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邊,有這么一群青年人:他們勇挑重擔、聽從命令、堅守崗位、無私奉獻,關鍵時刻沖在我市疫情防控最前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新時代青年的擔當和力量,作為膠州先鋒“春暉”志愿突擊隊第二隊的年輕隊員,三里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陸云清就是其中的一員。
出生于1996年的他,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每次都主動請纓:“我年輕,讓我來”。2月 14日開始,因入境人員不斷增加,膠州先鋒機場突擊隊準備組建,正在執行日常社區消殺任務的陸云清又一次主動報名要求加入,到最危險的地方去,突擊隊的主要任務就是每天按航班或者緊急通知,到機場接機。為能準時接到入境人員,他們每次都要提前到達機場,有時要等2個多小時,然后負責接機、轉運。很多時候一次轉運之后,沒有吃飯的時間,便要立即進行第二次待命,轉運到凌晨更是家常便飯。有一次下大雪,隊員們在機場大雪中等了一個多小時,從接到入境人員,到將入境人員妥善安置到隔離酒店,需要近十個小時的時間……在突擊隊的生活沒有時間觀念,24小時待命,航班信息即是命令,安全轉運即是責任。整裝待命,聽從指揮,及時做好與機場轉運指揮部的信息溝通,進行交接登記,直至所有需要轉運的人員全部上車,按照要求分別依次送達指定地址。整個過程,身為醫務人員的陸云清要做的還有全程保障車上人員的身體健康情況和小組戰友們的防護安全。
說起突擊隊里這名年齡最小的隊員大家并不了解,但是陸云清的父親則曾被評為“膠州市抗擊非典先進個人”,其母親曾經在非典期間的隔離病房奮戰一個月。2019年1月,在醫療一線奮戰了近30年的父親倒在了工作崗位,48歲的生命戛然而止。父親去世以后,尚未大學畢業的陸云清迅速成長,同年以膠州市第一名好成績考錄到三里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毅然走上和父親、母親同樣的救死扶傷崗位。問起疫情期間每次有緊急任務為什么他都如此堅定,他沉思很久:“父親一生腳踏實地、盡職擔當,是我學習的榜樣;母親疫情期間也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我作為一名年輕醫生,愿傳承父親的“衣缽”,自己離危險近一點,讓別人離危險遠一點是我的責任。”說起這些,這個96年的小伙子一改往日的靦腆,眼神中充滿的堅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膠州疫情防控的戰場上,“90后”年輕人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牢記總書記的殷殷期望,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在艱苦奮斗中砥礪意志、在實踐中增長本領。其中更多的是“90后”醫護人員,他們會繼續在救死扶傷的崗位上拼搏奮戰,不懼風雨、勇挑重擔,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陳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