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就要在群眾需要時挺身而出”“發揮應急救援技能特長,志愿有我”“我用手中的焊槍描繪無悔青春”……4月27日,一場圍繞青年奮斗與成長的青春對話,回蕩在青島地鐵尹星勞模創新工作室。
本次活動由共青團青島市委、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部分青年學生和職工代表參與活動。5名市青年講師團成員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用“青言青語”講述身邊“青年事”,通過既有思想深度又具青春溫度的精彩宣講,點亮理論“星火”,助推黨的創新理論在青年心中“落地生根”。
青年講師團成員從成就“小我”,到實現“大我”,鼓勵青年在為民服務中建功立業、展現青春風采: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青島地鐵值班站長王倫珂,圍繞親身參與鄭州特大暴雨、土耳其地震等救援活動經歷,講述了5200余小時志愿服務的心路歷程;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電焊班長劉元棟,講述了自己如何從一名電焊“菜鳥”,一步步成長為身經百戰的海油焊將;青島能源熱電集團第四熱力有限公司臺東中心站站長孫福根,分享了他在基層工作十余載,一次次讓“暖流”跑贏寒流的溫暖故事。
青年講師團成員把黨的創新理論融于宣講,用生動的話語、鮮活的事跡,講述了身邊“小人物”的“大故事”:青島地鐵站務員樊穎超,向大家展示了車輛檢修工王繼強堅守崗位、創新攻關,成長為山東交通大工匠的勵志故事;青島排水有限公司服務管理員王熠,講述了省勞動模范張志勇開著疏通車,風雨兼程與下水道“打交道”,被譽為排水管網“活地圖”的感人事跡。
活動現場,“全國勞動模范”與“青年講師”、青年學生的對話,更是將“新時代青年說”活動引向高潮。全國勞動模范——青島地鐵集團工程車運維檢修工尹星,向大家介紹了他和團隊扎根一線,主導完成100余項技術創新,獲14項國家專利,研發的國內首套城軌智能檢修機器人填補了行業空白,攻克了地鐵車廂“冷暖自由”難題……介紹中,青年與勞模思想碰撞,更深刻體會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宣講結束后,大家又走進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青島地鐵運營二中心車輛維保部團總支的示范陣地及運用庫,親身體驗團支部標準化建設和地鐵列車規范化檢修作業。
截至目前,青島市青年宣講團成員已突破百人,通過“分眾化”“互動化”等宣講形式,年均舉辦宣講活動200余場次,覆蓋青年數萬人次。下一步,團市委將持續打造廣覆蓋、有特色的理論宣講“輕騎兵”“生力軍”,以更多創新形式講出“青年范兒”,真正使黨的聲音引起青年的“共情”與“共鳴”,讓黨的創新理論觸及青年、打動青年、武裝青年,激勵全市廣大團員青年挺膺擔當,在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中書寫青春華章。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佳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