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質生產力關鍵在創新,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近年來,青島市市南區人民法院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續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推動構建知識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格局,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筑牢法治基石。
市南法院中山路法庭庭長黃健開庭審理知識產權侵權案件。
依法嚴懲侵權行為
傾力守護創新熱情
“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是維護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防線,通過懲治犯罪行為,以刑事手段筑牢知識產權保護屏障,切實為品牌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笔心戏ㄔ狐h組書記、院長王洪堅深知,關鍵有效的工作機制才能給知識產權保護注入強心針。根據知識產權案件類型和特點,市南法院抽調業務骨干力量,組建知識產權刑事、民事、行政“三審合一”審判團隊,促進刑事、行政與民事案件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得到最大化保護。
“KAISA”系列商標系凱薩制本廠持有的注冊商標,曾連續多年獲得“山東省著名商標”“青島市著名商標”等稱號,凱薩制本廠制作的該品牌系列作業本在青島市廣大學生和家長中享有較高知名度和良好聲譽。2018年至2022年期間,宮某未經權利人許可,聯系多家印刷廠制作假冒“KAISA”作業本,并向多人銷售假冒“KAISA”作業本,后宮某被抓獲。據統計,宮某銷售金額共計9萬余元,在其存儲地點扣押3萬余本作業本。市南法院經審理,以假冒注冊商標罪,一審判處被告人宮某有期徒刑1年6個月,緩刑2年,并處罰金5萬元。
在另一起侵犯著作權罪案件中,孫某在未取得游戲《Legend of Mir2(傳奇)》著作權人許可的情況下,雇傭紀某使用游戲素材租用服務器并搭建平臺運營《無雙精品》游戲,并收取用戶充值款超700萬元。經鑒定,《無雙精品》與《Legend of Mir2(傳奇)》游戲存在實質性相似。市南法院經審理,一審判處被告人孫某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并處罰金50萬元,另案判處被告人紀某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并處罰金15萬元。
每一次公正裁判,都是對創新火種的守護。近年來,市南法院堅持依法嚴格保護原則,對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行為堅決依法懲處,同時,全面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共審結知識產權刑事案件36件,判處的最高有期徒刑為4年,罰金最高達200萬元,努力用法治“硬實力”撐起創新“軟實力”,以司法引領構建“尊重知識、保護創新”的社會共識。
深化司法行政協同保護
多元解紛助力“案結事了”
基層法院審理的知識產權民事糾紛,具有數量多、標的額小的特點。如何建立完善的多元解紛機制,促進更多糾紛化于萌芽、止于未訴,是市南法院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標。
2024年,“某取”商標專用權人向市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舉報,稱某木炭配送中心銷售的“某取”牌燒烤碳侵犯其注冊商標專用權。經市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現場檢查,確認某木炭配送中心確實售賣并在倉庫存放了大量侵權產品。
市南法院受理后,承辦法官積極與原告、被告進行溝通,以案釋法,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為保障調解協議的履行,承辦法官對本案行政調解協議進行了司法確認,并向雙方出具了民事裁定書。
“被舉報之后我很慌張,想著小本買賣,萬一法院判我高額賠償,我不僅干不下去,生活都成了問題,多虧了市南法院法官組織我們雙方調解,還進行了司法確認,我也不需要支付額外的訴訟費,糾紛很快處理完了,心里的大石頭終于落地了!”司法確認程序結束后,某木炭配送中心負責人呂某這樣說。
近年來,市南法院深化府院聯動機制,聯合市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青島市版權保護協會成立青島首家“知識產權調解中心”,不斷健全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司法保護協同配合工作機制,創新“行政調解+司法確認”解紛模式,16件糾紛通過司法確認程序得到高效化解,既充分保障了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又減少了當事人訴訟成本。
某日化用品公司因商標權權屬爭議起訴某孕嬰公司,因該爭議涉及公司股權變更以及商標轉讓效力問題,雙方矛盾十分激烈。爭議涉及的商標注冊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經過多年經營,品牌產品銷售廣泛,具有較高的品牌價值。市南法院受理案件后,承辦法官與雙方電話聯絡溝通,了解到雙方另有其他爭議還在審理中。承辦法官意識到,無論本案判決結果如何,都有可能導致更多的衍生訴訟,絕不能“一判了之”。為了盡快化解糾紛,承辦法官依托行業調解組織,選派專業調解員參與本案調解工作,與雙方當事人多次溝通交流,耐心釋法明理、詳細分析各方利弊,針對調解協議細節進行反復溝通,最終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對于另案爭議,雙方當事人對判決結果服判息訴,成功促成一案結、多案了。
