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產業│ “線上替代”加速崛起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無疑成為2020年春節最讓人揪心的詞匯。

    在全國范圍內打響的“抗疫保衛戰”,讓本該刺激消費的“春節黃金周”變得疲軟不堪。根據恒大研究院最新發布的《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分析與政策建議》,疫情對餐飲、旅游、電影、教育培訓等行業沖擊最大,僅餐飲行業的零售額在7天內損失就高達到5000億元。

    雖然線下企業哀聲一片,但是線上服務卻表現的異常出彩—— 無接觸的“線上替代”業務迅速崛起。在春節后的首個非正式工作日,身穿睡衣的2億多人在家開啟了“在線辦公”模式;延期開學使“停學不停課”的呼聲催生了“在線課堂”的新浪潮;云平臺作為海量信息交互的關鍵節點,為遠程醫療與在線政務架起了一座座馳援疫區的橋梁;就連電力、銀行等與國計民生密不可分的行業,也通過“線上替代”的形式最大程度地將業務放在線上。

    上海:中小學生在線教育正式開課(圖:新華社)

    與17年前的“非典”時期相比,大數據、云平臺、5G等技術正在融入我們的生活。正如17年前的那場疫情孕育了電子商務一般,此次疫情加速了各行各業從線下向線上的遷移,催生了“線上替代”服務的加速崛起。

    線上診療激增

    對于在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來說,效率就是生命。尤其是對于縣域級醫院的醫護人員來說,實現跨越物理距離的“線上補位”可謂是“天降神兵”。

    “病人已經連續3次檢測核酸陰性,根據治療指南已經達到出院標準,請專家指導是否可以出院?出院后有什么建議?”1月29日,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縉云分院的副院長蔡國華通過華為云WeLink與該院本部的梁廷波教授進行遠程會診。

    在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許多像縉云分院這樣的縣域級醫院通過線上的遠程醫療平臺的形式,獲得來自醫護經驗豐富的超特大醫院的指導與幫助。針對這類場景,華為云WeLink開放了“遠程醫療方案”,包括提供遠程診療、遠程探視、遠程會議、病案收集、定向推送等五大功能。通過線上途徑,專家醫生可進行全方位的高清遠程會診指導,及時診斷和醫治,這也成為疫情防控中分級診療的關鍵一環。

    突如其來的疫情,也讓長期處在邊緣的互聯網醫療公司一夜之間變得重要起來。作為遠程醫療的另一個重要應用場景,在線診療服務也在此次抗“疫”中可圈可點。

    “你這種癥狀不用去醫院,在醫院會有交叉感染風險,自己在家吃藥治療即可。”在收到一名安徽用戶發來的問診信息后,根據其接觸史和癥狀,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內科醫生劉峰在線上坐診中給出以上建議。新冠病毒的強傳染性使醫院成為交叉感染的高危區域,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在線問診。 春節期間,像這樣類型的病患咨詢,劉峰平均每天要接收40-50例,接診量是往常的兩倍。

    根據微醫提供的數據顯示,新冠肺炎實時救助平臺在1月23日上線后,第二天比第一天問診量環比上升1000%;丁香園提供的數據也顯示,1月份問診環比增幅134.91%,用戶環比增幅215.32%;春雨醫生的數據顯示,1月份用戶量同期環比增加將近30%,問診量環比幾乎翻番。

    開啟各行業的自我革新

    不僅是在醫療領域,從餐飲、零售到教育和影視產業,“線上替代”打通了機構與個體在物理空間上的壁壘,開啟了各行各業的自我革新。

    在線教育行業,由傳統線下培訓向線上轉移,迎來了新機遇。在得知延期開學的通知后,1月25日中午,“作業幫”緊急上線了“春季加油站計劃”產品的報名入口。歷經三次迭代更新,“在線課堂”從決策到上線僅花了26小時;2月2日,“作業幫”公布了免費直播課程的課表,覆蓋K12各個年級的主要學科。為了與學校進度保持同步,“作業幫”將節奏、難度、課時長度均調整為與學校相符。不僅如此,課間還安插了眼保健操和室內操。相比于“非典”時期,中國教育電視臺為數百萬因疫情停課在家的學生播出教育教學、心理輔導、科普類等節目的“空中課堂頻道”,如今涌現出的“在線課堂”,不論是數量還是內容都有了極大的創新。

