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治理是居民家門口的“關鍵小事”,也是城市社區發展的“民生大事”。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城市基層治理重心逐步下移至小區層面,小區治理成效直接關系到社區治理、基層治理水平。今年以來,青島市市南區認真落實全市組織部長會議精神,堅持系統思維,緊緊抓住黨建引領這條主線,提升城市住宅小區治理服務水平。
延伸組織鏈條,建強戰斗堡壘
緊抓組織建設,推動黨的組織體系向治理末梢延伸。按照“支部建在小區里”要求,以住宅小區為單位,扎實推進小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多格合一、有效覆蓋”,全區符合條件的215個小區全部成立黨組織,黨員人數較多、基礎較好的483個樓院(樓棟)成立黨小組,擇優確定3592個黨員中心戶,逐步延伸“小區黨組織—樓院(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鏈條,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在住宅小區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網狀覆蓋;加強骨干隊伍建設,從社區“兩委”成員、社區工作者、業委會成員、機關企事業單位退休干部等人員中選拔小區黨組織書記;街道社區黨組織通過合理調配,推動1424名社區工作者、專職網格員、公益性崗位人員等力量定崗小區,開展安全巡邏、信息采集、訴前調解等工作,讓小區事務有專人管、專人抓,推動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向小區延伸并實現全覆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將群眾有效凝聚起來。
多方聯動聚力 協同破解難題
服務居民、造福居民是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針對小區社會關系復雜、業主利益訴求多元等治理困境,市南區通過縱向聯動、橫向聯結,集聚各方力量,打造以小區黨組織為引領,業委會、自管會、物業服務企業協同運轉,相關職能部門、駐區單位、社會組織、志愿服務隊等多元參與的“1+3+N”小區治理共同體。以深入推進黨員“雙報到”工作為契機,按照“小區所需、黨員所長”原則,推動50個區直單位建立小區聯系點、3372名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到居住地社區和小區報到,在小區黨組織的領導下共同參與小區治理。指導建立小區重大事項聽證、協調、評議“三會”協商制度,建立樓院(樓棟)居民微信群3115個,結合小區實際,通過“吹風會”“吐槽會”等形式有序引導居民全程參與自治事務,解決小區路面翻修、電梯加裝等與小區居民息息相關的復雜矛盾問題430余項。多方治理主體共同參與、協同配合,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良好治理氛圍初步形成。
深化紅色物業 共建幸福家園
市南區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促提升,三年見實效”的思路,開展“深化紅色物業 共建幸福家園”三年攻堅行動,通過健全組織體系、強化履職監督、規范行業運行、夯實基礎保障四項措施,加強黨對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全面領導。將2024年定為基礎建設攻堅年,按照住宅小區業委會應建盡建的工作標準,通過大摸底大調研確定134個攻堅目標,完成50個社區“物管”地圖繪制,劃分組織發動、攻堅推進、總結提升三個階段同步開展封閉式小區、舊改項目攻堅行動,將黨的組織和工作向物業管理行業延伸、向物業服務領域覆蓋、向社區小區輻射,推動業委會以及物業服務企業由黨建空白點、薄弱點轉變為基層治理的支撐點、發力點,整體提升城市住宅小區治理服務水平。全區住宅小區業主委員會組建率提升至89.09%,黨組織覆蓋率達到100%。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