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需求量巨大,陪診師準備好了嗎?

    “我們是按小時收費,一小時50元,月收入要看具體客戶數量,我的客戶里老年人偏多?!眮碜猿柔t醫療科技(青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橙醫陪診”)的陪診師馬曉艷告訴記者,穿梭在青島各大醫院中協助客戶完成就醫問診、打印相關檢查報告、完成就醫繳費等事項已成為她的日常工作。

    截至2024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3.1億人,占全國人口的22%,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2億人,占全國人口的15.6%。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銀發經濟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銀發經濟藍皮書:中國銀發經濟發展報告(2024)》顯示,目前我國銀發經濟規模在7萬億元左右,約占GDP的6%,到2035年,銀發經濟規模有望達到30萬億元,占GDP的10%。隨著近年來養老服務需求多樣化,陪診服務應運而生。

    2024年以來,陪診服務進入快速規范化階段。上海市將在2025年2月至7月,在浦東、楊浦、黃浦等9個區啟動陪診服務試點。上海之后,3月10日,成都市公布了首批陪診服務應用試點醫院。

    陪診師作為快速發展的新型職業,吸引了大量從業者,資料顯示,青島有兩三千人從事陪診服務。

    老人獨自就醫難

    一進入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西海岸院區,映入眼簾的便是兩塊電子立牌,上面標明了當前門診樓每一層的科室。在前來就醫的人群中,就有幾個人用山東方言詢問門口保安,“俺這個情況應該上幾樓找醫生?”

    “其實我們醫院對于科室分布的指示很齊全,大部分年輕人在線上掛號后,來到醫院都能夠自行找到相應科室,但是很多老人看不太明白分布指示,所以找到相應就診科室對他們來說比較困難?!贬t院門前的保安告訴記者。

    隨著各大醫院線上小程序的普及,越來越多人通過線上小程序便能夠完成當天掛號或預約掛號,為就醫患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艾F在用手機打開醫院公眾號,凌晨就能預約專家號?!睅е改竵磲t院看病的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張女士邊說邊展示著手機界面,通過醫院小程序便完成了其父親就醫掛號和檢查繳費。

    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西海岸院區,每一層的自助掛號機前都站著一名導醫,“導醫和醫院的志愿者可以幫我們掛號取號,但如果問他們科室應該往哪走,他們只會告訴你在幾樓哪個方向,具體的位置還要靠自己找?!睆埮扛嬖V記者,醫院所配備的導醫和志愿者大多只圍繞自助掛號區進行就醫基礎服務。

    但實際上醫院就診需要做的各項檢查分布在不同的樓層,取藥也需要到特定樓層領取,“如果讓我父母自己來醫院做檢查,我敢說,醫生開兩個檢查項目,就夠他們找一下午了?!睆埮空f。

    在張女士看來,目前數字化掛號、跨科室就診等流程對年輕人而言可以輕松完成,但對老年人獨自就醫構成障礙。

    目前,子女與父母“同城不同住”甚至“千里相隔”的現象日益普遍。當子女因工作距離或時間問題難以抽身時,陪診服務便顯得很有必要。

    醫院所配備的導醫和志愿者大多只圍繞自助掛號區進行就醫基礎服務。

    讓陪診服務更優質

    2024年以來,陪診服務進入快速規范化階段,尤其在政策試點和老齡化需求推動下,陪診服務逐漸轉向專業化。

    目前我國有陪護公司100多萬家、家政公司40多萬家,陪診企業注冊量不到1800家。從供給來看,優質陪診服務供給仍有缺口。

    成立于2022年7月的橙醫集團,自成立開始,便嘗試從供給側入手,通過培訓更多優質的陪診服務從業人員,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陪診服務。

    馬曉艷有過診所、藥房工作經驗,也在養老院做過主管,現在是橙醫陪診的一名陪診師。

    “客戶預約的是今天上午9:58的號,在接到陪診訂單后,我會發送一條短信給服務對象,提醒他們就醫時間、地點以及需要準備的證件和檢查材料?!瘪R曉艷告訴記者。

    在就診人群中,不熟悉醫院就醫流程、就醫時未帶齊證件和檢查材料的情況,頻繁出現在老年患者及外地就醫群體中。

    “今天的這個訂單是客戶委托我帶他的父母去醫院做檢查,他本人在北京工作,無法及時回青島?!瘪R曉艷說,“客戶提前在小程序上為父母預約掛號,但是怕老人來到醫院后找不到科室,錯過了叫號?!?/p>

