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兩會聚焦|代表委員熱議銀發經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5年工作時,把積極發展銀發經濟作為完成“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這一重點任務的舉措之一。因此,如何應對老齡化社會挑戰,增進老年人福祉,發展銀發經濟更好滿足多樣化養老需求,成為青島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打造康養特色之城

    “銀發經濟”正加速成為經濟新賽道。

    近年來,我國制定了較多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的政策,大大推動了銀發經濟發展。2024年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對銀發經濟進行了系統全面部署。2024年年末,中共中央、國務院專門出臺《關于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將進一步推動銀發經濟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銀發產品供給能力不斷發展,與老年人消費相關的產品與服務的供應逐步完善。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青島市60周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數量為238萬人,居山東省首位,老年人口占比達23.8%。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迫切需要推進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展銀發經濟首先要立足優化服務供給,從標準化和特色化相結合、智能化和康復特色相結合、專業化和第三方評估相結合等方面入手,提升星級養老院建設水平,打造康養特色之城、康養產業之城?!鼻鄭u市政協委員、青島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副秘書長、青島中韓青年創客基地負責人王可鋒表示,青島作為旅游城市,可將旅游特色和康養服務相結合,開展度假式體檢、康復養老、候鳥式養老、康養院區的建設和服務,還可以承接中日韓、上合國家老年群體的體檢、康養、康復服務,同時借助康復大學優勢,發揮青島醫療、體檢、康復的城市品牌,打造青島康養特色名片。

    王可鋒提出,青島應充分利用生物科技、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青島特色的智慧養老服務和養老院,引導形成青島特色康養產業鏈和產業園區。在硬件提升的基礎上,結合康復大學、青島大學青島醫學院等高校和機構的康復技術、康復手段、康復專業,形成以康復康養技術為核心、AI智能為載體、養老服務機構為平臺的新型養老特色產業。

    王可鋒建議,作為和日韓緊密聯系的國際化大都市,青島應引進日韓、歐洲高端的介護體系和康養理念和技術,由高校出面聯合國內外專業機構,為青島培養、輸出、打造更多專業養老服務人才和專業化機構,包括護理員、心理咨詢師、康復師等。加強與日韓醫療機構的合作,借鑒日韓等國經驗,如日本的介護保險制度,既保障老年人生活不便時有人照料,又提高服務效率,為老年人提供醫療、康復、康復等全方位的服務。同時,要加強第三方評估,民政部門應將專業化評估工作交給高校,實現養老機構申報、建設、評估、星級評定等全方位客觀、公正、有效的第三方監督跟進工作。

    打通養老服務需求堵點

    作為銀發經濟的核心產業,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成為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

    “近年來,青島市各級部門深入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努力滿足老年群體多方面需求,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存在薄弱環節?!鼻鄭u市人大代表、即墨區國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任王文華表示,首先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水平較低,服務內容較單一,大多數站點僅能提供聊天、棋牌等娛樂活動,難以提供助餐、助浴、助醫等專業養老服務,對行動不便的老人上門服務比較欠缺,同時服務站點密度較低,難以達到15分鐘生活圈全覆蓋。其次,醫養結合形式較為單一,大部分養老服務機構是與醫院簽訂合作協議,而“養辦醫”和“醫辦養”的機構占比較低。此外,智慧健康養老信息平臺建設較為滯后,處于起步階段。

    為此,王文華建議,要拓展筑牢精準居家服務,鼓勵養老服務機構、家政企業、物業服務企業開展居家上門服務;支持社區開展助浴點、流動助浴車、入戶助浴等多種業態服務,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養老服務;聚焦一刻鐘社區生活圈,發展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 推動物流配送、智能快遞柜、蔬菜直通車等進社區。同時,鼓勵農村互助養老實踐探索,充分利用閑置用房,發揮鄉賢力量,在居民聚集點開展低成本的互助養老,建議由市民政局牽頭、市人社局配合,大力培育村老年協會、養老服務志愿隊,支持協會或社工機構承接互助養老點的運營管理,鼓勵建立鄰里互助隊,解決“高齡老人需要照顧,低齡老人希望有事干”兩種需求。此外,應完善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發展康復輔助器具,推動助聽器、矯正器、拐杖、假肢等傳統功能康復輔助器升級,發展智能輪椅、移位機、康復護理床等生活照護產品;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心理健康慰藉類智能產品研發創新,推廣應用智能護理機器人等智慧設備在居家、社區、機構等養老場景應用。

    銀發經濟發展關鍵在企業

    采訪中,兩會代表委員多次提到鼓勵、引導、支持企業參與推動銀發經濟發展,其中政策引導和扶持就顯得格外迫切和急需。

    近日,青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多部門印發《青島市促進銀發經濟發展增進老年人福祉實施方案(2025-2027年)》,從做大做強傳統養老產業提質升級、打造智慧康養新業態、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推動生命健康產業發展、創新養老金融產品、加快老年旅游產業發展等多個賽道出發,大力培育銀發經濟潛力產業。其中提到實施企業梯次培育行動,重點圍繞人工智能、智能傳感技術等關鍵技術攻關,聚焦康復輔助、安全監護、生活輔助等產品開發等領域,遴選及培育一批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銀發經濟中小企業。遴選培育一批銀發經濟“青島優品”,分產業、分領域建立產品、企業培育庫。支持銀發經濟產業領域的優質企業或產品品牌參與山東省高端品牌企業及“好品山東”品牌遴選,打造一批領域內創新力強、品質優良的具有行業影響力的產品和服務品牌。

    青島市人社局前不久出臺了《青島市銀發經濟發展與銀發人力資源開發助力行動實施方案》,其中提到,支持銀發經濟企業吸納就業,加強銀發經濟企業用工保障,在線上公共招聘平臺開設銀發經濟招聘專區,提升銀發經濟用工保障能力。鼓勵銀發經濟領域自主創業,聚焦適老化改造、智能技術應用等銀發經濟新業態、新模式開發一批創業項目庫,充分發揮創業導師作用,提供針對性創業指導服務。支持創業載體設立銀發經濟創業孵化專區,引導符合條件的銀發經濟項目創業者與創業載體對接、入駐,按規定落實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政策。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責任編輯:李頡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