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今日辟謠(2025年4月10日)

    2025年4月10日

    謠言:重慶一工業園區著火10人遇難上百人失聯?

    真相:近日,某網民在互聯網平臺發布信息稱“10人遇難,16人受傷,上百人失聯,重慶一工業園區著火”,引發關注。經重慶市應急管理局和重慶市消防救援總隊核實,重慶近期未發生此類事故,網傳信息系謠言。目前,警方已對造謠者展開調查。(來源:“重慶辟謠”微信公眾號)

    誤區:新能源電車有輻射,會導致掉發?

    真相: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而且混淆了輻射類型。新能源汽車產生的輻射,與手機、電腦等產生的輻射同樣都屬于非電離輻射,這種輻射的能量遠低于電離輻射(比如X光、伽馬射線),不會引起掉頭發以及其他健康問題。新能源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產生的電磁輻射強度,甚至比手機在通話時的輻射還要低。另外,新能源汽車必須經過EMC測試,確保車輛內部和周圍的電磁輻射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來源:“科學辟謠”微信公眾號)

    通報:河南公布7起網絡謠言典型案例

    詳情:3月,河南省持續做好涉突發事件、農業農村、食品安全等網絡謠言的發現辟除,有力打擊謠言傳播,維護清朗網絡空間。現對7起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案例一:網傳“鄭州與涵洞碰撞公交車司機為無證駕駛”?

    真相:鄭州公交集團表示,該網傳消息不實。目前該不實消息已刪除。

    案例二:網傳“南陽淅川發生4.3級地震”?

    真相:經聯合公安網警進行核查,發現李某某為博眼球、吸流量,故意捏造了虛假消息,目前公安機關已依法對李某某處以行政處罰。

    案例三:網傳“小麥、大蒜被打農藥致死”?

    真相:經核查,網民尚某為博眼球,利用視頻編輯軟件發布不實信息至社交平臺。公安機關已依法對尚某予以行政處罰。

    案例四:網傳“焦作多縣合村并鎮”?

    真相:經核實,該信息系虛假不實信息。焦作市網信辦已責令賬號主辦者刪除相關信息。

    案例五:網傳“學校廚師怒斥校方提供壞棗”?

    真相:經核實,該事件實際發生于2019年11月30日。當時,鄭州市鄭東新區已依據第三方檢測結果電話向幼兒園負責人告知檢測未發現問題,幼兒園負責人向家委會通報了檢測結果,家委會不再有異議。網傳信息系利用翻炒舊聞惡意散布謠言。該不實信息已刪除。

    案例六:網傳“暴雨過后,許昌滿目瘡痍”?

    真相:經相關部門核查,確認該信息嚴重失實,文中所配圖片均為AI生成。公安機關已對發布者進行批評教育。

    案例七:網傳“南陽臥龍區石橋鎮白河村一化工廠發生爆炸”?

    真相:經相關部門核實查證,南陽市臥龍區石橋鎮并未發生化工廠爆炸事件,周邊居民生活秩序正常,不存在因爆炸導致的安全隱患和影響,目前該信息已刪除。(來源:“清朗河南”微信公眾號)

    統籌:屈紹輝 策劃:李洪雷 董曉 編輯:閆丹丹 設計:肖麗麗 尹路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