    作為此次疫情中備受沖擊的行業之一,零售、餐飲業上演了“冰火兩重天”的景象。一邊是以海底撈、西貝莜面村等為代表的線下餐飲企業相繼傳出巨額虧損、跌至冰點的慘淡景象。一時間,大量的餐飲員工處于休業待業的狀態。另一邊卻是盒馬鮮生、每日優鮮等線上平臺迎來“爆單” 的忙碌景象。一時間,線下配送的員工大幅緊缺。

    疫情當前,沒有人能置身事外,線上、線下的企業聯手展開了 “自救行動”。2月4日,盒馬鮮生宣布了與餐飲企業云海肴達成用人合作,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共享員工”模式。隨后,57度湘、茶顏悅色、蜀大俠、望湘園等著名餐飲企業也均已與盒馬鮮生達成用人合作,預計將有1000多名受停業影響的餐廳員工正式加入各地的盒馬鮮生門店為消費者服務。

    不僅如此,傳統的飯店業也關閉了堂食做起了線上生意,試水配套的標準化配送服務;服裝門店通過小程序及社交工具將門店業務線上化,以“即時配送”服務解決物流停滯問題;部分超市則聯手外賣平臺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請放心下單,我店商品均是自己的員工配送,且都常住本地,無外來人員接觸史”。位于青島的某水果生鮮超市的工作人員在微信朋友圈中這樣寫道。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觸發的“線上首發”模式對整個影視行業而言,也是一記重磅炸彈。原本定于春節檔上映的《囧媽》臨時改道線上首播,一時間引起熱議。有數據顯示,上線僅3天,《囧媽》在線上視頻平臺上的總播放量就超過6億,總觀看人次達1.8億。受此影響,電影出品方歡喜傳媒股價當天大增19%。不僅如此,播放平臺之一的西瓜視頻,從線上首發開始,連續6天位居iOS熱門免費榜的第一位。這意味著,以《囧媽》為代表的“線上首發”模式或觸發線下院線的革新?;蛟S在不久的將來,整個線上娛樂都將進一步對線下娛樂進行替代。

    或將迎來“線上替代”服務的拐點

    有專家認為,隨著云計算、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逐步成熟,疫情過后,我國或將迎來“線上替代”服務的拐點。

    事實上,在日本、韓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以“線上替代”為核心的“宅經濟”已成為經濟創新增長中不容忽視的一環。在西安市社科院助理研究員姚蕾看來,以“線上替代”為基礎的“宅經濟”將會加速產業升級,延伸產業鏈。未來,智慧物流、私人定制、互聯網金融等產業將應運而生。這不僅極大地便利了大眾“宅”的需求,而且對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優化產業結構也具有重要作用。比如,為解決口罩緊缺的問題,東方航空與阿里巴巴強強聯手打造醫療物資全球采購與全球運輸的無縫對接,其中包括俄羅斯、印度尼西亞、韓國、以色列等14個國家。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機器人上門送口罩也將成為現實。

    對企業來說,“線上替代” 將在“在線協同辦公”、視頻會議、區域醫療信息化、互聯網醫療等多個方面帶來增量需求。華泰證券研究報告表示:“此次疫情對企業影響,更多體現為對其的工作方式的影響,短期從原有的線下模式被迫移至線上,而且目前線上開展的業務內容更多的是以交互為主。疫情對產業趨勢的影響,從初期來看,更多是從一個點切入,逐步帶動其他需求點?!?/p>

    對于提供云服務的廠商來說,“線上替代”是機遇,更是挑戰。無論是“在線辦公”還是“在線課堂”,5G通訊基礎直接決定了“線上替代”服務的質量。缺少5G技術的加冕,“線上辦公”的實時溝通、實時監管以及多人互動的視頻會議功能將大打折扣。同樣,卡頓的網絡也將使無法實現實時互動的“在線課堂”黯然失色。只有建立在5G的基礎上的云服務廠商,才能為各行各業的“線上替代”服務保駕護航。

    危機,也是轉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也許會為中國的商業帶來新一輪結構重組的機遇。

    (商周刊記者 宋佳)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