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嶗山的碧海丹山之間,銀幕光影正與山海奇觀交織成獨特的文旅敘事。從《海洋天堂》中承載父愛的極地海洋公園,到與《封神》系列的山海聯動,再到《蛟龍行動》取景的濱海公路,嶗山區正以“天然攝影棚”的姿態,將鏡頭語言轉化為文旅產業的發展動能。
這個以“海上仙山”聞名的城區,通過影視與文旅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條從“取景地”到“目的地”的升級路徑,為城市文旅破圈提供了可復制的“嶗山樣本”。
從“背景板”到“故事核”的價值重構
傳統文旅依賴自然景觀的單向輸出,而影視的介入為嶗山注入了人文敘事的維度。2010年,《海洋天堂》以青島極地海洋公園為核心場景,片中李連杰飾演的父親在白鯨池前對兒子說“爸爸會變成海龜陪著你”,讓極地館從物理空間升華為情感符號。這一案例標志著嶗山文旅從“看山看海”向“共情體驗”的轉變——游客不再滿足于打卡景點,而是通過銀幕場景的實地復現,尋找故事中的情感共鳴。
這種轉變背后,是嶗山區對“影視賦能文旅”的精準定位。
近年來,嶗山區梳理全區200余處特色取景地,發布了“跟著電影游嶗山”旅游線路,涵蓋自然景觀(嶗山巨峰、青山漁村)、文化地標(太清宮、雕龍嘴村)、現代場景(石老人城市客廳、極地海洋公園)三大類別?!堆不貦z察組》中莊嚴肅穆的法庭取景于青島國際會展中心,《送你一朵小紅花》中韋一航與馬小遠的浪漫場景取自石老人公園……這些影視畫面成為游客認知嶗山的“文化密碼”,使嶗山從“背景板”升級為承載故事的“主角”。
除此之外,以綜藝《大灣仔的夜》為例,“巨型”王哥莊大饅頭、村咖、鲅魚等嶗山元素紛紛火出了圈,讓全國人民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嶗山區。嶗山區將影視情感價值轉化為旅游的體驗價值,構建了“光影+山海+人文”的新型文旅生態。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產業鏈的深度整合,嶗山區繼續書寫著“影視+文旅”融合的新篇章,為全球文旅發展提供“嶗山樣本”。
從電影到現實的人文延續
電影《海洋天堂》自2010年上映以來,牽動著無數觀眾的心。作為電影取景地的青島極地海洋公園,也在踐行著父親王心誠和兒子大福的“美麗約定”。
青島極地海洋公園每年4月是關注孤獨癥兒童主題月,連續11年向孤獨癥兒童及家庭免費開放入園。還和一些機構合作,給孤獨癥兒童提供就業崗位,賣他們的藝術作品和衍生品,將利潤全部捐給公益活動。
近年來,嶗山區關工委始終致力于關心孤獨癥兒童成長成才,積極探索多元化的公益合作模式。2021年,嶗山區藍絲帶助殘公益互助中心正式成立,組織開展了100余場活動,100余節公益“成長課堂”,受益人數達到2000余人次。
今年除了青島極地海洋公園繼續為孤獨癥家庭提供免費的關愛政策外,海天云上藝術觀光廳、青島啤酒博物館、海信探索中心、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等6大景區也將參與其中,宣布釋放關愛政策,并呼吁大眾能參與其中,了解孤獨癥,關注孤獨癥人群和家庭。
未來,嶗山區將探索“藝術療愈+職業培訓”“數字技能+遠程就業”等新路徑,用行動詮釋“促進孤獨癥群體全面發展”的深刻內涵,持續推動嶗山區公益事業與青少年關愛工作,為“星星的孩子”創造更多學習、實踐與成長的機會。
從門票半價到全產業鏈布局
今年過年期間,游客憑借《封神2:戰火西岐》和《蛟龍行動》電影票紙質票根,在嶗山景區各游覽區線下售票窗口購票的,享受景區門票半價優惠,大力提振電影消費市場和文旅消費市場。
2024年,嶗山區全年文旅產業核心領域營收規模達125億元,同比增速6.7%。2025年,嶗山文旅將繼續好戲不斷,如引進演唱會、舞臺演出等170場;舉辦沙灘風箏放飛季和“山海印象”原創音樂節,開發“饞街醉巷”啤酒海鮮美食主題街區,引進40余場特色展會;在部分商業綜合體和街區打造新型文旅消費集聚區;推進仰口夜游工程,提升九水冰雪產品體驗,打造1條省級以上旅游休閑街區。
近日,記者在“文旅嶗山”公眾號3月13日推送的信息中,就看到一條嶗山8元觀影券的惠民搶票預告。
為了活躍市場促消費,2025年嶗山區將組織開展文化惠民低票價看電影、看演出活動60余場,預計發放惠民消費券5萬張,發放金額約170萬元,可拉動消費約800萬元?!拔穆脥魃健蔽⑿殴娞柶脚_已更新惠民搶票程序,市民可提前注冊惠民搶票平臺賬號,并持續關注“文旅嶗山”微信公眾平臺,獲取最新活動信息。
當鏡頭對準嶗山區,捕捉的不僅是山海的壯美,更是城市對文旅產業的深刻理解——影視是打開文化的鑰匙,文旅是承載故事的容器。
嶗山區的實踐證明,唯有將銀幕上的光影轉化為真實可感的體驗,將單一的取景合作升維為全鏈條的產業協同,才能讓“跟著電影去旅行”從一句口號變為持續賦能的發展模式。在文旅產業尋求破圈的今天,嶗山區的“銀幕杠桿”不僅撬動了自身的轉型,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城市“以文化人、以影賦能”的創新智慧。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黃元暉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