“涉及知名品牌的案件,無論判決如何,都可能對雙方公司經營造成較大影響。若一方不認可判決結果,在二審、執行程序中還會耗費更多時間和精力,因此,促成雙方調解是推動“案結事了”、維護品牌價值的‘最優解’?!痹摪赋修k法官、市南法院中山路法庭庭長黃健表示。
為深入貫徹落實“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市南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快建設“法院+”糾紛化解體系,進一步拓展社會力量參與糾紛化解的渠道,引入共道云調解中心、青島市版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等調解組織,發揮專業調解作用。2024年,2480余件知識產權糾紛通過調解解決。同時,市南法院及時發現總結案件審理過程中的類型化問題,針對企業名稱侵權糾紛發出司法建議10余份,從源頭預防和減少類案多發高發。
提供全方位司法保障
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近年來,涉及知名商標侵權、商標權屬爭議、游戲軟件著作權侵權等新類型糾紛越來越多,市南法院堅持以專業化審判為依托,著力提高審判能力,以司法審判引領“保護創新”導向,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
在某集團起訴某雜豆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中,某雜豆公司作為某集團原下屬分公司的子公司,在該分公司進行改制重組并與某集團不再具有股權及從屬關系后,仍使用某集團的被認定為馳名商標的企業字號長達20年。某集團認為其使用行為會造成市場主體誤認為雙方具有關聯關系,進而造成市場混淆,屬不正當競爭行為,因此訴至市南法院,要求某雜豆公司停止侵權、進行更名并賠償損失。
市南法院經審理,認定某雜豆公司與某集團在經營范圍、銷售產品、經營地域等均存在重合,雙方具有競爭關系,某集團作為馳名商標的企業字號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而某雜豆公司在20年前股東公司改制后即不再享有使用該企業字號的權利基礎,且相關公眾無論是查看公司網站還是商品,均會通過其中標注的生產公司名稱以判斷商品來源,客觀上會導致混淆后果,結合某雜豆公司在其股東公司改制后持續侵權近20年的事實,判決某雜豆公司停止使用該企業名稱并賠償某集團經濟損失8萬元。
“企業字號是相關公眾辨認商品來源的重要信息,一個品牌的打造、發展與產品質量、商業信譽、品牌保護等各個方面均息息相關,未經權利人許可攀附他人前期獲得的市場知名度和良好商品聲譽,以不正當的方式占據他人市場份額,我們要通過專業司法審判堅決打擊這種行為,才能更好的遏制某些市場主體‘蹭名牌、搭便車’的不良風氣。”該案承辦法官黃健表示。
2024年,市南法院審理涉及“膳魔師”“林氏家居”“極工房”“維達”等著作權、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1221件,為知名品牌、公平競爭提供全方位司法保護,為市南區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市南法院中山路法庭法官團隊對轄區商戶開展實地調查。
“辦案+普法”齊發力
傳播法院“好聲音”
2024年,市南法院調處了一起涉及青島特色美食品牌“戳子肉”商標侵權糾紛。原告修某開店經營“戳子肉”近十年,成為青島大眾點評必吃榜的上榜店鋪,后修某發現張某在其開設的店鋪中使用了其注冊商標,遂訴至法院,要求張某停止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名稱,并進行賠償。經過與雙方溝通,法官了解到,原告、被告均在青島市經營多年,各有特色、廣受好評,雖然涉案標的僅3萬元,作出一紙判決容易,可案件背后,息息相關的還有幾十名員工的生計和區域特色美食品牌的發展。為此,承辦法官多次與雙方電話溝通,抓住雙方矛盾焦點,耐心釋法明理,終于促成雙方達成調解、握手言和。
市南法院中山路法庭法官助理走訪青島老字號商戶。
案件調解后,為進一步發揮“一個案例勝過一沓文件”的示范引領作用,市南法院制作《“戳”出青島美味》普法短片,讓保護品牌意識深入人心,獲最高人民法院宣傳報道。
近年來,市南法院積極延伸司法服務的廣度和深度,依托中山路法庭“老字號保護基地”,走訪轄區老字號商戶,推出《走中山·說知產》特色專欄7期,讓人民群眾在感受老字號文化底蘊的同時,不斷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助力老城區擦亮“新”名片,獲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青島市委政法委等轉發“點贊”。拓寬新媒體普法陣地,打造《漫說知產二三事》專欄,以生動有趣的漫畫形式發布典型案例20余篇,講述知識產權保護好故事,傳播知識產權司法好聲音。充分發揮市南區“法治文化陣地”作用,常態化開展“法庭開放日”活動24次,為中小學生開設知識產權普法課堂,引導青少年從小樹立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努力營造共同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
下一步,市南法院將牢固樹立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司法理念,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職能作用,讓“真創新”受到“真保護”,讓“高質量”受到“嚴保護”,以高水平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促進一切生產要素活力競相迸發、一切創新源泉充分涌流,為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貢獻法院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劉瑞東 通訊員 傅琳琳 王坤儀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