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陵博 青島市中醫醫院干部保健科主任
冬季是四季中最冷的季節,萬物生機潛伏,以待來春,人也應當適應氣候變化,收斂陽氣,調攝精神起居。
一、冬季養生保護啥?
1、冬季養生首先要保護陽氣。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在氣候學上,不固定以“立冬”這天作為各地冬季的開始,而是以氣溫來劃分季節,一候(5天)平均氣溫低于10℃為冬季。人體腹部、腳部最容易受寒邪侵襲,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一旦受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因此,慢性氣管炎患者冬天腳部的保暖尤應加強。
2、冬季養腎。冬季為腎水當令,腎主藏精,腎精充盛,則腦髓充足,行動靈活,耳目聰敏,因此,養腎主要在于節欲保精。據說有一處地名叫三笑處,與三位壽星有關,三位老者交流長壽心得,一個說:飯后百步走,一個說:安步當車久,最后一個說:娶個老婆丑,說完三人大笑,故名三笑處,說明長壽與節欲保精有大關聯。人體生病由輕到重,一般先傷氣血,后傷腎精,所謂久病及腎,終成沉疴,酗酒也傷腎精,所以借評書中的一句話,“酒是穿腸毒藥,色是花叢鋼刀”,高齡及重病之人不可不戒。
二、冬季是生命的關口
冬季養生以閉藏為主,減少陽氣耗散。習慣于晨練的人應該早臥晚起,于旭日東升之時開始鍛煉,避免起得過早或在大霧中鍛煉;體育鍛煉以微汗為度,如大汗淋漓則寒邪易于趁虛而入,形成風寒感冒;情緒宜內斂寧靜,符合冬季養藏之道,如情緒急躁,必生內火,因氣候寒冷,火熱不能從汗孔發泄,必發高熱,俗語“內有火,外受風”是重感冒的病因。冬季衣著應漸漸加厚,使身體對氣溫的下降有個適應的過程,如室內外溫度相差懸殊,則應適當增減衣物,避免驟寒驟熱。
冬季要防舊病。陽氣是抵御病邪的武器,而冬季在四季中陽氣內潛,陰寒最盛,許多舊病容易復發,如慢支、消化性潰瘍、心腦血管病等都是高發季節,所以有這些舊疾的患者應當未雨綢繆,定期到醫院檢查,及時治療,不要等到病重勢危時再去就醫,因為人每一次大病都會元氣大傷,老話兒“陰來陰去下大雨,病來病去壽不長”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重病患者,寒冬是個關口,從古代陰陽理論來講,從冬至春是陰盡陽生的時刻,冬至之日一陽生,皚皚白雪下蘊藏盎然春意,人身也是一小天地,熬過寒冬就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了。
三、冬季好進補
我國民間歷來有冬令進補的習俗,民諺稱:“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 冬季人的消化、吸收功能有所加強,所以在冬季服用補益的藥物、食物就容易消化吸收;同時在這個季節里,新陳代謝低,人體的消耗少,吸收的營養物質除了部分消耗外,可以貯藏入體內,從而能充分發揮其補益的功能,另外,不論食物補品或補藥膏滋,冬季都可以久存不致發霉變質,便于應用一些需要久服的補品。
冬季氣候寒冷,人多虛寒征象,“春夏石膏知母入,秋冬桂附倍加添”。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在膳食中應多吃溫性、熱性,特別是溫補腎陽的食物進行調理,以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冬季,偏于陽虛者宜吃牛肉、羊肉、狗肉、韭菜等,偏于氣陰不足者食補以鴨肉、鵝肉為好。冬季每日晚餐可以喝一小杯酒,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的作用,可以適當吃點生姜,人們常說“冬有生姜,不怕風霜”。冬季切忌食黏、硬、生、冷的食物。
冬天雖然清爽,但是太過干燥了,干燥的冬天特別容易引起咳嗽,而這類咳嗽差不多都是燥咳,治療方法也是以潤為主,可以用喝粥的方法解決,古代養生家多提倡深冬晨起喝些熱粥,既補充熱量,也補充陰液,還保護脾胃,可謂一舉三得。
四、冬季應對鼻炎
鼻炎主要表現為鼻塞,流鼻涕,嗅覺下降,而且鼻塞還導致周圍器官的病變,能攪得四鄰不安,人得了鼻炎為了減輕痛苦會經常擤鼻涕,可是鼻炎的鼻塞不是鼻腔里存了許多鼻涕,而是鼻腔粘膜炎癥水腫刺激所致的一種感覺,使勁擤鼻涕導致鼻腔內壓力升高,一些分泌物會順著鼻淚管進入眼睛,導致眼睛干澀、眼眵多;分泌物還會沿咽鼓管進入中耳,易導致耳鳴、耳聾;分泌物還會侵入鼻竇,最常見的如額竇炎,感覺頭痛、眉棱骨痛,從早晨開始頭痛漸漸加重,中午達到頂峰,使人心煩頭昏,對學生、對腦力工作者的危害尤大。
怎么辦呢?首先過敏性鼻炎患者應避免過敏原,中醫叫做“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惹不起,躲得起,如對油煙、粉塵、花粉、寵物的毛發過敏者,應避免接觸這些東西,對冷空氣過敏可以戴口罩,俗話說:冬天戴口罩,勝穿小棉襖。
其次,要加強自身的抵抗力,許多過敏性鼻炎患者還伴有哮喘、濕疹等全身性疾病,所以鼻炎是全身疾患的一部分,人體整體狀態好,不感冒,不犯哮喘,鼻炎也會減輕,這叫“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中醫在這方面比較有優勢,我們更主張整體調節,別把眼光只盯在鼻子上,中醫理論肺開竅于鼻,肺和則鼻聞五味,所以治療鼻炎最主要的是宣通鼻竅,有一個方叫蒼耳子散,專為鼻炎而設,組成:辛夷15克,蒼耳子6克,白芷15克,薄荷9克,有祛風通竅的作用。辛夷是治療鼻炎的主藥,芳香辛散,有祛風通竅的作用,蒼耳子有散風止痛,祛濕殺蟲作用,有毒,量不宜大,白芷辛,溫,氣芳香,可以通竅發汗,退熱止痛,排膿生肌,有頭痛者用量宜大,薄荷辛涼,可以清利頭目,使人清醒,最好在煎藥時后下,避免香味丟失,其他治療鼻炎的方劑都可以以此為基本方加減化裁。
最后,教給大家一個小方法治療鼻炎,簡便易行,用食指的指肚沿鼻翅向下摩擦,每天10~15分鐘,搓熱,局部要放點滑石粉,鼻翅與面頰接觸部位叫洗皂穴,搓之可以通竅,食指肚為肺穴,向指尖方向推有清肺作用。(記者 陳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