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萬事日相催。在新的一年,山東人民怎么看?怎么干?目前正是山東“兩會時間”,“只爭朝夕加油干”成為兩會強音。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從今日起推出“新春論‘勢’”系列評論,以期凝聚共識,合心合力。 ——編者
每一個新年都被寄予希望,2020年也是如此。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和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的決戰決勝之年。前途光明,但是路并不容易走。在新的一年,要想牢牢把握主動權,必須先把握大勢,然后才能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
2020年,中國乃至世界會怎樣?這個話題見仁見智,已經引發了很多人的思考和討論。日前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宏闊的視野,給出了高屋建瓴的判斷——
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三期疊加”影響持續深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的特征更趨明顯,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顯著增多。
展望新的一年,也應該從這個大勢和大局出發,才不至于因為信馬由韁而迷失方向。山東雖是經濟大省,但是也面臨著很多普遍性問題,只有站在全國發展的大勢和大局看山東,才能對山東的發展有更清醒的判斷和更理性的認識?!凹壹矣斜倦y念的經”,2020年各地有各地的不容易,作為山東人應該更清楚地了解山東現在所處的歷史方位。山東當前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在于經濟發展仍處在深度調整期、瓶頸突破期、動能轉換膠著期,傳統產業“量大勢弱”與新興產業“勢強力弱”并存,產業布局引領性支撐性不強,創新驅動發展能力不足,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加,土地、能耗、環境容量接近“天花板”。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不難感受到來自宏觀層面的壓力,在過去的一年很多人都體驗到了不同一般的辛苦。
擺出這么多不容易,不是為退卻找借口,因為困難正孕育著機遇,壓力也催生了動力。無論是從國家發展大局看,還是從山東發展大局看,局面都是復雜變化的,在看到困難的同時也要看到亮點,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做出這個判斷的依據是——我們有黨的堅強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雄厚物質技術基礎,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有龐大的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源。以上“四有”在山東體現得尤為明顯,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對此有比較細致的梳理,認為“各種有利條件正積厚成勢,政策效應持續放大,重大戰略平臺疊加,產業賦能潛力巨大,新一輪對外開放優勢明顯,發展基礎不斷夯實,消費升級催生新動能,改革紅利加速釋放,發展信心持續增強”。徐徐展開的齊魯畫卷,迎來了柳暗花明,一定能讓奮斗者在風云際會的變局中大有可為。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痹谵o舊迎新之時高瞻遠矚,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遼遠、更全面。用辯證思維看大局和大勢,既要看到困難,也要看到希望,這樣才能避免冒進或者膽怯,自覺地知難而進,百折不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評論員 沙元森)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