    在馬曉艷的幫助下,老人只需要坐在叫號區前的座椅上,馬曉艷則為老人現場辦理簽約、掛號、找好就醫診室,當叫號區叫到老人的名字時,她便將兩位老人接引到相應診室就診。

    當子女因工作距離或時間問題難以抽身時,陪診服務便顯得很有必要。

    “有時候相比于子女,我們更懂老人的病情。很多老人在就醫的時候并不能準確地描述病情,需要我們去告知醫生老人的具體情況?!瘪R曉艷告訴記者,“像是與服務對象做了一天臨時家人,我很喜歡與老人交流,這也與我的‘慢性子’有關?!?/p>

    陪診師需要具備一定的學習理解能力及溝通應變能力,橙醫集團在招聘陪診師時,更看重有醫療行業或者家政服務行業從業經驗者。

    結束了上午的陪診服務,馬曉艷帶領兩位老人來到他們下午就診的科室,“今天的訂單上午就結束了,客戶下午掛了另一個科室的號,我也是擔心兩位老人下午找不到對應的科室,就提前帶他們來找好位置?!瘪R曉艷說。

    據馬曉艷介紹,機構定時組織線上培訓,為橙醫陪診師們提升陪診服務質量。橙醫集團的培訓課程涵蓋了醫學常識、醫院常識、服務常識等內容,以便陪診師更好地知曉某類疾病應前往何種醫院,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截至目前,橙醫集團已在全國開設了近60家分公司,擁有5000余人的陪診師團隊?!澳壳拔覀冊谇鄭u共有30余名陪診師,為客戶提供包括就診規劃、就醫陪診、住院輔佐、院內護理等服務?!背柔t醫療科技(青島)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實際上,從代為預約檢查、陪同問診到協助取藥、解讀醫囑,專業陪診師的角色正從“跑腿代辦”向“全流程健康協管”延伸。

    有機遇也有挑戰

    盡管全國陪診服務正逐步邁向規范化,但這一新興行業仍面臨挑戰。

    聚焦青島,青島市60周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數量為238萬人,居山東省首位,老年人口占比達23.8%,已經進入中度老齡社會,疊加異地就醫群體涌入,催生出龐大的陪診需求。在這龐大的需求背后,服務供給的“質”與“量”仍面臨雙重考驗。

    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外科副主任醫師劉旭表示,整個陪診服務行業存在準入門檻低、陪診服務不規范、陪診員素質參差不齊、來源不一等問題,陪診師既缺乏系統性培訓,也無專業性指導,未必能真正提供就醫便利,反而可能加重患者負擔。

    在青島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上,劉旭提交了關于規范醫療陪診服務的提案。他認為,隨著互聯網和健康服務的拓展,陪診服務由網站形式轉為APP形式,其新穎內容填補了市場空白。

    掌握專業知識的陪診師能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目前陪診服務方興未艾,行業規范和監督需要進一步加強。

    在劉旭看來,當前市場上存在大量缺乏資質與培訓的“野生陪診員”,可能因不熟悉醫療規范或溝通失當,導致誤診風險傳導或醫患矛盾激化。

    “部分陪診師培訓機構提供的培訓服務類似于此前大火的公共營養師、心理咨詢師等培訓認證,受培訓的人員可能并不具備實際從業的能力?!背柔t集團經理陳占廣指出,“針對過往相關培訓機構出現的問題,我們注重強化陪診師對醫學、醫院知識的學習理解,在提供服務時,基于對醫院的認知,他們能更好地幫助患者選擇合適的醫院,不去占用更多的醫療資源,也更加契合分級診療的本質?!?/p>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持續加深,陪診服務注定要走向專業化、品質化。從“有”到“優”,沿著這條路徑,陪診服務行業將能更好地構建全齡友好型醫療生態,讓“銀發一族”老有所“醫”。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周潤

    責任編輯:王海山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