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幫助工業企業復工復產,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局組織工信領域相關行業協會,針對重點企業打通供應鏈堵點等復工復產所需服務等問題開展了問卷調查,并進行統計分析,形成了調查報告,為各級、各部門精準服務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參考。
截至3月8日,共有106家企業填報了復工復產服務需求表。服務需求主要包括:生產物資渠道不暢、防疫物資短缺、融資困難、用工不足、在線協同缺乏支撐、通供應鏈上下游資源亟需暢通等五個維度。具體情況如下:
一、調查企業行業分布情況
經統計匯總,106家企業共涉及九個行業,其中:新能源汽車類17家,占比16.04%;紡織服飾類16家,占比15.09%;建筑建材類20家,占比18.87%;環保類13家,占比12.26%;醫藥化工類12家,占比11.32%;食品加工類11家,占比10.38%;機械類11家,占比10.38%;軌道交通裝備類4家,占比3.77%。
二、從服務需求維度分析
106家企業都存在復工協助協同需求,占比100%。其中:需政府協同的有34家,占比32.08%;需行業協會協同的有21家,占比19.81%;需專業平臺協同的有22家,占比20.75%。
71家企業有疫期明確標的需求,占比66.98%。其中:用工需求36家,占比50.7%;防疫物資需求31家,占比43.66%;融資需求4家,占比5.63%。
35家企業有在線需求,占比33.12%。其中:需在線業務協同11家,占比31.43%;需在線市場推廣19家,占比54.29%;需在線技術創新5家,占比14.29%。
三、從行業差異性需求分析
對防疫物資的需求較復工初期有所降低,多數企業主要是通過區市政府部門等渠道得到逐步緩解,但生產物資物料短缺、供應鏈斷裂及堵塞現象越發明顯。各行業主要需求如下:
紡織服飾類:熔噴布、紗線、SMS面料、抗靜電無紡布PE貼膜、耳帶等;
機械類:鋼料、模具配件、汽車配件、冷板、減速機、輥筒、電子工控產品、電器件、橡膠輥,電機,輸送輥、鍍鋅絲等;
建筑建材類:防疫物資、塑料制品、玻璃原片、彩砂、乳液、助劑、河砂、碎石、人工砂、硅砂、爐渣、煤灰等;
醫藥化工類:草銨膦、石英砂、原藥、金屬件及橡膠、鋯砂、鋯球;
軌道交通裝備類:廠房、物流運輸不暢、鋁板、型材、鋁蜂窩、防疫物資、EDCU控制器、導軌,齒條、馬達、膨脹密封條、軸承、上活塞氣壓缸、安全邊、電磁閥、流量控制閥、冗余模塊、ITT插頭、開關、按鈕組件等;
食品加工類:需求各異,分別為生豬、鱈魚、花生米、大黃米、口罩、紙箱、蛋托、玉米、豆粕、維生素、微量元素、鮮奶配送到位問題等;
新能源汽車類:大部分可以自滿足,其他需求各異,有機殼半成品、負極石墨、電解液、銅箔、隔膜、BMS、箱體、BDU、高壓接插件、焊接標準件、焊絲、二保焊氣體、沖壓板料、被動元器件、隔離電源模塊、產品包裝包、芯片、PCB、外殼、氣分、板換、鈑金噴漆等;
環保類:通信箱體、配件、聚乙烯原料、鋼料、原膜、膠合板。
四、從供應鏈不暢方面分析
上游供應商未全面復工,貨源跟不上的38家、占53.52%,貨源價格提高,造成生產成本飆升的26家、占36.62%,疫情影響業務不能見面溝通且缺乏業務協同工具的17家、占比23.94% 。供應鏈不暢也和上游供應商地域有關,青島當地影響較小,市外及省外影響較大。經統計,供應商分布為:市內供應商20家、占28.17%,外地供應商39家、占54.93%,境外供應商2家、占2.82%。
五、從服務類別對接主體分析
醫療化工類、軌道交通類適合協會對接;食品加工類需要區市政府協調,省外供應鏈打通需要市、省政府部門對接;大量防疫物資、辦公協同、業務協同、人力資源招聘、紙箱類、鋼板、化工建材類需求適合專業化平臺通過線上線下對接。
六、從對接服務有效性分析
從調查情況看,建立“政府-協會-專業化平臺-企業”“四位一體”服務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機制顯得尤為重要。政府部門在復工復產服務過程中的優勢在于發揮綜合指導協調作用,尤其是解決復工復產前期一些因行政因素造成的困難。隨著復工復產不斷展開,企業復產達能、擴產增效等所需求的生產要素資源協調供給,應充分發揮協會和專業化平臺作用。讓企業更多的享受到針對行業共性需求提供的平臺化、專業化、市場化、快捷化、多元化、智能化、規?;?、低成本化服務。
七、從在線協同方面分析
多數企業對自身需求僅停留在淺的層面,即使解決短期物資方面的需求,企業業務協同依然是個難題。在整體企業線上化的大趨勢下,線上能力的缺乏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障礙。應加大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力度,促進企業發揮存量動能,尋找新的增長發力點。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 記者 門國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