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做創業者身邊的“陪跑者”

    近年來,青島的創業工作積微成著、碩果累累:青島市“一體兩翼八輪驅動”全鏈條創業服務體系在全國人社工作會議上作經驗推廣;該項工作獲評第三屆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業務競賽全國賽優秀就業服務項目二等獎;同時入選2024年山東省“數智就業”服務典型應用場景……2024年,全市人社部門持續深化全鏈條創業服務體系建設,優化創業促進就業政策環境,城市創業氛圍日益濃厚,全年扶持創業4.52萬人,帶動就業6.55萬人。

    2025年,青島市15件市辦實事項目的首條就是完善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支持措施和服務體系,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5萬人,扶持創業3萬人。

    如何持之以恒為創業者陪跑?落實創業扶持政策、優化“青創通”創業服務云平臺、建立全周期創業培訓體系、探索實施“創業服務券”模式等創新舉措將依次展開……

    一路“陪跑”讓孤勇者不孤單

    正值實習期的高成磊萌生了在戶外運動領域創業的想法,并報名成為李滄區“創業有李”校園推介官。然而他很快發現,綜合實踐能力不足、資源獲取路徑不明以及打開市場方式單一等問題成了阻擋他創業的“攔路虎”。得知此事后,李滄區人社部門的創業服務專員很快為他聯系安排了免費辦公場所,同時匹配了多位創業導師,提供市場定位、商業模式設計、財稅知識等方面的細致指導。如今,高成磊的公司已步入正軌,年創收約50萬元,帶動30多名大學生實習就業。

    創業之路充滿未知與挑戰,創業者們要面對許多艱難時刻,但他們并不是孤軍奮戰。

    青島市人社部門建立了一支約200人的創業服務專員隊伍,覆蓋高校、街道(鄉鎮)、社區(村),日常登記轄區創業服務需求,幫助創業者落實相關創業補貼政策,一對一對接資源,搭建交流平臺,以全程跟蹤陪伴式的創業服務,為創業者們撐傘賦能。據悉,李滄區還設立了園區“創業金服驛站”,選聘創業導師、共享HR、金融顧問組建“創業陪跑團”,為創業者構建全方位“陪跑”生態服務體系。無獨有偶,西海岸新區憑借區域文化優勢,創新打造了“哈舅大本營”,建設“青年就業創業賦能中心”,建設集閱讀、休閑于一體的“創客書房”,拓展開放、多元、可持續的創業生態新領域。

    金融“活水”滴灌創業之花

    中山路商圈銀魚巷青年創業者劉睿從申請創業貸款到銀行放款僅僅用了1周時間,這得益于市南區在全市率先完善創業擔保貸款免除反擔保流程,提高免除反擔保貸款額度,并開通了創業擔保貸款銀行專窗通道。同時,市南區人社局聯合青島農商銀行市南支行,組成全新“輕騎兵”創業服務專員隊伍,精準鎖定政策對象,摸排“街區創業生態圈”創業實體多元需求,陪跑市南區青年創業成長之路。

    聚焦創業者融資需求多、融資渠道少這一難題,青島市人社部門“傾囊”相助,全市創業擔保貸款政策進一步升級,個人創業擔保貸款額度由20萬元提高到30萬元,財政給予全額貼息,貸款期限最長3年;對符合個人創業擔保貸款條件的借款人合伙創業的,可最高申請99萬元;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額度也由300萬元提高到了400萬元。

    2024年,全市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4.46億元,直接扶持創業實體4725戶,帶動就業29774人。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恒豐銀行、齊魯銀行、青島銀行、青島農商銀行等經營網點均已開通創貸業務服務通道,創貸驛站直達創業園區、鎮街、社區,打通了創業融資“最后一公里”。同時,由市人社部門打造的青島市創業賦能中心金融服務區,可集中辦理創貸申請、擔保、抵押、簽約及創投風投等一站式金融服務,為有資金需求的創業者提供了快速、便捷的融資渠道。

    除線下金融服務外,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還上線了“青創通”創業服務云平臺,在“找資金”模塊發布了387個融資產品,創業者可根據需求額度篩選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以解燃眉之急。

    創業搖籃有了“育嬰師”

