驗田”的示范效應更加突出。積極探索資本項目先行先試,爭取國家外匯管理部門支持,將上合示范區的兩項資本項目外匯支持政策拓展至10項,其中3項政策為全國首次推出,所有政策均拓展至青島全域,截至2019年末,試點業務累計近300筆,涉及金額合計超過11億美元。外匯管理、基金管理服務等30項自貿區金融開放創新政策獲批,制定《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金融改革創新試點實施方案》,全國首筆中國—新加坡貨幣互換項下新元融資業務和山東自貿區內首筆境外機構境內外匯賬戶不落地結匯業務、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業務、“單一窗口”項下跨境匯出匯款業務均從青島片區發起。將跨國公司跨境資金集中運營準入門檻從1億美元降至5000萬美元,跨國公司資金集中運營備案企業達到11家。支持涉外經濟健康發展,人民幣跨境使用便利化程度顯著提高,全年跨境人民幣實際收付1098億元,同比增長36.9%。17家跨國企業集團完成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備案,新發生人民幣跨境收付業務86.2億元,同比增長58.5%。搶抓全球創業風險投資加速流動的有利時機,舉辦全球(青島)創投風投大會,實施國內創投風投行業體系全、力度大的“青島創投風投十條”,中基協將青島作為全球創投風投行業年度白皮書發布地。截至2019年底,青島市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從試驗區獲批前的40家增至271家,2019年增速位居全國第一;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備案產品553只,同比增長33.6%,是全國增速的3.5倍;實繳管理規模達到821億元,同比增長28%,是全國增速的近4倍。

    四、提檔升級,在提升財富管理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方面開辟新領域

    堅持“重點支持”和“普惠兼顧”相結合的思路,通過將財富高效地配置到實體經濟最需要的領域,著力提高資源配置效率。2019年末,全市銀行業理財規模達到 4064.2億元,同比增長 15.5 %。引導財富之水澆灌實體經濟能力,舉辦三場金融助推15個攻勢項目發布與對接會,集中推介338個重點項目,發布1681億元融資需求,以全市15個攻勢為重點助推重大戰略實施。以小微、三農等薄弱環節為對象,創新推出“金企通”融資服務平臺,搭建金政企聯動平臺,征集融資需求1817億元。線下開展“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活動,組織銀行機構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集中走訪,為有融資需求的企業定制金融服務方案。出臺《關于深化金融服務助推民營和小微企業提質增效的若干政策措施》和《關于促進全市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實施意見》,完善金融服務政策體系。2019年末,青島本外幣貸款余額達到18210億元,同比增長13.1%,新增貸款2071億元,存貸比達到101.9%。其中,普惠領域小微企業貸款比年初增加213億元,增長30.3%,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7.2個百分點。保險資金在青島運用余額365.9億元,比年初增加145.9億元,有力支持了地方經濟發展。

    五、共建共享,在不斷優化財富管理發展環境方面活躍新生態

    以試驗區為改革創新的共贏平臺,不斷創新財富管理交流合作機制,積極面向境內外開展深入交流合作。主動對接金融機構總部,2019年以來與光大集團、交通銀行、人保財險等7家金融機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試驗區獲批以來,已與35家金融機構總部簽署合作備忘錄,與100多家金融機構總部建立聯系對接,與香港、英國、新加坡、瑞士、日本、韓國、意大利等國家和地區的財富管理合作不斷深化。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出訪意大利期間見證青島市政府與意大利聯合圣保羅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參加“2019倫敦金融周”并舉辦分論壇,青島成為中國第一個應邀在“倫敦金融周”以分論壇形式做主題推介的城市。重點對接日韓金融資源,與大阪證券交易所、中日產業合作基金、野村證券、大和證券、韓國投資證券等日韓金融機構達成多項合作意向。舉辦2019青島·中國財富論壇、金家嶺財富管理論壇、財富管理大講堂等活動,發布2019中國財富管理金家嶺指數,“財富青島”知名度和影響力得到不斷提升。

    六、堅守底線,在切實提高防范金融風險水平方面激蕩新氣象

    強化底線思維,將改革創新與風險防范統籌考慮,在積極推進財富管理金融改革創新的同時,堅決打好防控金融風險攻堅戰,區域金融市場穩健運行。編制《青島市重大金融風險防控應急預案》,完善金融風險應急處置體系,為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做好應急處突準備。出臺《進一步做好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實施意見》,開通青島金融安全衛士公眾號,向市民廣泛宣傳普及防范金融風險知識,將防范非法集資工作納入社區網格化管理體系。持續排查化解重點企業金融風險和銀行業不良貸款,推動“互聯網+不良資產押品處置信息發布平臺”建設,加大不良貸款收購、處置力度,銀行業不良貸款實現“雙降”,2019年末全市銀行業貸款不良率1.43%,較年初下降0.44個百分點,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