    李金熹是平度市高創中心服務園區的一家企業創始人,從申請到評審答辯、入駐,再到榮獲青島市“創業之星”路演活動前十名的佳績,這一路走來都有創業服務專員的身影。從企業入駐園區后,平度市人社部門和園區團隊協助企業完成了公司注冊、稅務登記等手續,還幫助企業申請了專利,構建了堅實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在園區這個溫馨的創業“搖籃”中,李金熹以卓越的創新能力和堅定的成長張力,打開了創業成功之門。

    此外,為探索新型孵化模式,市北區搭建起科創孵化和校地協同兩個合作聯盟,打造“歷史城區生態圈”“中央商務區生態圈”和“雁山科技城生態圈”三個中心生態圈,實現資源整合、工作融合、力量聚合,為創業者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平臺。

    目前青島市市級及以上創業孵化基地(園區)共16家。2024年,青島市發布了《青島市促進高能級創業孵化園區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在全市現有創業孵化基地基礎上升級打造12家高能級創業孵化園區,在政策、資金、招商、人才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截至目前,高能級創業孵化園區累計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228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30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瞪羚企業、青島市雛鷹企業共75家;共招引創業項目407個,吸引投資10.18億元,實現稅收2.89億元。

    小舞臺綻放大夢想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博士生李紫祎,在校期間憑借“金屬有機框架/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在新能源行業中的應用”項目,獲得了2024“創·在青島”創新創業大賽校園爭鋒賽的一等獎,收獲獎金5萬元?!斑@是我創業過程中通過大賽得到的‘第一桶金’?!崩钭系t表示,“參加大賽過程中,專業的創業導師為我們進行了全面的項目梳理,協助優化產品設計并明確市場定位,還幫我們對接了金融機構。”得益于這一系列精準有效的扶持措施,目前,李紫祎的創業項目已成功完成實驗室研發到小試的關鍵過渡,接下來將進一步擴大產能、搶占新能源市場。

    2024年,青島市人社部門組織舉辦2024“創·在青島”創新創業大賽,創新賽制模式,實行貫穿全年的常態化項目遴選機制,通過大賽注入資金、政策、資源等關鍵要素,扶持一批優質創業項目落戶青島。整個大賽吸引創新、創意、創業項目800余個,輻射創業群體3000余人,263個項目及個人獲得市級及以上賽事榮譽。在第六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選拔賽上,青島市29個項目、5位優秀創業導師入圍省賽,其中3個項目挺進全國選拔賽,1個項目獲得第六屆“中國創翼”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二等獎,青島市作為城市代表在全國預選賽活動中做典型發言。

    “全鏈賦能”助創業生態全面升級

    青島市人社部門以青島市創業賦能中心為核心,鏈接文化活動資源,創新舉辦“創業嘉年華”“創業促進月”等主題活動,首發青島市創業者之歌《Hero》,探索體系建設、完善服務、氛圍營造、資源鏈接并舉的賦能創業新路徑。

    同時,青島市首創跨省域創業資源共享機制,探索打造創業資源融合互通的“魯滇模式”。青島市與普洱市聯合舉辦“魯滇攜手 青普共創”創業城市協同發展活動,簽訂了青島-普洱創業城市協同發展聯盟協議。兩地圍繞政策共謀、資源共享、項目共推、平臺共建、資金共融、培訓共辦、人才共育、品牌共創等八大主題開展創業服務協同共建,形成青普創業資源共享清單。以特色產業為起點,簽署創業街區戰略合作協議,培育“青島-普洱”創業聯盟品牌,最大限度釋放創業活力,促進創業資源跨區域共享??缡∮騽摌I資源合作模式獲人社部主要領導肯定性批示。

    據統計,2024年以來,青島市開展“源來好創業”資源對接、“瞄小創貸你創業”助力行動、“青創四季”等系列活動300余場次,有效激發了勞動者創業就業內生動力。

    新的一年,青島市將建立全周期創業培訓體系,出臺創業導師管理辦法,建立創業導師資源庫;常態化舉辦“創·在青島”創新創業大賽,構建創業項目資源庫;創新開展“青創四季”等系列創業服務活動,組織創業訓練營、創業能力提升營等創業賦能活動……青島,為創業者,服務不打烊,陪伴不停歇。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責任編輯:李頡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